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立硬碟你好樣的,第一次遇到!保內故障更換被拒,理由是.....

candy0219 wrote:
webcam沒價值嗎?
羅技的起碼也要900~1300
滑鼠沒價值嗎?
2000以上的都有..
耳麥沒價值嗎?
我買了也花600~700


硬跌也不就是1800~3000
你看到的保固,它們都精算過..
把費用都包含在裡面了


你舉的這些東西, 無法類比

耳機類正常配戴下, 泡棉會有磨損.
且這個磨損不會影響本體的使用性能
如同汽車輪胎的正常磨損, 並不會造成產生引擎故障的原因

又如光學滑鼠類的東西因為內部沒有 Moving Parts,
一般摔落地面不太會造成它的故障 (除非整個光學 Engine 被摔壞)

但硬碟類在正常使用下, 實心金屬機殼不會自然崩裂
且若有造成硬碟實心金屬機殼崩裂的劇烈撞擊, 自然會損害到內部核心機件的運作

--

至於耳麥類音量過小的先天故障的話, 這個如果真的是異常等級,
(或是泡棉套一開始就是明顯破損 / 成形不全或出邊) 本來就是原廠的出貨不良

而 Webcam 的 USB 頭損毀不能用, 這個就是比較要看取捨的部份.
實際上的廠商考量主要是, 這類東西有舉證的問題, 加上產品本身客訴的紛擾處理成本
(接頭類的輕微人損, 有時和原廠設計或用料不良難以區分,
特別是從連接線的接頭部位的包覆外皮斷脫那種)

損毀狀況有圖片的話會比較好判斷, 但如果要是像這串一樣
實心金屬件都整個斷掉的話, 大概還是沒有廠商會換給你的
肚子三層非一日之饞 wrote:
如果廠商把100元成本的東西賣到2000元
對於消費者,價值來自於售價,他就值2000元
對於原廠,價值來自於成本,他還是值100元

羅技為什麼可以2000元的滑鼠故障換新?在美國甚至不需要回收故障品鑑定就直接換新?
就是因為羅技這樣做還有利潤

或許你不知道,但是你可以爬爬文,看看財經產業分析、公司財報
電腦商品的利潤,一直都是周邊類比零組件類高 (INTEL是例外,誰叫他是獨霸市場...)


毛利率會低是社會自然演變
也就是業者間互相競爭和商品定位 換來的結果..

做滑鼠,視訊的你感覺利潤高,是羅技的本事,跟產業無關
為什麼羅技滑鼠可以賣2000,台灣昆盈 只能賣200
而且賣2000還有人要買?

IBM賣的server 東西可以保固這麼久?

IBM的server賣這麼貴 ,售價都已經包含數次,多年換新,技術支援和等等運輸費用在裡面
有心的企業是說到做到,不跟你玩文字遊戲~
沒有心要做長期生意做口碑的企業 想要快速搶市佔,定位在低價搶單,做一次生意
台灣和中國的業者最喜歡畫虎爛,說明:保固好多年,售價又便宜
最後的結果是虎爛, 壞了就想盡辦法不給換,或是用些怪理由要跟你收錢
反正先搶到單收到錢再說..

intel毛利高就因為他獨佔嗎?
你去看服飾或流行品牌更可以看出來
利潤高 還要看,商品品質,服務品質,商品定位,消費者族群
有些誇張的公司 東西賣很貴,但服務很爛,品質sos..很快就會被市場淘汰,因為朋友間會討論,網路間會流傳
chiyenms wrote:
你舉的這些東西, 無法類比

耳機類正常配戴下, 泡棉會有磨損.
且這個磨損不會影響本體的使用性能
如同汽車輪胎的正常磨損, 並不會造成產生引擎故障的原因)


我只是隨便拿個例子..
是不是真的人為損壞,或是那個部為細節的損壞一點都不重要..

