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套裝電腦有硬式的和這種轉接排線有沒有只有3公分長的阿?我的回答:
據我所知硬式的叫轉向卡,而3到7公分長的用轉向卡不管是3.0或2.0的傳輸應該比較沒問題,因為這種傳輸規格上的障礙應該只會發生在排線上!
對於ITX在台灣好像很不流行!我的回答是:
mini-ITX已經是不可逆轉的規格發展趨勢,不過這問題可能另外需要開版討論了!
對於是不是要花點時間介紹一下啊?對一般使用者賣點在哪裡?要配合特定機殼嗎?我的回答是:
這問題可真的要另外開版討論了!
至於訊號會不會有衰減問題嗎?我的回答是:
我試過幾款大家常用的測試軟體和遊戲,分數及個人的體驗心得是與直接插在主板上一樣,而且2.0的系統使用3.0的排線轉接卡後,不知道是不是預期的心理作用,分數雖然沒變但感覺上好像有比較流暢一些些
對於工業電腦界這類的 riser card 多到數不清, 我不知道您想申請的專利在何處.......我的回答是:
我申請的專利重點在高頻信號經排線傳輸時應有的技術觀念與結構
而針對towa999
這個好 這樣一來
機殼可改良 變數就多了
ATX板 也能大幅縮小機殼
目前正在找 能上大板的 小機箱
可惜都沒有 正在考慮DIY...
有沒有市場? 排線+機箱 市場很大
就如同樓主PO的圖
在套裝市場上很有優勢
在DIY市場上可能就小了點
散熱是很大的主因
我的回答是:
我的系統對使用ATX板 雖然也能大幅縮小機殼約到20公升,不過我估算願意花1500美元來組裝電腦的人應該不多吧,加上我又沒有足夠的資金,所以沒有廠商參與也無法推行,由於我只是申請專利對電腦及行業一無所知,所以規劃成不限品牌DIY準裝系統,末端售價不含軟體約500~1200美元,並打算先建立一個完整的供應鏈,好讓各大廠商參考,
最後還是請大家討論如rossbug所言除了我的系統自用的規格尺寸之外,可以支援3.0且長度夠長的"延長排線"是否會有市場嗎?例如特殊需求的廠家或想玩 pc game 時能從 PCI-E 拉出一條延長線,再外接顯卡的玩家,以及工業電腦,server會用到嗎有的話會有多少?
panguin wrote:現在新的電腦若有搭配最新的技術Thounderbolt介面的話,就可透過Thounderbolt外接盒,讓你NB/mini PC 輕鬆升級GPU效能.
我目前用的是 min..當我想要玩 pc game 時能從 PCI-E 拉出一條延長線,再外接顯卡.(恕刪)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8&t=2782388&p=1&img=0
若要設計 樓主所提的這種特殊的cable,我猜想...或許可以考慮拿標準的 " Displayport或HDMI " cable來改裝,因為它shielding好,所以 PCI-E迅號走在上面時,訊號品質較佳,相對的線長也較長. 主機板 PCI-E slot == risecard 轉 Displayport或HDMI connector === 數條 Displayport或HDMI cable === risecard 轉 PCI-E slot
若能在risecard 放幾顆 high speed bus buffer的IC ,應改再加強訊號強度和傳輸距離...
liheat wrote:
最後還是請大家討論如rossbug所言除了我的系統自用的規格尺寸之外,可以支援3.0且長度夠長的"延長排線"是否會有市場嗎?例如特殊需求的廠家或想玩 pc game 時能從 PCI-E 拉出一條延長線,再外接顯卡的玩家,以及工業電腦,server會用到嗎有的話會有多少?...(恕刪)
看樣子您真的很在意 market, 但是, 若您要做這類的 riser card, 您應該是以一個公司的 double E RD 來做, 而不是自己一個人孤軍奮鬥到處問有沒有商家或公司對你的 riser card 有興趣. 畢竟這類產品只是整個系統裏頭的一個零配件, 不太可能會拿出來單賣的, 更不用說鋪貨到店面直接面對 end user.
前面也提到了, 在研華威強艾訊研揚...等等工業電腦廠商裏 (我就服務於其中之一), 這類的 riser card 產品多不勝數, 不要說 pin-to-pin 的 riser card, 我們也常常在 PCIe/PCI/ISA 之間轉來轉去, 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 而且老實說........這是新進菜鳥 RD 的入門功課, 會 lay riser card / backplane / ad board 之後, 才有機會去挑戰 motherboard.
市場當然有, 而且不小, 但是幾乎都被既有的廠商通吃, 你的利基在何處?
我想找到我要的答案了,能將您加入好友嗎?
其實這項產品也是隨著我的專利系統的需求被逼出來的,將來會成為該專利系統機箱套件中的一個必要附件,未來的行銷規劃就連1000套以上的批發都得再一起賣,更別說是零售,即使end user的不當損壞,也要拿已損壞的來買,您的指教正說明了一件事,其實大家的想法跟做法都差不多,
至於您關心的利基問題,我的想法是...既然在這次6月份的電腦展上,本來只想利用參展取得被認可的地位,為專利系統的搭配行銷來找電源,主機板,顯示卡等願意配合初期供貨的供應商,卻能引來資本額高到70多億歐元,或光是在日本就有百家分店以及各擁有北,中,南美市場印....等組裝電腦通路商們高度關切的話,那麼pci-e3.0專利系統之外的規格應用,只要專利在手,有人需要的話再順便訂做來賣就可以了,或許有人會認為專利權對我這種外行人不會太有用,更何況或許早就有人能做到3.0,只是我這外行人不知道而已,不過沒關係,除了您說的工業電腦自有一定的市場之外,加上自已本來就要用,所以把它當是必要的投資管他有沒有賺不就好了嗎!
回想參展期間來關切的工業電腦廠商比組裝電腦通路商不知要多出多少,只可惜自己如此的不長眼,一聽到工業電腦的廠商就馬上跟人家拒絕,現在想來還真的很後悔呢!看來只能在完成整個供應鏈後,明年的國際電腦多租幾個攤位等客戶上門了!
喔對了,我目前是一人公司,不過也開始有廠商支持,有新進人員.....反正發明項的專利審查要好幾年,未來的營運因為沒多餘的錢可以請人規劃,當然問得到的就問,所以對於您的指教,真的非常感激,同時也謝謝每一個進來看帖答帖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