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gate 1T 3.5" SSHD(混合碟)使用心得分享


seawind wrote:
我想問的是~~~如果...(恕刪)


在討論串 Toshiba 回應當 SSHD 的 SSD 故障後的狀況 已經有了,轉貼過來:

Toshiba 在官方網站的 FAQ官方網站的 FAQ 有回答關於 SSD cache wear out 後的 SSHD 將成為普通的硬碟:

I have heard that NAND flash can wear out over time. What happens if the NAND component in the Toshiba SSHD reaches its endurance limit? Will data be lost?

Should the user exceed the endurance limit of the NAND flash, the Toshiba SSHD will continue functioning as a conventional HDD. However, before the NAND flash component reaches the endurance limits, its performance will gradually decline. Due to Toshiba’s NAND flash caching algorithms and data protection mechanisms, Toshiba does not expect an increased risk of data loss resulting from aging of the NAND flash on the Toshiba SSHD during the expected lifetime of a PC.

其他網也有類似討論,我的結論是:當效能降低,而 SMART 又沒有任何錯誤訊息,就有可能是 SSD cache 已經有足夠多的損壞,導致快取容量減少,進而影響效能。

詳細請參考 SSHD will function as normal Hard Drive when the SSD Cache wear out
我的部落格:http://amigotechnotes.wordpress.com

amigoccs wrote:
在討論串 Toshi...(恕刪)


大大您好:

所以簡單講, 混合硬碟的SSD耗盡完蛋..
應該不會影響硬碟裡資料正確性是嗎?
我是這樣理解的....

SSD本身只是資料熱區, 非真實存放區...
可惜...太晚看到這個文章了...要不然就可以參加筆戰了
仔細看完各大的回應之後,在下只有幾點想分享。
1.裡面好像有說道:RAM可以把SSHD中的SSD的功能覆蓋掉,但是,這僅在睡眠模式下有用,若使用者常常開關機,則會有較大的幫助喔!!
2.還有一位大大說道:睡眠中斷電會損失資料,在這裡說明:WIN7大多使用的是混合式睡眠,所以,就算斷電,也能用休眠的方式啟用。
3.SSHD中的NAND FLASH壽命問題:這其實是不用擔心的,因為在SSHD的篩選機制中(由晶片統一控制),只會將不會修改且多次使用的檔案寫入8GB NAND FLASH,所以,在Windows的開機檔案中,是有篩選過長期不更動的資料,譬如樓主所說的WORD,EXCEL等,這寫程式是不可能改變其核心檔案,所以會被篩選入NAND FLASH,Windows核心檔案也是如此。
4.Intel ISRT技術:由於ISRT技術由Z系列晶片組提供,所以計算也是由Z系列晶片組負責,自然不會像是SSHD的控制晶片那般精準,敝人有用HP的筆電,其中配置32GB的msata儲存蝶+7200RPMHDD,我是覺得,速度和我的桌機(Intel 80GB SSD(掛在SATA2))同為WIN7,開機速度相同(一樣快得嚇人),IRST技術和SSHD的運作方式其實是相同的,將不常修改但常用的資料篩選入SSD&NAND FLASH,所以開機方面會比較快,但是,我敢說,SSHD絕對沒有IRST快,畢竟只有8GB=.=|||,期待以後有更高容量拉~
補充:其實混合式硬碟除了SSHD,IRST等技術,其實還有Sandisk 32GB的軟體式快取蝶(透過CPU控制),其實也是OK的,所以,在下...決定下周一來買Seagate 1T Dsktop SSHD了XD(畢竟要親身體驗才能和別人筆戰XD等我的開箱八各位XDD)
備註:所有低於7200RPM的SSHD,基本上不建議買,因為7200RPM的一般磁碟機都能打爆5400RPM的SSHD了= =|||(開機我沒話說,還是贏XD)

備註2:買Seagate 1T Dsktop SSHD的原因,因為WD不爭氣WD 新BLACK系列依舊不是單蝶1TB所以就用它搂,要不然身邊的3台電腦(分別是INTEL 80G SSD,INTEL ISRT筆電,最新的一台是APU A10,結果用ST3500418AS= =慢死...來換SSHD比較實在ˊˇˋ)

