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者硬碟容量的快速增加,現在購買硬碟動輒100、200G起跳,很難再有以往的單碟、雙碟等簡單的分割方式,3碟4碟甚至更多已經是希鬆平常。想請教各位,硬碟怎樣切比較好,怎樣切才有效率?因為最近可能會加購一顆250G硬碟(算算才3K,真便宜),考慮切5-10G放作業系統,2-3G當虛擬記憶體,20-30G放應用程式,剩下的簡單的分一分當倉庫碟,舊硬碟當下載碟(flashget、BT、IE的下載等等)。以上是個人想法,不知道是不是一個好的切法,還請教各位的高見
我的切法是系統磁區 - 給 Windows XP 20 G(NTFS), Linux 10 G 左右.文件磁區 - 30G 左右,且為 FAT32,因為考慮到如果要在 DOS 下搶救資料,且與 Linux 之間共用資料的方便性.倉庫碟(挺不錯的名字啊...) - 愈大愈好, NTFS 也沒關係.SWAP - 劃一個大約 2 G 的空間, FAT32, 將 Windows 的暫存檔指到這個地方來.如果有另一個實體硬碟,就將這個磁區搬到那裡去,效能更好!
我只分系統跟資料還有頁面檔硬碟只有一顆的話就只分兩個,資料與佔存就同時在一個分區如果有兩顆硬碟的人強烈建議將頁面檔放在非系統所在的硬碟至於分割大小我想系統分個30至40g就夠了(因為我有用到visual studio等大型的軟體,所以空大點)其餘的就不用分那麼多了如前面大大所言用資料夾管好就好了囉
icewalker wrote:現在像我們一樣用sc...(恕刪) 我之前也是用T7K250 250GB當系統碟,總覺得要分來分去的很麻煩後來不小心在網上撿到超便宜的SCSI套件(NT$2000有找還含運)AHA 29160N + 日立 36GB 萬轉 U320[保固至2009年]雖然放在房間裡,硬碟的高頻聲有點惱人,但效能真是令人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