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開始物色新的主戰SSD
因為我在上網玩樂機上用的就已經是intel 730 240G和M500 480G
大致了解這些現代SSD根本不是 四顆Intel 313 Raid0做CacheCade 2.0混合陣列的對手
所以我一開始就不打算找常規SSD , 因為根本跑不贏混合式陣列
這樣我的選擇就不多
要嗎走PCIE SSD 不然就是找張9361-8i繼續走混合陣列
考量到LSI 的混合式陣列對快取盤吃得很兇 , 又很挑快取盤的性能
以一臺只用來做Lab的機器 , 我四年暴掉一組四顆20G 313
而今年買的EZLINK就算同樣做Raid 0 X 4比起313 的效果並不是很好
速度不是很穩定 , 一但滿盤性能就掉的很明顯
若繼續走LSI混合陣列 , 在SLC快買不到的狀況下 , 以後只能用TLC的話 , 以TCL的TBW來說恐怕會死很快
正好淘寶上出現了神奇的洋垃圾 , 我就抱了兩張回來試試看
發現 SSD還真是種越混越回去的一種產品
我測試的數據如下
主測機臺
Windows7 SP1
intel 3930K 超頻 4.4Ghz
DDR3 1600 16G X 4 = 64G
ASUS P9X79
Intel 730 240G負責開機 , 不過TEMP等東西都是設在Fusion-io上 ( 因為LSI沒事會神隱 , 只好拔來用 )
資料盤為
兩張Fusion-io ioDriveDUO 320G SLC 插在兩根X16插槽上 , 用Windows Raid做Raid0
一張 Lsi 9261-8i 512MB 插在最後一根X8上 , 上頭有 EZLINK SLC 128G X 2 + WD 750黑標三顆組成的混合陣列
( CacheCade 2.0 , EZLINK SLC 128G X 2 Raid0做快取 , WD 750 2.5吋黑標 X 3 Raid 5 )
這三個槽在P9X79都是直聯CPU的PCIE
正好有朋友的電腦找我幫忙修
它有張intel 600P , 現在超紅的主戰卡 , 所以順便測一下
Windows7 SP1
Intel 6600K over 4.2Ghz
DDR4 2400 16G X 4 = 64G
ASUS Z170
Intel 600P 256G 負責開機 , 及做為PrimoCache的快取盤
資料盤為 Seagate 2G
我測了兩樣東西
每樣測試前都有重開 , 所有亂七八糟的軟體如PrimoCache都關掉 , 電源設最高效能模式
一是CrystalMark
二是大小檔案的同Disk複製
依我的經驗對於工作用的電腦來說
第二項差不多就可以明確代表磁碟子系統的效能
尤其是做為Lab用的虛擬機母體
首先是CrystalMark , 600P那臺版本比較新 , 別人的電腦不方便換成同版 , 不過測試是沒太大影響的
Fusion-io

