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ckerin31 wrote:真的假的...那放在...(恕刪) 不要懷疑, 3,4年前公司某台年紀比我年資還久的機台, 出現硬碟快掛的現象向原廠詢問, 得到的結論是 40M的硬碟已經找不到了, 只能進行系統升級更換電腦及軟體報價將近百萬, 如果那時你有一顆40M的硬碟, 一顆5萬 ,我們公司都會向你買
我現在手邊還有一個Corner 420MB的硬碟耶,應該還是好的。原本是我以前486桌機的系統碟,是因為幫別人解病毒,在研究病毒標本時,不小心讓病毒作用起來,硬碟資料毀損,為了救資料,才趁機買個大腳1.8G的硬碟轉存資料,順便替換成系統碟。那個大腳1.8G的,現在也早已退役下來被放在一起。好的硬碟我捨不得拆,但壞的硬碟我會拆開拔零件。裡面那個磁鐵是銣鐵硼磁鐵,是讀寫頭後端那個音圈馬達的定子。磁力很強,不過很容易碎裂。表層有鍍一層金屬防止氧化,所以看起來像金屬亮亮的。那層不能脫落,不然裡面的銣鐵硼磁鐵超容易氧化碎裂。至於碟片,應該是鋁片,現在要找玻璃材質的恐怕還不容易找到,所以不必擔心會打破。當鏡子非常明亮,而且不會像玻璃般被打破。有興趣玩無刷馬達的,可以拿主軸馬達來當實驗品。讀取頭想不出有什麼玩法,所以我拆出想要的部份後會重新裝回去,丟棄的時候比較不會零零落落。主機板也是一樣,除非是剛好需要某些零件,例如DRAM、Flash ROM、電感之類的,不然還真的不知道有什麼有意思的玩法。我手邊有拍硬碟開機,讀寫頭正常尋軌定位的影片,改天放上Youtube。如果用銣鐵硼磁鐵的磁場去干擾最頂層的碟面,應該是讀取頭伺服資訊被洗掉,開機後讀寫頭尋軌定位會失敗,讀取頭的移動模式也會和正常尋軌定位不一樣喔。所以如果要殺死一個硬碟,只要拿磁鐵吸在運轉中的硬碟上方,這個硬碟就沒救了(連BIOS都看不到這個硬碟),除非送原廠重新低階格式化(重寫讀取頭伺服資訊)。比起拆硬碟,我覺得光碟機更有樂趣,組件比硬碟精采豐富多了。那個讀取頭,光是拿來欣賞就很爽,很有科技感。古老的機種組件複雜,用料也相形較為精彩,新近的光碟機Cost down太嚴重,用料就沒有那麼經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