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iks wrote:
看著那些數據不太能分...(恕刪)
我決定要當白老鼠了,並且在原價屋買,操壞直接丟原價屋,反正能快換,還能隨時保持韌體的更新(因為一直換新),反正...小惡魔的勸敗能力強,3年後直接換SSD XDDDDD
死雞,我跟你走著瞧-.-+
billion wrote:當初用情緒性字眼與一些貶低的譬喻 來喊別人情緒化了 現在惡人先告狀?
我是建議你去了解Seagate 出這顆產品和別的消費型硬碟整體組成的差別,看別人文章都斷章取義,好像以為別人說到SSD就高潮,其實是你自己爆走。
你可以找誰說這顆硬碟有SSD就有SSD的高速嗎?一切都是你自己腦內補完的內容,目前大家的結論只是他比傳統硬碟快一些,比SSD慢,哪來的SSD高速?
沒人說SSHD無敵,只是Seagate出的SSHD硬碟,目前都搭配64MB Cahce Buffer,就算他沒有SSD,光那64MB Cache,貴個幾百也具有價值,不要一直局限在討論這顆硬碟的SSD容量,畢竟和一般市面上7200rpm搭配16MB or 32MB Cache Buffer的硬碟,64MB Cache buffer 對於硬碟整體檔案存取,也有明顯的差異。
而且老是提睡眠模開機速度,但相信您也知道,如果光以一個開機來看,睡眠模式的開機速度,目前沒有任何外不存取裝置可比擬,就算拿SSD也只是吃灰,SSHD更比不上,但是難不成一台電腦只為了開機嗎?
你自己當初也有很多錯誤的想法,例如:
[月] Seagate SSHD 混和HDD跟SSD的特殊體驗
第19樓,你還說他使用的環境只適合4G的記憶體,結果後來你自己的連結中,有人在16G環境測試也有效益,你忽然改成8G,相信你應該知道最初你也有主觀及局限的看法。
不否認您後期對於快取的結構及使用逐漸清晰明確,但不代表別人一直都是錯誤的,也很多人像您一樣會進步,把對他人的攻擊、批評轉化為共同討論、合理建議,應該更有意義吧!

skiiks wrote:
當初用情緒性字眼與一..我講得很簡單 你卻好像從沒聽懂過
搞不清楚睡眠跟開機是對SSHD作用是什麼 還混為一談
簡單講:用待命模式不會讓SSHD比HD有優勢 常開機SSHD才有優勢
但是現在使用趨勢是待命模式越來越常用 SSHD優勢就越不被需要
.(恕刪)
billion wrote:硬碟內建的16MB 32MB 64MB快取只是用用來拼湊資料完整度 讓寫入碟片更順暢
你還是搞不清楚狀況。
我不是跟你說SSHD很好,而是Seagate這顆SSHD用到64MB的Cache Buffer,相對於一般硬碟用到16MB/32MB效益有差,這一點差別已經是企業型硬碟的配置,但價格和企業型硬碟差不多或是更便宜。
討論睡眠模式開機和使用哪種硬碟也沒關係,何必又扯到SSHD?
後來才發現你都以OSX的系統來討論,那更是落差更大,如果您還是看到SSHD就爆走,只能說....你爽就好。
skiiks wrote:
硬碟內建的16MB ...(恕刪)
billion wrote:說得頭頭是道 那你知道所謂的Buffer Cache 實際在作用是什麼?
我以前曾告訴你,每次硬碟的新技術,都只提升那一點點順暢度,卻是硬碟始的大進步。
第一代Seagate SSHD 32G Buffer Cache到第三代64MB Buffer Cache,轉速從最初從7200rpm降至5400rpm,看起來像是downgrade,但實際跑起來卻沒有降低,部分效能還提升,卻讓你說的這些東西都是沒用沒意義,真的不知道你在講什麼。
看你說的睡眠無敵,SSHD用途諸多限制,硬碟大 Buffer Cache沒意義?
傳統硬碟需要Buffer,連SSD都需要,結果你認為加大硬碟內部Cache Buffer 沒用?是討論還是實測沒用?五年前我會認同,但是現在真的沒用嗎? Buffer的用途了解一下吧!
什麼是硬碟的Buffer(緩衝記憶體)?
Buffer 大小要與轉速,碟盤密度,讀寫技術搭配,在這幾項中只要有一項限制住,Buffer Cache就不是越大越好,但是以目前普遍主流的硬碟技術,16MB/32MB/64MB一定有差異,就是你說的順暢度提升,和是不是SSHD完全無關,所以我一直提Buffer Cache,而不是提Cache。
skiiks wrote:
說得頭頭是道 那你知..六年前至今依舊維持32MB的硬碟也年年提升速度 怎不用加大緩衝就能提升速度 靠的是磁碟密度
.(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