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請問大家. 小弟IDE主機錄放機硬碟也是IDE硬碟.剛好硬碟也壞掉了.想說 市面上有賣一種SATA硬碟轉IDE卡想說這樣裝法可以嗎?雖然最好的方式是直接買IDE硬碟最方便.但是考慮到說 也可以一兼二顧 使用到桌上型電腦 才想說要買SATA硬碟來應急.所以上來請教大家.PS:賣轉接卡的店家 是說一定可以.但是我還是想說來請問一下! 有經驗的人 來幫忙解答一下!
hojokolo wrote:想請問大家. 小弟IDE主機錄放機硬碟也是IDE硬碟.剛好硬碟也壞掉了.想說 市面上有賣一種SATA硬碟轉IDE卡想說這樣裝法可以嗎? 當然可以、但有限制其實就要看你的MB支援到幾G像我之前P4P800-VM也是新到新版的BIOS後再讀的到500G的梭魚12代要買轉接卡和擴充卡要看晶片晶片支援規格越高的越好(但也越貴)相對的效能也較佳基本上有兩個卡種可以符合你可以挑1.轉接卡:做成一小片PCB上面有一片轉接晶片這種卡的好處是價格低、佔的空間小、不用驅動程式但卻有硬碟效能受IDE街面頻寬限制與硬碟大小、只能接一個裝置、受BIOS限制(也就是說接太大的硬碟BIOS會讀不到)和無法發揮SATA硬碟的NCQ功能而有一些卡做工不良或晶片易引發當機,並不適合長期裝機使用的缺點而買的時候可注意一下有些卡可做雙轉換可將IDE硬碟接到SATA的MB又可將卡片插在MB的IDE插槽上又可以接SATA裝置而有些只做IDE硬碟轉接到SATA的MB或IDE硬碟轉接到SATA的MB後買時要注意不要買錯而買回後又不能用,最好是買可做雙向轉換的省得麻煩小弟我自己有買過這張(雙向轉換的卡)當時買300多而單向卡應該都是1~2百出頭2.介面卡以PCI或PCIE為介面的卡介面卡了好處是能支援的裝置數較多(一般的SATA介面卡至少都支援兩葛以上的SATA裝置)、效能較好(因為直接到匯流排頻寬較IDE大許多)、晶片穩定性較好適合長期裝機(有專屬的驅動程式,在相容性、穩定性表現較佳:而且通常驅動程式的發布都有經過測試通常都沒啥問題的喇)而缺點方面:價格高(大略要上千元)、規格樣式多(其實這不算缺點)只是有其他附屬的功能會讓你選購的時候搞不清楚方向------------------------------------------------------------------------例如:支援SATA I/II/III (SATA可向下相容)但現在SATA II算主流,而買到他低規格的卡一要會影響到硬碟的性能表現AICH、NCQ等基本上是符合SATA規範的一些條件有興趣請 WIKI: http://zh.wikipedia.org/zh-tw/SATARAID(磁碟陣列)這是將多顆硬碟連接起來做效能提升或硬碟間互做映像......等的東西(通常用來提升效能或專業用途)..基本上RAID卡很貴一般家庭也使用不到這些功能WIKI:http://zh.wikipedia.org/zh-tw/%E7%A3%81%E7%9B%98%E9%98%B5%E5%88%97------------------------------------------------------------------------另外就是要灌驅動程式了,不然你MB的BIOS是讀不到你接在介面卡上的硬碟的若是以接在介面卡上的硬碟要當系統碟灌OS的話就要再安裝之初準備好DRIVER、讓OS預先安裝,才能將系統檔案寫入介面卡上的硬碟(會有一點小困難就是了)以上就有這兩種卡可以給你選要看你的用途或預算做決定..........
理論上可行可否告知錄放影機廠牌型號需注意:1.空間:錄放影機通常機殼不大需注意有無插卡的空間2.容量:錄放影機通常支援的容量不大需注意是否支援﹙常見為160G或320G﹚3.轉接卡:須注意轉接卡與錄放影機相容性以免不相容無法使用另外IDE硬碟也可以接電腦若電腦不支援IDE買張擴充卡即可
hojokolo wrote:想請問大家. 小弟IDE主機錄放機硬碟也是IDE硬碟.剛好硬碟也壞掉了.想說 市面上有賣一種SATA硬碟轉IDE卡 抱歉昨天沒看清楚以為是舊PC要用的還打了這麼多廢話我記得IDE的硬碟有出到400G的不過不是很便宜、效能也遠不及隨便一顆千元出的SATA II硬碟建議你可以買一顆320G的+一張轉接卡應該2000元內有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