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st1128 wrote:
慢慢樓歪了.......(恕刪)


我還是推電視盒了,便宜省事,而且現在新一點的也都有hdmi2.0+giga網卡,完全合乎需求的
鳳天舞 wrote:
...............最新的FURY還在用HDMI1.4


一向都是影片撥放優先考慮AMD的,但是在下也正由於上述原因這次完全Pass過一張賣到近2萬6千(當然,這是鬼島價,國外大約670美元)卻還停留在HDMI 1.4的卡。
與失敗為伍者,天天靠盃都是別人的錯。 與成功為伍者,天天跟失敗切磋直到不再出錯。

鳳天舞 wrote:
nVidia 9系列的顯卡已經配有HDMI2.0,不過玩一些可以開4K解析度的大作都沒60FPS...(恕刪)


不奇怪...

6G的4K設備只能跑到30P,想要到60P要12G的設備,遲至今年下半年,幾個後製設備大廠才開始生產12G的硬體,消費市場會再慢一點。
CPU E3 1230
ATI 5750

大包o wrote:
你現在有甚麼硬體...(恕刪)

bluesystem wrote:
我對這話題有點興趣...(恕刪)

Skylake有8bit硬解/10bit混解.
doom9有HD530解碼數據,有興趣可以去看看.

magicalx wrote:
Skylake有8bit硬解/10bit混解.
doom9有HD530解碼數據,有興趣可以去看看.


去doom9稍微瞄了一下,Skylake似乎在測試上數字蠻漂亮的?
基本上解碼能力明顯勝過GTX960??

有空再來慢慢爬文...
與失敗為伍者,天天靠盃都是別人的錯。 與成功為伍者,天天跟失敗切磋直到不再出錯。
bluesystem wrote:
去doom9稍微瞄...(恕刪)

8bit硬解效率沒有對手,950/960唯一的優勢只剩10bit硬解.
i7-6700K混解跑不動4K60P 10bit 50M最低48fps,實際要降多少流量才順不確定.
同一段Sample 960的benchmark最低110fps.
目前亞洲4K頻道及4K藍光規格都走4K60P 10bit,Skylake只給10bit混解相當可惜.
或許是刻意...要全包請買下一代Kaby Lake?
稍早970脫手了,於是用3770內顯試了下(板子只有HDMI輸出故只能開到1080P60)
發現同樣軟解下,有沒有獨顯有差別.
跑一樣的4K片比如地球遺產這種H256+10bit,hd4000會不順,970的時候挺順的

然後又發現看BD轉1080P的美劇時,感覺比起原本970在4K下漂亮不少(MPC+MADVR)
看來n卡還是適合玩遊戲用
artist1128 wrote:
backgrounded wrote:
只是要撥4K影片的話...不太需要什麼顯卡
我用了3年的老NB i7+INTEL內顯 撥4K2K 面板廠的 DEMO 片還很順

看到這種說法,真的令人無言....
看看人家實測吧...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428680328.A.A5B.html...(恕刪)

因為他在講4K H.264,而你是指4K HEVC Main/Main10,偏樓主開樓並沒界定清楚,因此都不算錯,4K節目確實並不等同於一定是HEVC。

從Ivy Bridge內顯開始,硬解能力以H.264部分來說,標準的說法是到High Profile@Level 5.2(HP@L5.2)的解碼能力,因此HD.Club精研那些流傳已久的4K H.264 Demo片如100Mbps的101焰火、60Mbps的烤鴨+美女,甚至短短16秒就要佔去493MB的硬碟空間、位元率達243Mbps的"Ducks.Take.Off.2160p.QHD.CRF25.x264-CtrlHD" (H.264 HP@L5.1),確實可以順播沒有問題,連Celeron都可以勝任。

http://wingphoenix.pixnet.net/blog/post/40946491-intel-celeron-g1840%E8%A9%95%E6%B8%AC

至於HEVC,前面討論很多,因此不贅述了。


artist1128 wrote:
鳳天舞 wrote:
nVidia 9系列的顯卡已經配有HDMI2.0,不過玩一些可以開4K解析度的大作都沒60FPS...(恕刪)

不奇怪...
6G的4K設備只能跑到30P,想要到60P要12G的設備,遲至今年下半年,幾個後製設備大廠才開始生產12G的硬體,消費市場會再慢一點。
不奇怪...6G的4K...(恕刪)

他的意思偏向當代A/N卡王現階段還都無法單卡在4K解析度的3D大作下每秒維持穩定運算出60張4K 3D畫面,但是nVidia 9系列顯卡本身的HDMI 2.0,是可以輸出4K@60Hz的。

http://www.geeks3d.com/20141202/tested-geforce-gtx-970-and-4k-60hz-on-hdmi-2-0/

只是到了如此高速的數位信號,Cable長度影響就不小了,不要輕易用長線.....
==========================================================
My issue here is the length of the HDMI cable that I'm using. I live in an apartment and use a 50ft HDMI cable to connect my PC, which is in my bedroom, to my TV, which is in my living room. After I made this video, I moved my PC in to my living room and tried this again with a 3ft high speed (18gbps) HDMI cable and I got full 4:4:4 color at 60hz in the gorgeous resolution that 4K is.
===========================================================



tekken wrote:
應該說至少要先有一台4K解析度的螢幕再說對吧...(恕刪)

並非如此喔:

Why Does 4K Look Better on 1080p Monitors?

日本BS-Digital開始播送FullHD節目時,日本/台灣諸多追求畫質的收視者趨之若鶩,當時LCD或是Plasma電視的製作技術,壓根還不到FullHD(像是1366x1024這種解析度就頂尖了),更別提1080"p"的Progressive顯示,技術/顯示頻寬上都還有問題。

這絕對不是當年日本人無聊,或是Nvidia/AMD工程師太多沒事可做,而是在較低解析度的螢幕上觀看較高解析度的內容,仍然比螢幕跟內容解析度是1:1來得有料,"縮圖無爛圖"這句俗話,別懷疑,有它的道理在。

數位內容的主流解析度,本來就會領先當時顯示技術主流解析度。

一般手機都已經可以拍13M/16M/20M畫素的相片了,但即使是4K的螢幕,也"不過"~8M畫素,更別提1080p的螢幕,畫素"才"~2M上下。此外,思考一下AMD顯卡為何會有VSR技術/Nvidia為何會推出DSR技術,就知道為何4K內容並不一定要搭4K螢幕,且在1080p螢幕上撥放4K內容會比撥放1080p內容的品質為佳。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