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錯,板卡的LAYOUT是有很大的影響,不是有些低階的顯卡,另外拉了一個小接頭去輸出DSUB嗎?那種就是線路也不是正常,然後又醜\另外我感覺最大的差異,應是在文字的表現上和畫面的晃動穩定程度,只要LCD有DVI的接頭,我就一定會用,因為少了一個轉接頭啊!這樣不是更好!將來的DISPLAY PORT 和現在 的 HDMI 我還是認為不會這樣快流行起來,當然,2408WFP還是我目前的目標啦!尤其是HDMI ,還是適合家電產品,而不是電腦產品(個人立場)
我沒辦法了解其他人的情形是怎麼樣, 至少就手邊兩款DVI的螢幕是確定的..我的兩款螢幕在1024*768時看起來還差不多..其中一款(CMV T38D)開最高的1400*1050時, D-sub的字就稍微糊了些..另一款(BenQ T243W)開最高的1920*1200時, D-sub的字根本就又小又糊..後來用LCD軟體測試時才曉得, 似乎是D-sub訊號衰減在高解析度時被放大而凸顯出來~
我是覺得接DVI不用再按AUTO鍵去等著讓螢幕設定直接插上去就可以用了而且畫質有差(在一般顯卡)接上DVI後銳利度可以不用去調整(如果有過度銳利 可能是螢幕本身有設定 可以把它調整下來)就表現的很好了算是很方便的~~
DVI不用白不用,D-Sub容易失真是不爭的事實,但是會讓畫面差多少,這個,我只能說,如果很多人連TN面板上與下的亮度差異都不是很在乎的話,表示他們其實並沒有那麼注重畫質這件事情XD所以入門機種沒有DVI是不要緊的,D-Sub表現好的時候也是可以很銳利的。
個人是覺得有差啦個人現在用的笨Q螢幕是D-sub跟DVI雙入顯示卡也是D-sub跟DVI雙出兩個都接上,螢幕上有個鍵可以直接切換顯示D-sub或DVI同一個畫面,切換戶相比較,D-sub明顯比較糊...當然這跟螢幕顯示卡設計及用料我想也有差吧搞不好好一點的螢幕D-sub跟DVI看起來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