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RX7900XT的能性領先50%於 NVIDIA RTX 4090

阿愈 wrote:
從來沒相信過 假如晶(恕刪)

依照老黃的出價
4050應該會落在3060ti跟3070之間
一萬六左右
4050ti賣個一萬八
4060則是兩萬左右
esthetica wrote:
4050應該會落在3060ti跟3070之間
一萬六左右
4050ti賣個一萬八
4060則是兩萬左右


剛剛去看2077非光追原始性能的4K實機4090遊玩畫面 確實都是平均60趴的增長 但是頂規就只這樣了 以下的卡換算起來等於只增長不多但是變更貴了 次一點4080 30趴要花5萬去升級嗎? 那增長更少的呢?

而且10奈米以下成本就是無法降的話 就算等再久也不會降 看起來性能已經撞牆了 更高性能只能花大錢買了

這表示遊戲開發商必須降特效開發遊戲了
esthetica wrote:
依照老黃的出價4050(恕刪)


以這樣來看
3年半的時間出了40卡結果性價比完全沒變
只是多了一群40卡然後30,40卡片性能,價格交互在一起

所以這3年半是在浪費時間..完全都沒變..30,40都賣不掉..

不知道老黃還是其他網友怎麼會有信心他會這樣玩?這樣30賣不掉40又一群卡片,以後50又一樣,然後就是不降然後同一價格帶塞好塞滿
然後老黃又抱怨成本又抱怨東西南北然後又要利潤然後又為什麼銷不掉?

3年半下一代,同效能價格降3成或同價格效能漲3成,這是一般4C的生命週期..也就是CPU,SSD,記憶體,NB,手機,照相機,汽車..都是這個模式
老黃在其他利多消失下也會回到自然法則
也就是 3070 以下都會在W裡面
4060 3070 ti 4060 ti 3080 4070 會塞在 1W-2W 之間,3090 3090 ti 4080 12g 會在 2W-3W間,4080 16G 4W內,4090 6W 內

如果不是這樣就不用清庫存..就來買RX7600tx ,RX7700tx..
就繼續看老黃股票往下掉

產品的價格隨環境變不是依照他自己訂
就跟房價是跟市場變不是依據屋主訂價決定..買賣才是價格,我不想賣價格標多少都是標爽的
而股票價格就是老闆股東市場估一家公司和他們庫存最後的價格..也就是說就算不賣,就算產品標價不變他的庫存價值也會跌

簡單的說股票跌幾成價格就是跌幾成,股票跌5成價格就跌5成,價格跌到客戶進來開始大量買賣她就止跌,股票就落在那個價格..如果你都不降價不賣量沒出來市場沒出來股票就繼續跌
阿愈 wrote:
剛剛去看2077非光(恕刪)

畢竟製程就長那樣
電路要塞下去也只能變成這樣
主要40系列是改善光追的一代
光柵效能只是順帶上來的
還有耗能比也成長50%
只要花190瓦就有3090ti的效能
或許在某些人的眼中
降價還是比耗能比進步來的有感
目前例子就是像3050和2060
都是萬元有找的卡

Pan.tc328 wrote:
以這樣來看3年半的時(恕刪)

最近的股價趨勢是因為政治因素
沒辦法 抗中是老大哥想做的事
如果沒這禁令
或許還有可能再度攀升
esthetica wrote:
畢竟製程就長那樣電路(恕刪)


1.市場不是這樣看..客戶只在乎好不好吃..不會在乎你怎麼去炒..也就是市場模型,人家CPU..等3C都是這個趨勢..至於你的設計你的製程如何消費者不管..
也就是AB二家做同樣的車,價格會一樣,但AB二家實作方式不同成本不同是廠商要去吸收成本不是消費段要去吸收