LSI RAID

Intel 730

Intel 600P

再來是大檔案複製 , 7個檔共 25.1G
結果如下
fusion-io 20.63 Sec
LSI-RAID 113.30Sec
Intel 730 240G 227.8Sec
Intel 600P 240G 248.76Sec
小檔案複製 , 46980 個檔 20.4GB
結果如下
fusion-io 95.42 Sec
LSI-RAID 376.25 Sec
Intel 730 240G 254Sec
Intel 600P 256G 293Sec
總合來說 , 各SSD的優缺點大致如下
Fusion-io
價格:洋垃圾一片 4500不含運 , 差不多 14.5元/GB
優點:
1.快速 , 無以倫比的快 . 估且不論雙卡 , 就算是單卡單Node下 , 也是可以電翻常規的SSD . 尤其是小檔案 , 別忘了raid0對小檔是沒幫助的 , 也就是說就算是單卡的單Node , 它小檔都是600P的3倍快以上 .
2.超長壽命 , 這傢伙的耐用度是 75PBW , 簡直是神話級別 . Intel 600P才144TBW , 連單位都不是同一個了 . ( 1PB = 1000TB )
3.可靠性高 , 按原廠說法它有卡內Parity , 400G ( 100片SLC 4G NAND )空間可以使用320G , 所以可以RAID0使用 . 若要更安全的話還能自卡做Raid1
缺點:
1.不能開機 , 它只能當資料盤 . 當然它原本出生就是為了當快取盤或是分層儲存的快速層使用 , 這種企業級的沒幾張能開機的 .
2.很耗pci-e插槽 , 一張才320G , 至少要兩張才夠Lab使用 . 大一點的實驗可能還不夠 , 所以除了X79/X99/X299外還真沒啥MB用的起的
3.很耗電 , 滿載測試時一張可以吃到 37W電 , 加上我LSI的15W及intel 1000PT , 等於有近100W的功耗在PCI-E上跑 , 要不是ASUS X79的初代版品質很好 , 可能就掛了 . 事實上我有買一張HIGH IOPS 160G SLC在公司的H97上 , 就常常顯示供電不足降速 .
4.相當燙 , 機殼內一定要有風扇吹 , 沒風扇滿載時可以飆到80度 .
5.如果要當資料盤得用第三方軟體做Raid
6.對PCI-E有要求 , 最好用直聯CPU的PCI-E , 用PCH的效能有影響
個人覺得如果沒有X79/X99/X299之流的版本 , 又想要有大空間的快速SSD , 倒是可以買一張160G SLC配合PrimoCache及傳統HDD做混合盤 , 除了開機慢了點及大檔寫入吃虧外 , 整體跑起來不輸現代的1T SSD
當然如果有ASUS X99 WS或是未來X299 WS之類的板子 ,有個4~5根PCI-E X8 , 那裝個3~4張 , 配合一個小的SSD開機 , 用起來是暴爽的 , 15us的寫入延遲 , 基本上是RAM Disk級別了 .
反正這傢伙一張洋垃圾才 4700含運 , 連 PCI-E的512G 600P都買不起
LSI 混合陣列
價格:
洋垃圾一片9261-8i 4000 , EZLINK 128G SLC兩顆4400 , WD750 三顆6600 , 差不多 10元/GB
如果弄的比較高檔 洋垃圾9361-8i+兩顆洋垃圾eMLC SAS SSD + 三顆2T傳盤做 RAID5 , 8元/GB就有了. 性能比9261可以好上50% , SAS SSD的穩定性更不用說
要不是超過1:10的比例會掉速 , 受限於512GB快取限制 , 最多上到4T , 不然每GB會更便宜
優點:
1.可以開機 , 它的混合陣列就是和一般陣列的功能是一樣 , 所以一般陣列如何運作它就如何運作
2.它的混合陣列是WritBack的 , 所以只要不超過快取盤的大小 , 它的讀/寫速度就是快取盤的速度
缺點
1.快取不夠大 , 最大快取盤限制是512G . 依我用的經驗 313X4 共80G 會有忽快忽慢的狀況 , 尤其是破50G的VM在還原或是異動時 , 快取一定清空 . 至少要240G才會好的多 , 480G就幾乎無感 . 個人經驗480G快取盤最多推到3T~4T的傳統盤就極限了
2.速度受限於快取盤 , 而且約是快取盤80%的速度 , 像313X4就比EZLINK X4來得快 , 尤其小檔案 . 如果買不到好的快取盤 , 像是EZLINK這種有時會小頓一下的那就...... .
3.快取盤只能用滿盤 , 不能自己留OP , 所以像EZLINK這種滿盤會掉速的就很麻煩 , 因為LSI會把盤吃滿 , 速度會不穩 , 又很傷壽命 .
4.快取盤壽命吃很兇 , 我做一次兩個VM模擬Oracle 12C 建立物理StandBy的動作 , OS+Oracle+8G的TableSpace 大小的DB , 竟然用掉680G 的壽命(四個快取盤加起來680) . 難怪313四年會掛 , 畢竟四個313加起來TBW才300TBW左右.
說實話要不是正好出現Fusion-io洋垃圾 , 我可能還是會買張9361-8i配上EZLINK SLC或發狠找洋垃圾SAS2 SSD做快取盤 , 來推混合陣列 . 畢竟除了這傢伙 , 去那生好幾T比美730 SSD性能的硬碟出來阿 .
Intel 730
價格:18.7元/GB
優缺沒啥好說的 , 中規中矩 , 讀寫都很平穩 . 拿來做上網玩樂機的主硬碟還蠻好用 . 就算是做Lab機的開機盤 , 配合PrimoCahce運作起來也是很夠力 .
Intel 600P
價格:16.4元/GB
優缺我只能說期待越高 , 失望越高 . 只能說是片跑分SSD , 實戰比起老前輩還是不行 , 尤其大小檔案複製測試過程中還不斷速度波動 , 甚至頓住的狀況 ,
難怪我會覺得6600K+Z170跑起來為啥會被X79這種快進棺材的老傢伙電好玩的 , 原來不只是CPU/主板不長進 , DISK也是好看而已 .
所以很尷尬的
2011的Fusion-IO > 2012級別的313+LSI混合陣列 > 2015的730 > 2016級別的EZLINK SLC+LSI混合陣列 >= 2017的600P
不論是壽命還是在速度上
SSD還真的是越混越回去
最後是本次的王者
Fusion-io ioDriverDUO SLC 320G

說正格品項超好
一張只用了130TB , 一張用了35TB
公司那張HighIOPS還只用了3TB
而且讀寫都差不多
真是令人納悶之前它們是裝在那種服務器上
因為假如是Oracle SGA Cache或File Server 分層儲存
都會用的超兇才對
我當初可是給它豪賭了一下
沒想到中大獎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