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問各位高手幾個問題,請不吝指教
一、現在已有支援SATA 6Gb/s的硬碟與主機板了,如果要開啟此功能,那BIOS如何設定?例:2010/3的PC HOME雜誌裡有教大家如何開SATA 6Gb/s(華碩P7H57D-VEVO主機板)它是用Marvell晶片來達到傳輸接近SATA 6Gb/s的頻寬,但是進BIOS的Marvell SATA 6Gb/s的選項後,有AHCI與IDE模式,這兩個是什麼意思呢?
二、雜誌中也有提到,目前主機板支援SATA 6Gb/s有用兩種方法來達到5020MB/s傳輸頻寬,一個是單獨加掛SATA 6Gb/s控制晶片以及加入PEX橋接晶片,為什麼用前者方式會讓加裝雙顯卡的效能降低,而後者不會?(前者方法是將控制晶片連結處理器內部PCI-Express 2.0*8通道,後者是是藉由橋接晶片整合四條PCI-Express*1通道,成為兩條5GT/s傳輸速率的通道)因為現在顯卡不是都裝PCI-E 2.0*16的插槽,和PCI-E 2.0*8或PCI-E*1會有影響嗎?
三、若要能夠完全支援SATA 6Gb/s頻寬的主機板,現在是否已經有了呢?是不是要買原生在南橋晶片內的主機板才行呢?
四、現在SATA 6Gb/s的價位大約多少呢?
文章關鍵字
>>有AHCI與IDE模式,這兩個是什麼意思呢?
http://zh.wikipedia.org/zh-tw/AHCI

>>二
有些小錯...懶得修正(惰
PCIE GEN2 X16 = PCIE GEN2 X8 + X8
單卡跑X16,雙卡跑X8+X8
不是有X16又有X8

>>若要能夠完全支援SATA 6Gb/s頻寬的主機板,現在是否已經有了呢?
AMD 890GX+SB850的版子

>>是不是要買原生在南橋晶片內的主機板才行呢?
Y

>>四
目前硬碟連SATA1.5都跑不滿,有沒有S6沒有差

>>它是用Marvell晶片來達到傳輸接近SATA 6Gb/s的頻寬
Marvell提供S6,PLX提供(整合)頻寬
謝謝您的回答,不過AHCI與IDE的部份看了更不懂,依鞏目前的了解是這兩個功能是不是能將SATA硬碟由串列傳輸轉並列呢?IDE不是早期的硬碟規格嗎?就是並列傳輸的線材成本較高,且傳輸速度並沒有比較快才會用SATA規格不是嗎?AHCI搭NCQ可支援熱插拔,抱歉,真的越看越不懂,是否能用更白話的方式做說明,而且進BIOS調整成ACHI、IDE的差別與沒調的差別對電腦、硬碟有沒有差別呢?
IDE=模擬IDE模式,詳細我也不懂,應該還是串列
大概是因為VISTA以後才有內建AHCI驅動的關係,所以為了舊用戶可以裝成IDE裝置

>>對電腦、硬碟有沒有差別呢?
理論上開NCQ可以增進硬碟效率並減少耗損


嘛,給LINK是因為我不知道是不是每個晶片都會有熱插拔跟NCQ功能
只說AHCI又沒回答到
謝謝您的幫忙,我大概了解了,剩餘部份我會再去請教人,也希望以後您能不吝指教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