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 費米架構次世代繪圖卡將定名為「GeForce GTX 470 / 480」

cupidchen wrote:
關於Fermi的觀點...(恕刪)


我的看法和cupidchen大頗為相似,
其實科技一日千里,要處理的資料量也是倍數增加,
單就倚賴CPU的計算實在太慢,
全力發揮GPGPU的運算能力是一個必然的方向,
NV現在做的是為未來鋪路,
當然,此舉難免曲高和寡,或是跳躍太多,
但是以商業行為來考量,這也是必然的,
目前這塊市場是藍海,只要先佔住,未來NV在這市場就是標竿,就是領導者。

inseMX wrote:
你說的沒錯但我認為N...(恕刪)


回過來看現實面,目前顯卡的主要市場還是遊戲市場,
我相信這對NV來說不會是問題,
FERMI是高階核心,要針對中低階顯卡發展,
只要出幾個閹割版的FERMI就解決了,雖說時程沒定出來,但難度一定比推出GF100低,
以FERMI的架構來看,既使閹割後,效能還是足以讓G92退休了。

至於不斷rename的作法,雖然很不正派,甚至有點欺騙成分,
但是對於落後對手一個世代的廠商而言,
這種行銷方式還是湊效了,顯卡市場NV市占率還是比AMD高,基本上算是防守成功。
如果不re一下,全世界都知道他沒新產品,那只能收山了。
我只能說,以行銷策略來看,NV確實有兩把刷子,
一直re的結果,得罪的只有DIY和專業族群,偏偏這族群只佔所有user的少數。

說了這麼多NV的好話,也別忘了AMD並沒停下腳步,
AMD下一代顯卡NorthernIslands年底也會發表,也是一個翻新架構的產品,
Fermi既使遊戲效能比現有HD5870強,能強勢多久?
很有可能比我們預期的要短。

另相對於NV對GPGPU的大張旗鼓,
AMD可也沒慢下腳步,只是行進的方向不同,軟體方面持續堅持開放軟體,
硬體方面,今年第四季,史上第一顆真正融合x86CPU和GPU的產品Llano就要面世,
直接整合,讓GPU的功能直接貼近一般USER,
相對於Fermi,Llano更令我期待,雖然Llano只是一個定位於低階的APU。
能簡單閹又勝出G92的話早就閹了...

g200遲遲不出中階卡就是因為怎麼算都不會比架構更接近純game向的g92有利,相較g92加大了80%電晶體的g200只提高了60%的繪圖性能,它有其他的gpgpu用硬體線路跟1D設計本身的一些擴增限制在

而更下代的費米由於L3跟ECC糾錯等其他新增的特性加重了非繪圖用晶體的比例,這註定讓它不能直接用閹的方式設計出中階晶片來

這樣不論是切割率(成本).性能等都不容易達到勝出G92.G200的水準
還不如直接把G92修改再加上DX11硬體支援還比較合算....
1515151515151515
你如果知道敗家該適可而止,並且懂得節制的話,你將不會出現在這裡,也不會看到這行字
重複發文 自刪
抱歉抱歉
01 01 01 01 01 01 01
雙世代住宅 wrote:
傲慢與偏見大,你的頭...(恕刪)

原來這個頭像變成我的註冊商標了啊
這樣會不會被告 哈哈
好像昨天頭像系統就怪怪的 都是叉燒包
今天又好了 詭異 卡到陰了
雙世代住宅 wrote:
你講的事是有根據的 ...(恕刪)

我覺得他說得很有道理啊....GT200和GF100整合了太多GPGPU的單位,你醃掉要怎麼醃?
雙世代住宅 wrote:
你講的事是有根據的 ...(恕刪)


實際性能比對也都所有硬體網站都有,G200的確是沒達到符合其總擴充規模相當性能的提升(這個性能比較國外的網站有比較圖表,我還看過針對SP這項去把RV770.G92.G200之類的晶片作效率探討的)

既然G200會因為負擔了額外的非繪圖電晶體負擔而無法得到其規模應有的性能增長,那費米要單純局部規模閹割又希望超出舊有G200.G92的效率與切割率就不可能,除非他把L3與ECC糾錯等這些跟繪圖無關的都拿掉才有機會勝出,但這樣一來除非原設計是模組化才有機會快速上市(跟RV870>840一樣),不然等同重新設計一顆新晶片,而且架構與G200.G92還很類似,那這樣為何不選G92來作繪圖向的中階晶片比較有競爭力?

這點對於加重GPGPU相關電晶體比重的費米一樣適用,最早幾個月前Z大就已經透露其基本GPGPU性能比G200大幅上升5~10x(當然現在我們知道實際上是很多原因所以小縮到4~6x左右),但繪圖性能一直是未知
數沒任何網站沒人透露(對,也有人問過但沒有明確的回應)

不過如果說是純去猜的部分是有,畢竟幾個重點資訊散佈點上看了幾年有些心得這是有些規則的....

