目前屬意艾力克Ke大大提供的方案
艾力克Ke wrote:
40顆HD素材檔另採購Adaptec RAID 52445 28Port 24內4外使用約615000(內附Mini SAS to SATA Cable*6) ,在購買9大主機殼 & SATA抽取盒使 ICY DOCK MB455SPF(3轉5)約4200 * 8~
Adaptec RAID 52445 24內4外 615000 * 2 (內附Mini SAS to 4 SATA Cable * 6 0.5m)
排線另購單條約2000~內建可用48顆~
ICY DOCK MB455SPF 4200 * 8 33600
西華 西楚霸王(4G) 9大 1500 * 3 4500
PowerSupply 500W 80 Plus 3500 * 3 10500
這樣總花費大概在 171600~
請問要直接接在MAC PRO上面呢?還是要另外再組一台電腦呢?
如果另外組,請問這台電腦的CPU有需要配好一點嗎?
上述的方案會不會很吃重CPU與記憶體呢?
其他電腦再加上Intel PRO/1000 PT Desktop Adapter 單通道網路卡,
一張頂多一千左右,再買一台ASUS GigaX 3112F,
預算大概是電腦18萬+網路卡8千+SWITCH 5萬,
SERVER端是不是約24萬左右就可解決呢?
另外,這樣能跨MAC與PC平台嗎?這還蠻重要的!
此卡方案目前未支援Mac OS~若另組電腦可分散處理支援,管理上也比較方便~降低主系統在剪接時的資源吃重~
著重於主機版,處理器不需用很好就可以使用~
若是需要可直接使用在Mac OS 可改用ARC-1680ix-24 附排線*6,SFF-8087mini-SAS(H8087D4或H8087D8087) 單卡費用約52000
裝機時設定RAID安全備份,這樣在新增素材時就可以輕鬆更換硬碟,增加容量~
跨平台在於區網設定方面的問題,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區網的部分選用Giga Switch中階這樣的效能也會比較好花費在1~2萬左右~費用也沒這麼高~不會花到5萬
大大可以先去咨尋RAID多卡管理,應該是可以使用互接方式來提升傳輸速度~
以土砲的方式建構倒也不是說不行,先決條件得自己了解買了甚麼產品,怎麼用
該項產品,該項產品有甚麼缺失。
台灣市面上的抽取盒大多...不,應該說是幾乎無法 Sata / SAS 共用,有的是得
Sata 接頭 換槽插,因此抽取盒後面有倍數的Sata插槽,不用換槽插的抽取盒也有,
往往都是有支援I2C或SGPIO訊號的抽取盒。抽取盒好壞也是一個要點,別到時候
硬碟老是葛屁。
單純的檔案伺服器,主機性能普通即可,畢竟耗損的是陣列卡、硬碟等性能,其次是網路卡,
MAC(蘋果/麥金塔) 透過網路存取 PC 這部分是沒甚麼問題,只是一個網路協定而已。
要便宜...
陣列卡直接上美國購物網訂購,價格很便宜,但自己得會處理,包括保固問題及技術方面的諮詢。
購買 Adaptec 台灣就僅此一家,立治,因此買代理商品勢必得跟立治買,就算透過經銷商方式,
只會更貴。
XJ-SA12-005 立治開價不曉得是多少錢,但台灣也有類似的代理商,台灣生產的產品,
假定為15k。(以前有問過價格,但忘了)
XJ-SA12-005 x 8 (12萬) + 2045 (約9千內)
XJ-SA12-005 是獨立的機構(硬碟櫃),透過SFF-8088的SAS線材來傳輸,
這樣就不到13萬就打死了,接下來買台內建的顯示的一般電腦就可以了。
當然,詳細還是得問廠商,畢竟花那麼多前,多問幾家廠商總是好,
我...不太建議使用土砲的方式,事後的處理挺麻煩的,真的要土砲 ?
買個鐵架子,然後 Power / 主機板都裸置...硬碟擺一擺,線拉一拉,這才是真的土砲,
用當然是可以用,安全性就會比較需要考慮,樓主還沒考慮一個因素。
UPS 呢 ?
