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開箱] 技嘉 RTX 5070 Ti GAMING OC 16G 無跑分測試只有遊戲效能數字

戰地六在十月初就要上線了,身為一個戰地老玩家從一代玩到戰地 2042,只要EA出的戰地我全都買了一遍。
為了戰地六的到來,所以動起了換想顯卡的念頭,原本使用的顯卡是微星RTX 970,裝了大概十來年有了吧
玩2042時也是特效都開低、解析降低來換取順暢的殺進殺出,但因身邊朋友有人換了50系列,所以我也想換了,因此我選了5070ti人生第一張高貴的顯卡,
搭配的老舊主機規格是:
i7 8700 (四根熱導管塔扇)
32G DDR4 (8Gx4)
三星 1T M.2 SSD
這樣組合很明顯就是:預算乾掉了只好先求有再說了!



[微開箱] 技嘉 RTX 5070 Ti GAMING OC 16G 無跑分測試只有遊戲效能數字
懶得去門店一家一家問有沒有貨了,直接線上購買寄到家,盒子真很巨

[微開箱] 技嘉 RTX 5070 Ti GAMING OC 16G 無跑分測試只有遊戲效能數字
因為不是頂規的卡,所以只有簡單三顆大風扇

[微開箱] 技嘉 RTX 5070 Ti GAMING OC 16G 無跑分測試只有遊戲效能數字
背面有個金屬背板來hold住整張卡以防變型,尾端沒有遮檔住讓散熱風流直出,這設計我很喜歡

[微開箱] 技嘉 RTX 5070 Ti GAMING OC 16G 無跑分測試只有遊戲效能數字
整張卡長度33公分左右,真的是好大好長的一張顯卡

[微開箱] 技嘉 RTX 5070 Ti GAMING OC 16G 無跑分測試只有遊戲效能數字
選這個GAMING OC版本就是看上了散熱方案,有均熱板+9根熱導管,用料給的很足但也反應在價格上

[微開箱] 技嘉 RTX 5070 Ti GAMING OC 16G 無跑分測試只有遊戲效能數字
檔板上有四個輸出接頭,大概也是只用一個而以

[微開箱] 技嘉 RTX 5070 Ti GAMING OC 16G 無跑分測試只有遊戲效能數字
16PIN的電源接口

[微開箱] 技嘉 RTX 5070 Ti GAMING OC 16G 無跑分測試只有遊戲效能數字
好奇心驅駛 秤了一下重量居然有1.8kg之多,乖乖我滴媽丫

[微開箱] 技嘉 RTX 5070 Ti GAMING OC 16G 無跑分測試只有遊戲效能數字
新舊顯卡交接,一個時代的轉變可以看到當年的微星RTX 970用料也是很十足
當時的設計放到如今也是很入眼的,整張卡狀況好的一個不行


[微開箱] 技嘉 RTX 5070 Ti GAMING OC 16G 無跑分測試只有遊戲效能數字
原有的i7 8700 + 微星 z390主板,都是二手撿入的,相當划算且耐用

[微開箱] 技嘉 RTX 5070 Ti GAMING OC 16G 無跑分測試只有遊戲效能數字
順便換上了Fractal Design 360水冷,單純只是想用一體式水冷
(想當年在友站第一次玩水冷就是water 8水冷頭)

[微開箱] 技嘉 RTX 5070 Ti GAMING OC 16G 無跑分測試只有遊戲效能數字
裝上5070ti接好電源後,開機點亮 一切正常且多了些燈效

[微開箱] 技嘉 RTX 5070 Ti GAMING OC 16G 無跑分測試只有遊戲效能數字
馬上打開戰地風雲2042上線打幾場硫磺島地圖

[微開箱] 技嘉 RTX 5070 Ti GAMING OC 16G 無跑分測試只有遊戲效能數字
CPU經常是滿載的在跑,溫度也經常在70度上下
GPU則只跑一半效能,涼涼的應付著戰地風雲2042

[微開箱] 技嘉 RTX 5070 Ti GAMING OC 16G 無跑分測試只有遊戲效能數字
顯卡張數則是大致穩定在90張上下,這是很明顯的順暢感

[微開箱] 技嘉 RTX 5070 Ti GAMING OC 16G 無跑分測試只有遊戲效能數字
CPU+GPU的秏電瓦數大概在180w,好像也是不錯的能秏

[微開箱] 技嘉 RTX 5070 Ti GAMING OC 16G 無跑分測試只有遊戲效能數字
記憶體則是佔用到了18G多之,看來之後升級新一代的話要直上32G了