貼文的人好像是外觀有損毀,但hitachi不給換,可是消費者說明它並沒有摔到,
可能是貨運公司摔到
有心的廠商跟本不會再意這個,因為他的售價早包含保固費用
如果我是hitachi經營階層就會吸收這次的費用來做口碑
不會懷疑消費者,而且遇到這種情況的機率也很低

不給換對企業形象影響更大..
這篇文章 可能也很多人看到,對於想要換新品牌硬碟的人,是不是就有可能不想買這間的產品了?
我還看到有個網友貼: 縲絲生銹,不提供保固
真誇張..
大家會怕到時有需要保固換新的時後廠商又機機歪歪..
candy0219 wrote:
有心的廠商跟本不會再意這個,因為他的售價早包含保固費用


保固有一定的責任範圍

不是你隨便丟一句話 "售價早包含保固費用..." 就想要廠商把什麼狀況都涵蓋進來吸收成本
整個的爭議就是在這個狀況, 並不是適合認定為保固範圍內的對象
而且就算是貨運行摔壞的 (消費者雇用付運費者), 這個也是在消費者的責任範圍區之內
送修人的責任要到把東西 送交 到廠商指定的回收點為止 (不是以起運開始算責任的劃分),
在貨運中但到達廠商回收點之前的這一段, 仍舊是送修人的責任

chiyenms wrote:
保固有一定的責任範圍
不是你隨便丟一句話 "售價早包含保固費用..." 就想要廠商把什麼狀況都涵蓋進來吸收成本
整個的爭議就是在這個狀況, 並不是適合認定為保固範圍內的對象


仔細看看 其他網友的貼文,
這間公司的保固範圍跟Seaget和WD比起來就明顯嚴格
對消費者來說,就不喜歡

除非你的品質是極端的好
這樣就算很嚴格,又賣很貴消費者一樣買單
如果你品質跟大家差不多,保固範圍又比別人嚴,那誰想要買..

什麼是都是比出來的,不是你說的算
你說這公司是我開的當然我說的算
老子最大,要買不買隨便你們
過幾年後你就知道,沒人買你的商品
你只能在辦公室裡自high..
保固代表廠商對產品的品管作負責,一般廠商都會將它作為成本的考量,保固期限的長短也關係著的未來成本的考量,不過產品的品質若做好把關,返修率自然減少,對於降低成本是有利的,而保固是自然要必需合理的,不合理的保固,也會影響消費者將來的購買意願的!
a06315 wrote:
或許我該檢討,活了一...(恕刪)



但無論送修者如何存證, 有心否認的收者一定可以有辦法把東西搞爛, 然後說送修者的證據是不可靠的.
唯一方法是面交檢驗, 簽字收件.

沒想到現在還有如此刁廠. 剛好正在survey HDD, 這兩家排除.

我送修過 Hitachi 3.5" 外接HDD, 運氣好沒被廠家弄外觀損傷再推給我.
但很不爽的是, rma給我的電源是英國頭, 我收貨時必須加轉接頭才能用, 那變壓器就變很長很危險. 兩次e-mail要HGST換變壓器都推委, 最後回mail說會找找看, 然後就沒下文了.
註: 3.5" 的送RMA要缴回原廠變壓器.

又多了個爛廠家.

WD 本來我就不愛用, 因為以前買buffalo 2bay NAS 附 WD HDD*2(Green label)時, 三天內HDD就被NAS警告壞了. 自費RMA 跑了三次維修點換貨兩次, 都是一樣, 後來我也不管是NAS的問題還是HDD的問題, 退錢了事. 自此對WD完全失去信心.




Sean2001twtw wrote:
但無論送修者如何存證...(恕刪)

10年前手上的硬碟都是WD,這幾年我的綠標及紅標返修率不低,幾乎顆顆保固內至少送修一次,所以這兩年就轉戰seagate了,H牌最主要對它的保固不便,所以不考慮,企業硬碟我都沒採購,主要考慮價格問題,主要為購買桌機碟,桌機碟就把它做成raid並多備份就好了!

不過這種沒證據...應該不出保固的機會很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