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Pro wrote:
請問一下,如果今天同型號產品還在販售,
但是微星卻跟你說沒有料件可以維修只能用多少價格回收有問題的產品這時該如何處理?
2年以上未滿3年用40%價格回收,
微星那些標榜5年保固我看萬一壞掉也沒得回收了!
今天它賣3年保固的產品,
備料就該有那些量!
而不是用一個回收價來打發消費者!
另外這個條款如果只是針對臺灣地區?國外都沒有!是否微星對臺灣消費者有差別待遇!


所有商品, 都有所謂的備料 - 生產 - 銷售這 3 個步驟
但頭痛的就在這邊, 生產出來的產品, 要多久才能銷售一空 (清庫存) ? 這沒人敢打包票, 而一種常見的情況確實也是, 產品週期都快過了 (下一代出來了) 但還沒賣光。 舉例, iphone 12 出來了, iphone 11 全新機還能買到嗎?

但給顧客的保固, 確實是從銷售出去 (發票日) 開始計算, 因此, 萬一零件停產也沒庫存了, 怎麼辦? 風險誰扛? 當然是品牌商自己扛。 所以實際上電子業非常難賺, 因為產品太多種, 服務週期又拉那麼長。 光是庫存品的倉儲成本就是大家不一定會曾想過的恐怖的一大成本!

而回答您說的, 保固幾年就該有那些備料, 這基本上非常不可能, 因為 1. 成本太高 2. 會計報表會很難看, 怎麼庫存零件那麼多; 庫存是要變現而不是留著當售後服務的, 唯一一家我親身經歷過有比較好的庫存零件服務, 就是 SONY, 一款音響過了 10 年都還有零件可修, 但現今普遍不可能有電子廠願意這樣, 因為電子業毛利太低太低了! (換成你是老闆你也不會願意也無法跟股東交代, 別忘了上市公司公司帳都要公開透明!)

除非一個產業 - 汽車業, 但可以這樣是因為維修, 零件利潤夠高!! 電子業? 毛利低到可悲~~

所以我個人覺得微星願意回購產品, 那已經是非常棒的服務

而以數據來看, 電子產品的保固期內發生不良率, 機率是以 PPM 來算, 一千萬個同款產品中有多少自然損壞的故障品? 一款成熟的產品應該是個位數而已, 與其擔心自己買到的產品保固周期內會掛掉, 那不如多買幾張樂透看有沒有福運可以中獎~

最後你說的, 微星應該對台灣是有 "好的特別待遇", 在國外似乎沒有回購條款?
achsinzk wrote:

是阿 那挖礦

和我們這些普通消費者什麼事?


因為沒辦法用客觀條件區分出挖礦還有一般使用者
只好通通這樣改

要說生鏽全部判定挖礦不保嗎? 正常使用也會生鏽的喔
george306 wrote:
所有商品, 都有所謂(恕刪)

所以朋友之意,我們消費者應該要幫這些廠商負擔所謂的成本就是了?
任何產品都有所謂的庫存零件成本以及管銷成本,這些經計算後,把這些你所謂的成本轉嫁在產品上面 訂出的最終售價.
我們消費者已經幫這些廠商負擔了這些成本 廠商敢打五年保固 難道這不是經過計算後推出的嗎?
說了一大圈 就是廠商想多賺一點 而不想負擔所謂的維護成本~
最好玩的是 居然還是有人為了這些廠商說話
哪我們這些已經購入所謂微星的產品 連個基本保固都沒有 請問你認為哪一點合理
還不到過保固的產品 市面上還在販售得商品 跟你說沒料維修 你能接受嗎?
再說回收價 請問這買賣中間的差價 請問是誰在負擔 還是消費者身上
繞了一圈 吃虧的到底是廠商 還是我們這些消費者
就算消費者願意吸收回收價差 請問日後他還會再度購入微星的產品
我想機率應該是非常低
白 雲 天 地 為 衾 枕 , 興 來 倒 臥 醉 花 顏 ;
差不多的錢,保固這麼爛,我幹嘛買你大微星?

電腦零組件中,顯示卡屬於易壞零件
消費者選購廠牌時,保固服務與售價是否有相對應的價值,都會列入整機預算考量範圍內

內行的都知道顯卡這種東西,寧可多花一點錢買保固長一點或是售後服務好一點的廠牌或型號
保固如果比別人差,你賣別人七折價也沒人說話阿
那微星今天保固打折,價格沒打折,那我為什麼不買其他一線廠就好?

說真的保固規則那麼重要的條款,要改就要盡通知所有消費者義務,有寄mail嗎?有發新聞稿嗎?註冊保固個資不是都有?
改保固條款不說原價照樣賣,延長保固行銷照樣作,不就當消息不對稱的一般消費者盤子嗎?

7月到11月也4個月了,7月之後買微星的人還以為自己買到跟AG同等級的品質及完整保固,殊不知早就已經被人偷笑哈哈你看看你買微星傻子




而且當年挖礦在夯的時候,顯卡賣到爆公司賺到爆,身為世界大廠怎可能沒有評估過挖礦造成顯卡壽命縮短,如果這些灑出去的卡兩三年後保固內回來出保,對公司營運會不會帶來重大影響?