[微開箱] 技嘉 RTX 5070 Ti GAMING OC 16G 無跑分測試只有遊戲效能數字
加碼一張 老古董-創巨 X-Fi音效卡,不知道win11能否完整支援使用?
當初玩戰地二時,升級了這張卡、滑鼠、鍵盤等等,有趣的回憶


[微開箱] 技嘉 RTX 5070 Ti GAMING OC 16G 無跑分測試只有遊戲效能數字
再加碼玩一下世紀帝國2,看看這老U配新卡能有什麼有趣的表現,結果就是CPU and GPU一起涼快工作


買新顯卡我只在意玩遊戲順不順,畫質有沒有反應在價格上,對於跑分一點興趣都沒有..
不在意什麼測試軟體跑多少、比較在意的是溫度能否低點再低點,免得玩久了書房的室溫連帶拉高
所以才選這張散熱看似是最好的技嘉5070ti
實證遊玩後確實有很大的變化,我在戰地2042裡面看到了以前從沒看過的細節,包括在草地上跑的小老鼠...
新的技術玩起來就是爽,人生新的階段啟動!
看到這篇我也好想把家裡的1070TI換成5070TI.....

但想到還要換...16pin for 顯示卡的POWER


就覺得好懶~~~


好文!! 幫推
如果版主跟我一樣在意的是"溫度能否低點再低點", 而且一用10年, 那麼這代50系列不會是很好的選擇, 不過既然買了, 不妨試試"降壓超頻"法, 聽說對降溫解熱頗有幫忙.....



kennyman
沒想到還有這種降頻的方法,感謝分享 夏季可以考慮用這招
目前玩遊戲好像是ATI 9070XT 比較划算吧

都略勝5070TI 一點點
kennyman
A家跟N家各有優勢,但玩遊戲上的跑分如果都在水準之上的話,那對我而言就大差不差了,只要花的錢有感就好
從3060TI換成5070TI溫度真的差很多,尤其是魔物獵人和2077溫度差距大概有15度,50系列溫控做的不錯
kennyman
原本想買3系列的二手卡,因為價格有明顯價差,加上3系二手有不少礦卡所以就打消這想法了
kennyman wrote:戰地六在十月初就要上...(恕刪)


痾...老兄,這不是顯卡【涼涼跑】,而是很明顯CPU【瓶頸】,代表完全發揮不出顯卡的【完整效能】
(*沒有鎖60FPS,或垂直同步情況下)

RTX5070TI瓦數上限約300W,看遊戲優化可能降至250W(*看附載),但你這個GPU滿載狀態連50%不到,且瓦數100W瓦出,換言之就是把5070TI當5060TI性能在跑

1
2


(*個人RTX5070TI測試)





至於I7-8700喔,帶個RTX3080左右水準還可以啦





剩下的就剩【使用者】習慣的瓶頸了,只能看個人造化,看是要重整一套乾淨系統,不然就是整套升級
洪乄炎
找I9-9900幹嘛,盤子二手價[0分],弄套全新12/14th(I5-14400F)+D4版還比較實際,起碼還有全新保固
kennyman
真的,就是cpu帶不動高技能的顯卡了,等下一代架構的cpu上市再來換,目前這樣玩也是沒什麼問題,cpu滿載就滿載 遊戲中無感壓力就好
我跟版主舊電腦規格一樣(I7+微星970)
也是戰地系列迷~
從2~2142~BC2~~開始玩中間電腦跑不動~然後BF6封測~再回頭玩2042
雖然玩得很菜
但最近為了BF6~也打算重新組一台桌機
目前打算9800X3D+5070TI
kennyman
這算是滿不錯的選搭,不會高貴到很離譜又有一定的效能
我曾經也有過8700非k配RX570跟rtx2060 6g過,
現在是12900k配4070super,

樓主要是再換個14400(12700)以上的話,
更能發揮5070ti的效能了,
另外樓主不是跟潮流,買最便宜的26990的5070ti,
要是在加一些就可以買最便宜的5080了,雖然微星丐版5080很爛,但也是5080
eric188001990
我覺得效能開到最極致需要搭配9800X3D最好
太經典的東西 分享的很詳細
可以慢慢研究
升級了顯卡就會想要一併升級其他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