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挖礦,大量顯示卡被壓榨成礦渣

https://news.xfastest.com/seagate/148972/seagate-hdd/#vw-post-shares-dialog
為了挖礦,大量顯示卡被壓榨成礦渣,再改頭換面,翻新流入二手市場,坑了不少消費者。

同樣是為了挖礦(Chia奇亞幣),大量硬碟亦遭受了相同的命運。其中希捷EXOS系列硬碟是最大的受害者,此類企業級產品因為其7×24的高穩定性設計而被盯上,煉成渣後再翻新銷售。

沒想到的是,專門針對NAS網路儲存、同樣可以7×24長期穩定運作的IronWolf Pro系列,亦被發現捲進了礦渣翻新風波,成為最新的受害者。

上個月我在蝦皮一家賣場買一顆4TB的希捷企業碟,沒有保固貼紙,沒有原廠外包,我就覺得納悶,安裝上去之後噪音特大,馬上拆下點退貨,賣家還說賣場保固三年,我懶得理他,直接拍照寄回去,現在才知道原來是礦渣,大家要小心。
文章關鍵字
高規格的硬體能撿到便宜的大致都有可能
如果店家有明白告知
且價格便宜
就退貨了事
若是店家是隱瞞事實
且價格標準
那就可以去申訴了吧
wind0083 wrote:
https://news.xfastest.com/seagate/148972/seagate-hdd/#vw-post-shares-dialog
為了挖礦,大量顯示卡被壓榨成礦渣,再改頭換面,翻新流入二手市場,坑了不少消費者。

同樣是為了挖礦(Chia奇亞幣),大量硬碟亦遭受了相同的命運。其中希捷EXOS系列硬碟是最大的受害者,此類企業級產品因為其7×24的高穩定性設計而被盯上,煉成渣後再翻新銷售。

沒想到的是,專門針對NAS網路儲存、同樣可以7×24長期穩定運作的IronWolf Pro系列,亦被發現捲進了礦渣翻新風波,成為最新的受害者。

上個月我在蝦皮一家賣場買一顆4TB的希捷企業碟,沒有保固貼紙,沒有原廠外包,我就覺得納悶,安裝上去之後噪音特大,馬上拆下點退貨,賣家還說賣場保固三年,我懶得理他,直接拍照寄回去,現在才知道原來是礦渣,大家要小心。


硬碟 我都在 信賴的 通路 買(PCHome 官店/Yahoo 官店/順發/燦坤/....).
選舉
這個比較有保障
以這個新聞來說,如果是網路上找到異常便宜的,也說明是二手品,那也不能算是受害者,
但如果是原價購買,發現是翻新的,這才是真正的受害者,
二手品誰能保證二手到什麼程度,賣家說9成新,何謂9成新
lishen
外觀9成新[笑]
申訴+1
wind0083 wrote:
沒想到的是,專門針對NAS網路儲存、同樣可以7×24長期穩定運作的IronWolf Pro系列,亦被發現捲進了礦渣翻新風波,成為最新的受害者。

上個月我在蝦皮一家賣場買一顆4TB的希捷企業碟,沒有保固貼紙,沒有原廠外包,我就覺得納悶,安裝上去之後噪音特大,馬上拆下點退貨,賣家還說賣場保固三年,我懶得理他,直接拍照寄回去,現在才知道原來是礦渣,大家要小心。

4TB的希捷企業碟(EXOS)買不到礦渣盤,看淘寶上賣盤的評價照片,大概可以推論出礦渣盤特點是"已經時間統計"高達上萬小時,"已用次數統計"會有上百次之多,如果是企業服務器用硬盤"已用次數統計"會很低,至於讀取量和寫入量就很難分辦了,因為奇亞幣礦有分讀取運算和寫入儲存的方式,伺服器是二者都會用到,至於4T在幾年前也不是礦工的選項,4T要把礦場做大做強電費算下來無法獲利,基本上小礦場那時都是從8TB起跳,過了一年就改用10T以上的級數,又去年底老黃AI發揮,一堆硬碟又改做AI伺服器儲存運算資料,Seagate EXOS 16T硬碟從2023年一萬元台幣漲到今年一萬三千多,就有需要就趕快買台灣代理商硬碟,雖然貴,就贏在省心力去挑硬碟。

pmwang wrote:
其實PC HOME ...(恕刪)

至於台灣賣的硬碟商家不會敢賣Seagate私自翻新盤,光一個讀取頭原料都取得困難還要負擔被希捷告的風險,頂多賣二手Seagate原廠翻新盤而以,至於MOD翻新盤又是另外一回事,沒研究,不發表評論,請大神補充
ArtW
[拇指向上][拇指向上][拇指向上]
wind0083 wrote:
上個月我在蝦皮一家賣場買一顆4TB的希捷企業碟,沒有保固貼紙


4TB 的硬碟不需要買二手品吧,且這東西資安風險高,硬碟本來就不該買二手品。

真要弄的話,就找大容量新型。例如開賣後只經過二年的品項。
不管你二手品再怎麼滿載使用,最多也就是只會被用二年而已,三年前還沒那東西。
wind0083 wrote:
https://news.xfastest.com/seagate/148972/seagate-hdd/#vw-post-shares-dialog
為了挖礦,大量顯示卡被壓榨成礦渣,再改頭換面,翻新流入二手市場,坑了不少消費者。

同樣是為了挖礦(Chia奇亞幣),大量硬碟亦遭受了相同的命運。其中希捷EXOS系列硬碟是最大的受害者,此類企業級產品因為其7×24的高穩定性設計而被盯上,煉成渣後再翻新銷售。

沒想到的是,專門針對NAS網路儲存、同樣可以7×24長期穩定運作的IronWolf Pro系列,亦被發現捲進了礦渣翻新風波,成為最新的受害者。

上個月我在蝦皮一家賣場買一顆4TB的希捷企業碟,沒有保固貼紙,沒有原廠外包,我就覺得納悶,安裝上去之後噪音特大,馬上拆下點退貨,賣家還說賣場保固三年,我懶得理他,直接拍照寄回去,現在才知道原來是礦渣,大家要小心。


幾年前,虛擬幣正風行的時候,這種新聞與產品(礦渣)就已經很常見了

怎麼這時候 "還" 有人發現?
這是很Lag的新聞(舊聞)吧?

SSD翻新較容易
傳統HDD的翻新不簡單,畢竟處理傳統硬碟所需的翻修環境,要求比較高

我不認為有人想要翻新HDD,除非是資料救援(花大錢)
應該就是 "直接拿來賣" 而已

而且 3.5" 4TB的硬碟
也是過時很久的產品.

就算不是礦渣,這種的二手貨也是被用到、消磨到很慘的地步了

原PO大大 的標題 寫「顯示卡」裡面卻在抱怨硬碟??著實令人費解??


我剛剛連上這則新聞 (2025年二月的新聞)

標題是: 小心礦渣 希捷硬碟翻新造假氾濫 兩大系列產品皆遭殃
https://news.xfastest.com/seagate/148972/seagate-hdd/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