2.政治是小或大因素..
a.現在自動化生產年代坦白說就是經濟好一年壞四年..工廠一次生產五年庫存然後賣五年..以前是供需平衡..現在是做的比用的多..當景氣變壞自然賣不掉
b.顯卡的應用沒上來..有需要那麼多遊戲卡?有要那麼多AI,有那麼多模型要訓練有那麼多商業模型?meta 元宇宙出來時我就認為不行..他是要解決什麼民生關鍵議題?還是做一個好玩可有可無處理不是問題的問題?這個連唐風都說不清楚然後幾百億就灑下去?
c.現在硬體比軟體強很多,我買400元遊戲一般顯卡就夠了,畫質當然-反正可以玩
所以需要那麼強那麼大的卡片?所以40的方向是問號..就跟台灣高速公路限速110km.你再好的車也沒有一個環境可以跑..這時候車商跟政府怎麼做?就是用環保去強迫買新的..車商就是用低轉高紐取代馬力的設計理念

只要性能不變把卡片變小功率變小壓到100W,65W 做成跟電視盒一樣大小價格壓到5k左右然後很多新舊筆電的玩家就會買
只要把30 核心把不必要的電路沒常常用的元件拿掉然後再投產即可
自己的市場沒抓好怪政府怪環境都沒用
Pan.tc328 wrote:
1.市場不是這樣看.(恕刪)

所以steam不就1650
成為新一代的甜品卡嗎
從一開始的價格6490到現在的5390
價格還直挺挺的
至於 你說的降低耗電量
不是沒人想過 是老黃想這麼做的
這樣子操作 很容易讓效能區間重疊
不然3年多過去 rtx 2030出來了嗎
就知道你的話不可行了
流出的消息最低就是150瓦的4050
不能再低了 連2030 3030都沒
怎麼會有4030
esthetica wrote:
很容易讓效能區間重疊


我最近看到報導,聯發科也在研究這一塊,表示他有市場

當設計或製程遇瓶頸,我們就找其他客戶群其他應用走,不管行動裝置,驅動程式,應用軟體
公司有Know 有IP(智產權)..就把舊的技術打包成新的然後把其他公司都打掉..
而不是要高成本去做我是世界最強客戶群卻有限的市場
Liu v wrote:
5nm晶片開發成本與製造成本都幾乎是翻倍,你還想買便宜?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8&t=6672729

你這篇最大的問題就是台積電的defect density 弄錯了。
台積電的defect density 是0.1/cm^2 不是0.2 ,差2倍差很多。
你再回去重算過吧。
nVidia 成本是高,但也不到1000 美元,不然怎麼能賺到毛利率40-60% ?
賣一張卡賺一張也才50%。尤其是高階卡毛利一定是比低階卡高的。
4090 賣1600,其實nVidia 一定不是拿1600,畢竟大部份的4090晶片是賣給卡板廠的,不是賣給消費者的。
1600,小賣毛利(含運費)要個兩成,大盤加板廠也要個兩成,所以板廠的成本大概就要1000元上下了。再扣掉DRAM的成本,板子和各種用料的成本,算起來晶片大概賣個800-850。以60%毛利來算,晶片成本大概在450-500左右。

如果是用0.1 和 edge loss 3mm去算,以台積電5nm 一片17000美元(含檢測)來算,600mm的晶片成本大約360。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nVidia 成本是高,但也不到1000 美元,不然怎麼能賺到毛利率40-60% ?
賣一張卡賺一張也才50%。尤其是高階卡毛利一定是比低階卡高的。


有點我必須提醒你,
Nvidia的利潤並不是單純靠成本跟售價而來的,
前幾天才剛有的新聞不知道你是不是忘了:
https://news.xfastest.com/nvidia/117974/evga-nvidia-gpu/
之前的EVGA高接卡是賣一片賠一片

這篇討論也有說明可能的退場原因

所以NVIDIA不是單純用成本去做毛利率,更多的是把部分成本轉嫁給下游相關廠商獲利
(你應該知道NVIDIA單賣人家晶片一樣是要錢的吧?)
在過不久,記得來簽名膜拜我神準預測
ffvr4
來看笑話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