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tc328 wrote:
不會~
我的資料層有切開,放MS SQL,My SQL,Cloud 都沒差,那個成本很小

除了腦袋,你眼睛也有問題嗎?沒看到ERP ?沒看到Linux/Windows ?
兩家ERP的程式介面都不同,你不用改?Linux/Windows 的不同你不用管?
Pan.tc328 wrote:
系統重構是效益遠高於成本下才會投入人去改,如果效益跟成本一樣那個叫做吃飽太閒

用三星製程會發熱會爆炸,你不改工廠?
可惜三星用的是韓製工具機,台積電是用德製工具機,這時候改工廠你模具不就要用重新開發嗎?
做出來產品看起來用起來也一樣,就是摸起來比較涼一點,不行嗎?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除了腦袋,你眼睛也有(恕刪)


你沒事去改這個幹什麼?你為什麼不直接給三星收?
全世界一流的設計公司都跟TSMC 合作跟相容只有你去用三星ERP
這能轉嫁給消費者?

就系統資料庫換改DAO,畫面改改UI層,什麼Web,PDA,Windows 有差..
一個系統串很多子專案,我跟三星合作只要改跟三星有關的這一塊,跟TSMC合作就改這一塊
也可以用Adpat樣式,
比如說NB 到外國發現電源插座跟台灣不同,需要重新買NB?
不就是買一個萬用轉接頭根本不用換筆電
Pan.tc328 wrote:
你沒事去改這個幹什麼?你為什麼不直接給三星收?

那你去問高通和黃仁勲呀?
eclair_lave wrote:
你都用一些很奇怪的數(恕刪)


這張圖具參考價值
當10nm轉成5nm 價格由最後一列274 變成 238
但10nm變5nm 面積為1/4 也就是可以塞4倍的電晶體,也就是4倍的CUDA,也就是效能應該是4倍
也就是效能4倍晶片價格是變低的
然後套實際的30給三星8nm技術然後再給TSMC N4工藝約5nm 應該是3倍多CUDA,3倍多效能
如果報價沒差多少,也就是多一點點錢買到3倍效能這是符合大家期待的

再來思考一下40 轉N4 工藝,效能差不多也是3倍多很難到4倍..也就是所有的績效都是TSMC製程團隊而不是老黃的設計團隊,也就是3.x年老黃團隊沒有投那麼多人力或是無效能力產生需工

晶片成本=設計+製程成本,製程達到目標效能越高績效越高消費者(老闆)當然買單,但設計團隊績效很差根本不用給績效獎金沒用的也可以裁了..最後40跟30當初的價格,設計成本是低的+製程換TSMC高幾成,最後總成本是要比30低
Pan.tc328 wrote:
最後40跟30當初的價格,設計成本是低的+製程換TSMC高幾成,最後總成本是要比30低

你忘了晶圓的實際生產成本?這個又不是軟體,可以網路下載。
一片5nm 台積電賣17000,一片三星8nm 可能才5000-8000,要怎麼比?
單位成本和總成本都是比較高的。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那你去問高通和黃仁勲(恕刪)


真想打開他們腦來看

系統我做很多,反過來做還是頭一遭
供應鏈是廠商配合客戶需求..
也就是我家的系統要去串客戶系統,客戶很多只要是大客戶我都要寫系統去串接
相反的我的供應商工廠是她要來串我的,我是客戶我給她們錢,不會接不想接拉倒

是老黃跟阿通甘願當三星的小弟
而就系統串接,薪水3萬多大學畢業她可以說不會,我還沒聽過300萬年薪異種資料庫串不出來而且是一群300萬工程師會抱怨的話題
Pan.tc328 wrote:
而就系統串接,薪水3萬多大學畢業她可以說不會,我還沒聽過300萬年薪異種資料庫串不出來而且是一群300萬工程師會抱怨的話題

沒說他們串不出來呀,但你要他們效能三年四倍,他們是有辦法嗎?後台系統和ERP介面都是在別人手上,你效能一倍來我看看?
Pan.tc328 wrote:
是老黃跟阿通甘願當三星的小弟

廢話,不然你自己蓋?全世界會做的人就那些,你以為錢投下去就有呀?這種又不是寫程式,說明書看看就會。你沒有動手做是做不出來。沒做過的人,你連好的氣體去跟誰買,買來還要怎麼再處理你都不知道,你是要怎麼生產?生產時要放多少濃度,加另外哪十幾氣體或液體,溫度多少,光線什麼時候進來等等,幾十個變數。你做不出來就是做不出來。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沒說他們串不出來呀,(恕刪)


不管產品還是什麼員工績效等,做的越好當然賣相更好當然給他們更多這是沒錯的
但就消費市場而言每一代的進展
1.價格不變下效能要提升
2.效能不變下價格要變低

這個不管老黃或高通都有思考過的議題,也就是TSMC確保客戶得到的會比成本多這樣才能從三星跟其他客戶搶來叫做性價比

所以不可能前一代跑5000分賣1萬元,然後新一代跑10000分所以理所當然賣2萬元,然後就一直上去,不可能前一代不降價或這一代價格疊代上去,任何商業行為都不會這樣,而設計製造成本控管不是消費者去煩惱的

就跟相機一樣,每代速度更快功能更多但價格跟上一代起價差不多,不會把上一代跟這一代的成本疊代上去
而TSMC也不可能把成本一直上去超過一個價位就跑單了
最後就是回到效能不變隨著技術成熟開始調低價格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