XJ-SA12-005 單價差不多快2萬
有擴展晶片的真的很貴,要便宜的方式得問問廠商,看看有沒有其它解決的方法,不然真的只有土砲一途。
40顆1T一比一備份,只剩20顆的資料,猜測每顆有效運用容量為九成,
20*1TB*0.9=18T左右
樓主做那麼多圖形編輯的資料,想必家裡最少都有三台電腦以上也幾乎都有MAC與WINDOWS的系統。
單獨將其用於一台電腦上或使用各別系統上都有可能會有不相容的問題,不如以網路伺服器的方式在家裡用
NAS,會是比較相容好用的。
建議:
(1)
目前網路上有找到比較常用的Q牌或S牌,我以Q牌作範例來說。
一台GIGA級的8ports的switch有VLAN功能的大約是6000NT
二台Q牌809PRO(效能型)或者859PRO(比較省電型)大約50000NT*2=100000NT
H牌2TB的HD約5700NT*16=91200NT
8顆一個RAID5有兩組損失一顆容量,2TB格式化後剩下1.82TB左右,
全部容量有1.82TB*7*2組=25.48TB
這樣應該可以符合你的需求又多了RAID5的保障且又省很多麻煩又省電又通用好管理還增加很多多媒體
伺服器的功能。
(2)
一台GIGA級的8ports的switch有VLAN功能的大約是6000NT
三台Q牌809PRO(效能型)或者859PRO(比較省電型)大約50000NT*3=150000NT
H牌2TB的HD約5700NT*8=45600NT
8顆一個RAID5損失一顆容量,2TB格式化後剩下1.82TB左右,
全部容量有1.82TB*7=12.74TB
做完第一台NAS的備份後,把已備份好1TB硬碟隨便找出八顆同容量同韌體的硬碟拿到第二台NAS備份
第三台一樣配置,這樣就可以少掉16顆多餘的硬碟,剩下的24顆可以當隨身硬碟或給其他電腦當暫存碟,
或當二手賣掉應該都還是不錯。
建議有很多種配置,但是既然家裡都已經配那麼多高級的配備,我想你家裡也應該有很多多媒體,不如將家裡改成多媒體系統(如網路撥放器...等等),家裡每個人都可以用,又可以自己的網站,去客戶那邊要式資料沒帶齊全也可以利用網路傳輸傳輸資料,LINUX系統中毒與毒發作的機會就很少相對安全又可以相容你家裡不同系統的整合。
JQJQ wrote:
原來要買高價的陣列卡...(恕刪)
經過今天的詢價,還沒有詳談,
XJ-SA12-005 單價就要23000,8台就184000,
不知道是漲價了還是怎麼樣,含卡及其他線材抓20萬左右,
再加上一台新組的電腦3萬就23萬了!
雖然往後的擴充方便,但還不知道卡的效能如何,
而28-port PCIe SAS RAID Kit (by-order) 52445兩張12萬,
加上3大轉5小 4200 * 8 33600
西華 西楚霸王(4G) 9大 1500 * 3 4500
PowerSupply 500W 80 Plus 3500 * 3 10500
大約17萬左右,加上電腦約20萬左右,兩者價差不是太多!
這下子要好好考慮了!看未來的長遠之路要如何走!
sjn6362 wrote:
其實以樓主的資料表示...(恕刪)
我大查了一下809PRO大約五萬左右,一台8BAY,
五台25萬,這價格還需要考慮看看!
不過還是很謝謝大家的意見,這幾天應該會密集的跟立治聯絡!
到時候的結果再跟大家報告!
另外!這些機器只在工作時間有開,一天約8-10小時!
目前還沒有到24*7的需要。
網路上談論也很難得到實際所得的資訊

直接跟廠商詢問以及告知所需求,事後一旦有問題廠商得負責,至少
關於退/換 貨方面還有得談,因為不能用。( 別忘了問廠商,能不能這樣做 )
其實規格書寫得很死,寫得很漂亮,實際環境施工又是另一回事。
介面卡的性能 Adaptec 5 系列 ? 如果樓主不跑陣列,其實碰不到甚麼性能問題,
如果要跑陣列,我不建議樓主購買 2045,而改買 Adaptec 5085 或者 5445z
末端z部分是最新的介面卡,有免更換電池(電容)。(上述為採取外接硬碟櫃而言)
給樓主另一個思考方式
19" 機架,12U - 16U 之間,看硬碟抽取盒能擺下幾個(雖然只有擺前面,後面裸空),
再買個 3 U 的機殼,上蓋可以不要蓋上,以後就可以直接拉線到抽取盒上去做接線的
動作,因此 19" 機架等同一台小型電腦,之後可用 USB 延長線來銜接... 滑鼠、鍵盤
等,至於螢幕,由於現在顯示卡能力都不錯,使用HDMI 現才可以接挺長的,至於長度
能到多少就有關於HDMI的線材品質。 搭配幾張 28埠的介面卡就可以跑了(如:Adaptec 52445)。
(上述做法會很便宜,但...使用者本身得懂,這也包括日後的維護)
這樣做法很漂亮,如同玻璃櫃一樣 ^_^
由衷的建議樓主,既然確定要花一筆可觀的金額,真的....真的得從廠商那邊學到東西,
至少學費不能白繳 (不管有沒有花錢) ,學到的都是你的,至少我就是這麼懵懵懂懂撞出來的,
雖然會的不多。

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天地,共勉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