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在網路上看到G300的規格!!

eclair_lave wrote:
~590mm^2 ~3.2 billion transistors
24.5 x 24.5mm2 die(幾乎不可能再大了除非設計成長方形的,曝光機的最大工作面積就26x4x多)...(恕刪)

最大曝光尺寸26 x 33mm, 三大廠牌都一樣
這牽扯到鏡頭寬度與光罩長度
寬度26mm是因為鏡頭就只有這麼寬, 再寬就影響畫質了
長度33mm是因為光罩就只有這麼大
光罩為6吋, 然後曝到wafer上要除以4, 所以極限38.1mm
但是要扣掉pellicle的框架佔據部份空間, 33mm已經是極限了
總統先生 wrote:
其實DX11還有個問...(恕刪)


至於畫質特效的提升還是有的,HDAO就是其中一項提高特效像真度的技術

不過現有近期內預定的DX11遊戲仍是透過補丁的方式額外增加DX11支援的,純DX11開發的遊戲還看不到呢,
但DX11最直接的優勢就是效率上的提升,BattleForge的DX10&11的測試比對都出爐啦,DX11下性能提高了3x%

這已經是頗驚人的效率差異啦~

僅發佈規格並沒有實際測試3D性能,這次規格似乎加強了很多cuda運算方面,
但遊戲沒用到cuda的話....

這張卡似乎是用在繪圖卡領域的GF100,不是一般遊戲用顯示卡GT300,
因為"支援Full ECC",遊戲用的要ECC幹嘛?

況且,12月底出的遊戲用顯示卡nVidia GTX 3xx 用的就是這個GF100核心嗎?
我認為nvidia選擇現在發表GF100這個時機只是要擾亂amd罷了~
加上最近幾天nVidia的小動作不少,讓人更懷疑...
總統先生 wrote:
這個也不一定,這次g...(恕刪)


所以ATI市占率有提升只是假象???
我想ATI低成本的做法有不小的威脅吧
電腦工程師,有問題可以找我討論 Raxel
關鍵還是,明天第一季才上市,HD5870 HD5770 這兩系列恐怕已經不知道殺下多少市佔... 而且ATI的王牌5890跟5870/5850 X2,10月也上市了
1515151515151515
你如果知道敗家該適可而止,並且懂得節制的話,你將不會出現在這裡,也不會看到這行字
雙世代住宅 wrote:
真正聰明的消費者應該...(恕刪)

其實我想等的是再下一代的顯示卡(6870?),因為一年前買了4850後保固三年,另一方面,因為下一代的PCIE 3.0的規格明年要推出.而速度是8G而不是5G,另外遊戲也是支援度也會在那時比較完整,以前慘痛的教訓是買了AGP2倍的顯卡不到半年4倍推出,然後好不容易要再換電腦了,買了張4倍的顯示,8倍的不到半年又推出,後來學聰明了,等有新規格是再換新的,當然電腦的東西是早買早享受,有需要的還是要當下就要買就是了.
s8370511 wrote:
其實我想等的是再下一...(恕刪)


那你等不完了 3C這種東西永遠等不完 更新的速度會越來越快
根據The Inquier網站上的消息.消息尚待驗證.
A-look-nvidia-gt300-architecture
這次GT300支援DX11, 但並沒有用硬體實作Tesselation線路.
NV打算靠Shader core來模擬Tesselation.
但是軟體模擬會浪費不少浮點運算能力.
如果這消息是真的, 那NV真的大事不妙了.
使用Tesselation功能時, GT300效能會明顯下降(浪費不少運算效能)
相對於RV870是硬體Tesselation unit.......硬體處理不會吃shader效能.
Waffenss01 wrote:
根據The Inqu...(恕刪)



權宜之計吧....

Tesselation是由ATI在X800開始逐漸發展的自家技術,至今已經是第六代了,NV側如果想硬體實作這機能可能還要增加額外的電晶體,效率也不確定是否能與之相當,那這樣不如先軟體模擬,待技術熟後再硬體化,反正現在軟體模擬還能藉由軟體改進改善驅動效率,如果先硬體化那效率就做死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