像上市前的大規模測試通常是幾個月前第一線的媒體測試員就會一點一點先丟出該產品最突出的基本性能参數跟逐步透露新特性,像RV870就會強調性能跟多重螢幕支援,GT300(早期大家的暫稱)則是通用運算,反之,避談的項目通常都是相對弱點的部分

雖然說灌水.刻意宣傳的部分也是會有,但看多了大概也知道落在哪裡

喔,對了

CHH的資訊通常蠻快的,這裡大概是我看到最早透露RV770.870等確實規格.性能資料的地方(反正誰都知道站主的工作....),NV的部分少一些,但也有一些情報跟第一線國外資料彙整能挖就是了...



eclair_lave wrote:
實際性能比對也都所有...(恕刪)


謝謝大大的說明,受益良多,
更重要的是,讓我知道了CHH這個論壇,
那裏真是一塊寶地,一堆超有營養的文章,
讓我更了解FERMI目前遇到的問題,
雖然不知未來會不會有針對中低市場推出的閹割版FERMI,
但是從許多資料來看,為了良率,首批能量產上市的FERMI產品,
很可能就是閹割過的GF100(512sp-->448sp),
連續看了幾篇文章,突然覺得NV要靠GF100扳回一城真的很難很難,

讀了幾篇文章印象最深刻的是FERMI的體積和功耗,
估計效能能擊敗目前單芯片卡王HD5870,
和HD5970相當,最多效能小贏HD5970,
而到目前為止,NV還不敢拿GF100和HD5970做比較。

但另一方面功耗高達280W,這使得要設計出一塊雙芯片顯卡的GF100X2是一件幾乎不可能的事,
一塊顯卡功耗超過500W?
真的很難想像。

結論是,即使GTX4XX上市,從效能和功耗來看,對手應該是HD5970,
別忘了HD5970的芯片時脈是用和HD5850一樣的來跑,
聽說ASUS馬上就要上一塊真正的HD5870X2的顯卡,理論上效能會比HD5970還高。
從不久前的新聞來看,FERMI一上市,AMD馬上就會發佈改良版的HD5800/5900產品,
(HD5890/HD5990)讓性能再提升,來與FERMI對抗。
另一方面,在HD5000系列佈局完後,HD6000(?)系列也要發布了...

也許,現在最期待FERMI能上市的,反而是AMD了。

eclair_lave wrote:
能簡單閹又勝出G92...(恕刪)


Fermi並沒有L3 Cache,架構中每SM單元的可用shared memory/Cache提高到了64KB,且配置方式非常靈活,既可以是48KB shared memory加16KB L1Cache也可以是16KB shared memory加48KB L1 Cache,這樣無論是對shared memory需求高或不高的程序都能從中受益。另外Fermi中的L2 Cache容量擴大了768KB,為所有SM單元共享,每一組SM單元都能從中獲得最新數據,實現了GPU內的高速數據共享。



ECC全名為Error Checking and Correcting(錯誤檢查與糾正),與以往的奇偶校驗技術相比ECC不僅能檢查錯誤還能自動糾正,提高運算結果的可靠性,如果沒有ECC校驗就需要計算出兩次相同的結果才能確認計算無誤。重視運算結果的伺服器幾乎都支援ECC技術。但Fermei前的GPU都不支援ECC技術,很難在高效商業運算中立足。而Fermi增加了對ECC支援,而且核心內的register、cache和DRAM中也都提供了對ECC支援。
在HPC領域ECC卻是不可或缺的功能,GT200雖然實現了雙精度浮點運算,但是由於不支援ECC,所以Tesla 10系列只適合用於小規模的伺服器,基於Fermi架構的Tesla 20系列將直接衝擊HPC領域的伺服器市場。

由於ECC記憶體的成本極高而一般個人玩家.也無法由ECC技術得到任何效能增進的實質體驗.所以...PC版的Fermi有可能拿掉ECC支援....如果你有詳細看過最新的GF100架構白皮書.六組記憶體控制器對應4組GPC陣列
有助於將GF100閹割而生成中低階板(2 GPCs or 1 GPC 版效能分別可以對應原本G200及G92的產品)並沒有限制閹割無法生成中低階產品設計的問題...

Fermi架構下每組SM單元都搭配一組名為PolyMorph Engine的tessellation相關邏輯單元,加強每組SM對vetex processing有幫助的相關指令,包含Vertex Fetch, Tessellator, Viewport Transform, Attribute Setup和 Stream Output等部分。 而無論是G200或G92的geometry 性能都是以純Shader處理,效能自然無法與Fermi實做硬體單元的架構相比.我想未來dx11的中低階產品.不可能如你所說的修改G92加入硬體設計..
直接以GF100的單GPC版對應會來的更省事
其實…nVidia是一步一步地朝著正確的方向走,也唯有這個方向才能不致使GPU產業被CPU蠶食併吞。

管它是不是只改名再拿出來賣,總不可能改個名字就可以加價賣吧?會有廠商傻到這種地步?拿磚頭砸自己的招牌?

不是新設計又如何?效能有增加就好了,難道會有傻子花更多的錢買舊款同樣效能的硬體?

批評nVidia的人很多,但是它的附加價值對有用到的人是無法割捨的。

電腦軟硬體每天都在進步,也許等你兒子長大;開啟電腦…咦!沒有螢幕,整個作業系統及全部運作的軟體程式都是3D呈現(現在都已經全球阿凡達了呢!)並由投影顯示,那時候一台電腦的主角可能不是CPU,而是GPU。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