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0ti效能只比1080ti多不到30%???


ringowu1234 wrote:
市場有需求就把需求...(恕刪)

所以...Intel是被大家冤枉了、Intel的牙膏是方向明確??

foxman-tw wrote:
所以...Intel...(恕刪)


大家是誰? 還不是大家搶著用?

foxman-tw wrote:
所以...Intel...(恕刪)


我的
QNAP NAS也是INTEL的CPU
東芝筆電也是INTEL
公司工作電腦也是INTEL
最近組的電腦也是INTEL
採購百來萬的伺服器也是INTEL

有時買東西不會去在意是不是擠牙膏,而是合不合自己使用
CcCManCcC wrote:
我的QNAP NAS...(恕刪)

我從開始到現在不都是站在"合不合自己使用"的立場!? 而這個立場就是C/P值,每個人的C/P值觀點是不同的..同樣的物品有人買了之後大讚、當然也有人大嫌,我們也只能尊重不是嗎?
說到這裡...我的CPU一直是intel的、現在是i9-7900X,從來沒有用過AMD的--但不諱言之後可能會改用AMD TR系列,我沒去追i9-7940X或是i9-7980XE並非買不起,這就是我的C/P值觀點--人嘛~總是在挫敗中才能找到適合的平衡點
買得起就買買不起就不要買
如果要為個1-2萬斤斤計較的 你還是認真工作比較實際

最討厭那種 每次一有新東西出來
就在那邊發文昭告天下我不買的人
麻煩這種請去FB發文就好

沒意外的話 下禮拜新IPHONE發表 又會有一狗票這種人跑出來
歲月旅人 wrote:
買得起就買買不起就...(恕刪)

喔~~來01就只能一遍讚賞聲? 我明白了。
**Apple的iphone,我從iphone4開始到iphone5土豪金64GB之後,我就變心轉到samsung S4直到目前我還是在用S7 edge/32GB。CPU我在i7-3770K階段用了很久,直到今年5月因為要GPU雙卡運行PCIe x16@3.0,才換為i9-7900x-在此之前先被i7-7820X坑了一次,GPU專業卡在Titan V上也被坑了一次。
foxman-tw wrote:
我從開始到現在不都...(恕刪)


其實沒意義,全談CP值的話。路上一堆車都不值得買了,尤其對旗艦級的產物。

真的只有合不合用。

就像12核,24核。
我不開VM的人,給我6核我都很難吃滿了,追高CP值的AMD,也只是買爽的。
CcCManCcC wrote:
其實沒意義,全談CP...(恕刪)

是的,我的使用環境是需要平行運算能力(CPU-core's_openCL / GPU-CUDA's openGL)。這是我在電腦系統裡CP值和合不合用的觀點,這就是我會考慮AMD TR 29xx系列的原因(當然我也在01的核心組件板上留意正反兩面的觀點,作為我的參考)。

大家有緣在此相會,我說一個我栽在(CP值和合不合用)陷阱的挫敗讓你笑一笑: 我有在用一個電磁模擬軟體CST Studio Suite,而它開宗明義指定HPC的GPU加速一定要支援OpenGL之Tesla、Quadro以上的專業卡,但當時沒有意識到單精度/雙精度和指定專業卡級別的影響是什麼? 導致自以為是的買了Titan V(CUDA's、單雙精度都是頂尖的),結果CST中Titan V不被認同-形同廢物一般,只能當顯示作用而已 後來買了Quadro P6000終於可以在CST中起GPU加速作用了!但高興沒多久~發現CST某些場景是需要雙精度的加持,很不幸P6000雙精度不足,終於走上了敗家的途徑又買了Quadro GP100(因為原廠不願用貼錢換卡)...你若問這值不值得? 我會說若我一開始就買Quadro GP100,我會說非常值得! 但是我卻誤入歧途買了Titan V / P6000兩張脫不了手的專業卡(專"噎"卡) 之所以脫不了手是因為...賤賣對不起自己、打7折賣也很少人會想買或者說根本不會買。
好笑嗎?
***不過也因為這樣,讓我對顯示卡的一些結構、性能、功用...有了比較多一些的認知。


foxman-tw wrote:
喔~~來01就只能...(恕刪)


引我言幹嘛?別對號OK

話說我這個人不買就不會去關心也不會去討論連理都不理
不會像有的人很奇怪不想買還一直發文強調自己不會買

覺得這種人心態很奇怪而已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