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id 全名好像叫"容錯式磁碟陣列吧"~

通常是拿ssd追求超高速或是伺服器需要大容量而使用。至於raid詳細分類用途就不一一介紹了

以下是小弟做的一個簡單的實測 測試傳統硬碟raid效益 使用wd5000aakx藍標......小弟比較窮只能用到五百雞,之後還請更有能力的大大做1t或1t以上的測驗呀~



首先 測試平臺如下

板子:msi a88xm e35 v2

處理器:a8 7600

硬碟:wd 5000aakx *6




基於sata III,六顆500g 16m快取的wd藍標 做raid0,crystal disk mark 跑分



這分數很正常的 大概是一顆的分數乘上6,而傳統硬碟是否能與ssd較量?以下是一些優缺點

優:

1一次讀寫六顆碟速度當然比較快嚕~ 

2容量也比較大

缺:

1多顆硬碟佔空間

2噪音......嗯.....真的粉吵......

3震動,真的震的很厲害呀~


最後在補上一張測示平臺圖~~



粉不專業測試文...以上
這是用軟體的Raid嗎?還蠻有趣的,在跑分的時候,CPU的負荷如何?
這是用bios raid的 主板晶片為a88x ,應該是靠板子上的晶片raid,中央處理器是沒有太大的影響~至於intel的會不會比較好不知道,不過應該會~~
有錯請鞭小力一點......

jacklin0 wrote:
這是用bios raid...(恕刪)
以前也玩過3顆80G的RAID0但太恐怖了,主機板掛掉差點資料取不出來....
頻寬或許影響看似極小,但是如果改看佔用跟反應時間的話,實際上差異是很大的,簡單說就是速度沒有快太多,但是每增加一顆硬碟,平時所能執行程序的數量上限,就會不斷倍增,而且比單顆時候,去執行多程式時候,對系統的影響更小,這才是RAID主要的優勢影響之處,也就是能將較長的數據,拆成較短存取,所以相對來說非常省時跟省資源,如果等待時間較長,整個系統的反應跟資源分配,全部都會因此受影響。

USB3.0雙槽硬碟座,兩顆RAID0與單顆運作狀態,明顯可以看出,即使都是走同一條傳輸線,數據必須交互存取,但是依然效能有提升。

wsc47621 wrote:
以前也玩過3顆80G...(恕刪)


換主機板 輕鬆就偵測到RAID 便宜無負擔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