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i要出新卡了,那NVIDIA有甚麼動作呢?

暑假快要到了,ati動作頻頻,反觀NVIDIA除了一個gts250雷聲大雨點小,還被笑是舊酒裝新瓶,但55mm製程讓功耗更低,卡的長度變短,及更具競爭力的價格帶,至少也帶動了HD4850及HD4870價格下拉,也算有c/p值啦..那接下來還有哪些卡是有更高的c/p呢?會是40mm製程呢?還是再來一波跳水價?大家發表一下看法..
文章關鍵字
目前的4890目前也被稱為是4870 1g oc版本,算新顯卡嗎?
(不是只有我一個人這樣叫歐)

其實ATI的東西也是要出了到了使用者手上才有算,4890我想他的對手網路上謠傳都是對285對吧?!

很不巧這兩張我都有..

讓我想到4870 VS 280的梗阿,到現在才搞清楚4870的對手是260

打價格戰對消費者當然很好阿,不過有些虛虛實實的東西也都必須釐清才好,免得像友站有大大買了4870 1G又買了4890,兩者相差不到10%的東西...(我是例外,我本來就認為兩者差距不大,想嚐鮮而已)


加油吧兩家顯卡商,275表現的不錯的話,買來SLI,4890的話改散熱就沒辦法CF了,佔太多位置起碼三格
k68201 wrote:
暑假快要到了,ati...(恕刪)

AMD的40mm會先推出4770,4750
經濟不景氣..兩家都沒推出更新架構的顯示晶片

只是在玩改名稱..和新製程超頻版本

看來這現況還會維持很久


4890硬體規格與4870相當因為同為4800系列同一世代這很明確
這與一路從88XX改98XX再改GT系列有讓人誤以為改朝換代後的新產品完全不同
nVidia ? 擺爛中.

反正 G92 修修改改就可以一路應敵
從 8800GT / GTS 一路變身 9800GT / GTX , GTS240
再改製程進 9800GTX+ / GTS250 ...



我不知道 nVidia 是在藐視對手還是怎樣.
但是一個 G92 一路改改改可以打平或緊追 RV7x0 的屁股咬著不放這一點
我個人認為 ATI 還要再加把勁
把那擺爛很大的 nVidia 一口氣甩開才是致勝之道.



這樣我也才有便宜的二手市場可以挖寶
是嗎??..ati真的推出新卡了嗎?..4890的規格:rv790-除了核心時脈及記憶體頻率分別提升為 850MHz,及 900 MHz外,和rv770還有哪裡不同?

至於4770則可能要到下個月才會推出屆時預計 nv會以gtx212迎戰..

說穿了...還不是同一套劇本....同一個核心變出多種版本..順勢推出..

隨著製成進化改良部分線路就又能提高時脈及降低功耗..

其實,這樣的做法也無可厚非..

畢竟新核心架構的生成並非如此容易,為了提高效能表現
勢必要塞入更多的電晶體,但又要考量晶片面積及功耗..
如何以最少的電晶體壓榨出最大的效能..而製程目前又已接近極限
很難靠其達成目標...所以,以現成的核心架構變化出新產品推出
是最經濟也最簡便的做法...

nv的g92是如此,ati的rv700系列亦是如此..
ATI的命名其實還算守規矩, 以前R300核心(9700)時代就是這樣了.
第一碼是架構世代, 第二碼是等級高低, 第三四碼是該等級的再細分.

所以HD3850和HD4850是不同世代, 4>3性能差距很大,
而4870和4890, 8=8算是同世代同等級, 只是90比70強一點點.
看一下就大概知道只是4870小升級版.

目前ATI所有核心都是R700架構(HD4xx0)算是很統一.
NV的命名法就很混亂了.
Geforce8800GT, Geforce9800和GT2xx, 有的是同是G9x核心,有的同是GT2x0核心.....找不到規律.
還有舊晶片出貨以後再叫顯卡廠商自己配合改新名的XD
沒看新聞還真的猜不到....

之前Geforce4時代也很亂, GF4MX其實是小改的Geforce2MX架構,
連GF3,GF4的可程式化shader都沒有, 但是NV硬要叫它Geforce4系列.
NV的Geforce5~6~7~8時代都算規律, GT200開始又一團亂.
搞不好哪天GT250又會變成GT310之類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