以上~有問題(OR爭議(比較歡迎後面的XD))請盡管提出,小的認為:裡面我最客觀
必人倒是覺得,要讓SSHD真正有應用要做到以下幾點:
1.SSHD中的NAND FLASH容量要提升
2.分層更清楚:SSHD中分成2個SSD,1個僅讀取(MLC,建議16G)1個僅寫入(SLC,在寫入較小檔案時做快取用(例如休眠檔),建議8G)
3.提供類似Intel SSD的軟體,以提供控制功能(內建SSD的壽命,容量等資訊的提供及管理硬碟內的各項功能)

期待未來SSHD的發展
ofcoco wrote:
可惜...太晚看到這...(恕刪)
1.講過
2.很多win7筆電為了求得像蘋果筆電搬的神速開蓋使用 預設用待命模式在開闔時能高速
斷電未存檔的資料就消失了
而蘋果對於這種睡眠狀態斷電還有做到保護機制 硬碟不會斷電而損壞
win筆電則看過部分可能沒有保護機制 斷電對硬碟造成損傷的狀況
混合睡眠是可選擇的睡眠模式
3.講過
另外「這寫程式是不可能改變其核心檔案」 答案是會
只是核心真的沒改變 只是改使用日期
而SSHD可能就不載入或是要重新篩選 導致放棄SSD內資料 要回碟片中讀最新資料
造成同樣軟體在SSD中秒開 在SSHD中就要是多等上十幾秒
4.講過

-----------------

我是認為這款硬碟要先去了解它適用的工作狀況去買才值得
樓主只是列出測試 而非某些人說的 裝上去就什麼都好 讓他人誤以為內建SSD就會有SSD的高速(局部)

文章還有後篇 不過在站內垃圾桶中
因當時Seagate活動徵文不屬於01活動 同期出現一堆這種SSHD使用文章被大量砍除

後篇提供 後篇

簡單易懂的流程說明 第八個回應 使用流程 #8
                              彈幕濃!
skiiks wrote:
1.講過2.很多wi...(恕刪)

我是建議你去了解Seagate 出這顆產品和別的消費型硬碟整體組成的差別,看別人文章都斷章取義,好像以為別人說到SSD就高潮,其實是你自己爆走。
你可以找誰說這顆硬碟有SSD就有SSD的高速嗎?一切都是你自己腦內補完的內容,目前大家的結論只是他比傳統硬碟快一些,比SSD慢,哪來的SSD高速?

沒人說SSHD無敵,只是Seagate出的SSHD硬碟,目前都搭配64MB Cahce Buffer,就算他沒有SSD,光那64MB Cache,貴個幾百也具有價值,不要一直局限在討論這顆硬碟的SSD容量,畢竟和一般市面上7200rpm搭配16MB or 32MB Cache Buffer的硬碟,64MB Cache buffer 對於硬碟整體檔案存取,也有明顯的差異。

而且老是提睡眠模開機速度,但相信您也知道,如果光以一個開機來看,睡眠模式的開機速度,目前沒有任何外不存取裝置可比擬,就算拿SSD也只是吃灰,SSHD更比不上,但是難不成一台電腦只為了開機嗎?

你自己當初也有很多錯誤的想法,例如:
[月] Seagate SSHD 混和HDD跟SSD的特殊體驗
第19樓,你還說他使用的環境只適合4G的記憶體,結果後來你自己的連結中,有人在16G環境測試也有效益,你忽然改成8G,相信你應該知道最初你也有主觀及局限的看法。

不否認您後期對於快取的結構及使用逐漸清晰明確,但不代表別人一直都是錯誤的,也很多人像您一樣會進步,把對他人的攻擊、批評轉化為共同討論、合理建議,應該更有意義吧!

skiiks wrote:
1.講過

2.很多...(恕刪)

skiiks大,想請問您,您看好這些名為SSHD的人妖硬碟嗎(屬性兩邊都有一些,所以人妖XD)
畢竟...我是要實際去買的,不免擔心其的保障,當然也看過您許多篇的回應(包括您剛回的那些,實際上我都看過,實在寫得很清楚)所以想直接請教您加設有以下3顆硬碟,您會選哪顆?:

1.Seagate 1TB (ST1000DX001)三年保/64M 【混合碟】 $2690
2.WD 1TB (1003FZEX)【黑標】64M/7200轉/雙處理器/五年保 $2600
3.Seagate 1TB (ST1000NM0033)【企業級】128MB/五年保 $2850
備選:WD 1TB (1003FBYZ)【企業級】 64MB RE4/五年保, $2850

但是,以上WD的任何一顆都非單蝶1TB(個人得到的消息,我恨非單蝶1TB),所以才考慮Seagate,可是SSHD好像半年就會壞一顆= =|||,Seagate企業及那顆好像不錯,但是不確定是否為單蝶1TB,小的現在正在積極吞食資訊中,希望s大能提供一些建議,我是想當系統蝶拉~

小的電腦配備:
CPU:AMD A10 5800K
MB:MSI唯一的AMD ITX...
RAM:紅人頭Hyper X BLU DDR3 1866 4G X2
HDD:ST3500418AS&WD5000AAKX
PW:CM GX2 450W
GPU:AMD HD7600D
CASE:CM N200
MONITOR:LG 23EA53
ofcoco wrote:
skiiks大,想請...(恕刪)
哈哈 不要問我這個問題
我是容量派 我只想用便宜又大容量硬碟
所以企業碟那種我沒買過 不知道用起來怎樣

會對SSHD反感就是有些人說有多萬能似的 明明是局部功效
且拜系統對於記憶體的新使用模式 讓傳統硬碟也能在二開時瞬開導致傳統硬碟更順暢使用
所以才會以使用經驗去發文說出這棵硬碟使用模式與適用情況

由於我硬碟都是買大容量硬碟2顆陣列1 也不是用在工作 沒什麼在顧慮哪種硬碟耐用
所以我只要便宜就買
WD綠標雙1T陣列1用5年多
死雞雙2T陣列1三年多(好像是中招的雞瘟碟沒去看要不要更新韌體)
最近的死雞雙4T陣列1
都是便宜貨
主處理SSD+備份HD 處理完畢丟陣列1


加上我習慣用蘋果 實在無法給PC作業環境能有什麼多大的建議 實在
                              彈幕濃!
skiiks wrote:
加上我習慣用蘋果 實在無法給PC作業環境能有什麼多大的建議 實在

標準的人家吃麵你喊燙.
以為可以看到什麼比較專業的分析文

到最後結果是我iOS派, PC不了解.

我對這類型混合碟跟其他使用者一樣.
一但MSATA掛點後,不緊拖慢效能
還會讓OS當機.

這個是前陣子退出台灣筆電市場 Samsung 7系列的通病.
內建也是32G的MSATA輔以5400轉的硬碟.

另外還有一台敝人女朋友的HP Evny 6系列也是搭載同樣ISRT技術

用起來覺得比一般5400轉好一點.

希望可以配合7200的,應該會有不一樣的反應

所以這"型態"的混合碟沒有不好用.

他是有效的提升部份的校能,但無法達到SSD的效果.

sonyrex wrote:
標準的人家吃麵你喊燙.
以為可以看到什麼比較專業的分析文

到最後結果是我iOS派, PC不了解....(恕刪)
看著那些數據不太能分析這顆SSHD用在電腦的適用狀況
很多東西是分析看不出來 要配合使用經驗與使用條件才能知道適用狀況
更多的人根本看數據就以為加了SSD硬碟就會飛快
殊不知那是有條件的情況才會產生

也就是有人去當產品的白老鼠 才能知道產品的適用情況
我就是其一 前代產品的經驗
才會由SSHD用在處理資料感覺沒多快去仔細探究SSHD作業情況
了解到他在各種情況時的使用機會
尤其是SSD供應資料的時機

結果如前所述
講得很白話 沒用什麼專業詞彙顯示分析 傷眼還請多見諒

--------------------

我是慣用蘋果 不代表我沒在用winPC
我winPC使用機率較低 後來問的硬碟我沒用過
因此無法給予對於winPC的作業環境使用哪種儲存裝置提供建議

--------------------

iOS 那是蘋果移動裝置的系統 用在iPad,iPhone,iPod上
OSX 那是蘋果電腦系統 用在Mac Pro,iMac,Mac mini,MacBook Pro,MacBook Air

在這邊討論的SSHD是用在電腦系統
以winPC舉例是XP win7 win8
以蘋果舉例是OSX不是iOS
                              彈幕濃!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