賺錢的時候不說,發現少賺或賠錢的時候就哇哇叫,一般消費者權益當作沒看到
這種公司憑什麼賣一線大廠價?
哈哈哈,想想看,如果你花快4萬的價錢買2080ti,然後幾個月就壞掉跟你說沒料修用70%的價錢回購,你會答應??好多護航的到底有沒有想過啊
其實看到這邊, 我還真的感觸非常多, 但也很好奇大家怎麼去思考保固這個問題

一片主機板, 一片顯卡, 單價幾千元的東西給 3 年, 5 年保固, 保固內萬一沒零件無法修還會回購回去, 這真的超佛心的

看看自己手上的手機吧, 不管哪個品牌甚麼機型, 請問原廠保固給多久? 手機一隻多少錢? iPhone 一隻 3, 4 萬, 保固只給 1 年, 你們這些罵微星這條款的人, 有沒有人去翻蘋果公司的桌子? "蛤? 一隻高階手機 3, 4 萬結果保固才 1 年?????"

"為什麼延保要花錢買? 為何不能比照電腦板卡?"

一台 BMW 的全新汎德代理車保固 3 年, 一般國產車很多都給到保固 5 年, 為何差 2 年? 怎麼沒人去丟雞蛋抗議? 知道修一台過保的車, 以換變速箱來說好了, 要花多少錢客倌們知道嗎? 3 年保跟 5 年保的風險差多少知道嗎? 過了 3 年還要花好幾萬買延保!? 雙 B 品牌耶~ 德國品牌耶~~

所以消費者的觀念真的是被慣壞的

iPhone, 電腦板卡, 液晶電視, 伺服器, 冷氣機板, 汽車電控零件等產品, 在我們幹過 RD (研發人員) 的眼裡都是一樣的 - 就是賦予不同功能的產品, 對, 都一樣是 "電子產品"

保固, 這種概念我想絕大部分的人也根本不懂

甚麼是保固? 保固的正確概念是, 在正常使用下 (就是使用者你不要想要自己去改硬體) 電子零件該有的穩定性之保用期, 以現在的半導體技術, 這些穩定性其實是可以非常多年的 (一般半導體, 主動被動元件只要沒有過熱, 環境因素影響等, 甚至 1-20 年都有可能) 電子產品如果沒有氣候影響, 是可以用非常非常久的。

無奈, 偏偏比較倒楣的就是有工作溫度需要去控制的產品, 主機板, 顯卡, 還有其他可能的人為因素, 所以一般電子產品保固期都是 1 年, 維修後的保固是 3 個月, 這其實非常合理

可是保固期內, 產品有沒有需要保養? 我光說一點就好, 主機板, 顯卡, 又有多少人會去定期檢查保養, 如, 風扇, 積塵? 1 萬個使用者裡面可能不到 1 個 - 通常都是壞了 (常常當機) 才會有人去檢查

能想看看一台車開幾萬公里引擎都沒有換過機油做過濾網清潔嗎? 所以為何車每一段行駛里程就要去保養廠保養, 況且那是跟生命安全有密切關係的產品~

說到車子, 有沒有原廠車商說沒零件停產了, 幾折購回原車? 啊樓上這些大大們, 怎麼不一視同仁去丟雞蛋抗議? 不要跟我說電子產品跟車不同 - 不過就都是 "產品" 嗎? 不都是

消費者也許是貪婪的, 也許是被慣壞的, 廠商們為了競爭, 有人同款商品推出 3 年保固, 我好像不能不跟進? 然後保固期又因為競爭要攬客而提高到 5 年, 其他品牌好像又不能不跟進? 不然就會被質疑技術不夠好品質不夠好等等.....

但我只能奉勸大家, 聰明, 明理的去正確思考判斷

真的不比較不知道, 比了嚇一大跳 (可能還被氣死)

擔心正常使用下 (不改裝不超頻) 保固內會壞掉? 那你真的遇到了也趕緊多買些樂透, 這機率其實霹靂無敵低 (以同款產品的總生產量來算比例而言)
george306 wrote:
所有商品, 都有所謂...(恕刪)
一千萬個產品保固期內故障的才個位數?如果機率那麼低,大家還會在意?根本不可能好嗎?而且說產品週期?手機保固比較短約1-1.5年,電腦零件保固大多4-5年,然後跟你說從上市開始產品週期1-2年而已,我沒料修了沒良品換了,是要笑死誰?假設上市後過一到兩年才買頂級顯卡30000-40000,用一個多月壞掉,官方說沒料修只能退費,只能退21000-28000,買高階產品結果產品爛一下就壞了,還要打折現賠上萬元,服務真好,買的下去?我是不會再考慮了啦
兩光騎士 wrote:
所以朋友之意,我們消費者應該要幫這些廠商負擔所謂的成本就是了?
任何產品都有所謂的庫存零件成本以及管銷成本,這些經計算後,把這些你所謂的成本轉嫁在產品上面 訂出的最終售價.
我們消費者已經幫這些廠商負擔了這些成本 廠商敢打五年保固 難道這不是經過計算後推出的嗎?
說了一大圈 就是廠商想多賺一點 而不想負擔所謂的維護成本~
最好玩的是 居然還是有人為了這些廠商說話
哪我們這些已經購入所謂微星的產品 連個基本保固都沒有 請問你認為哪一點合理
還不到過保固的產品 市面上還在販售得商品 跟你說沒料維修 你能接受嗎?
再說回收價 請問這買賣中間的差價 請問是誰在負擔 還是消費者身上
繞了一圈 吃虧的到底是廠商 還是我們這些消費者
就算消費者願意吸收回收價差 請問日後他還會再度購入微星的產品
我想機率應該是非常低


所以老師有在說, 學生有沒有認真在聽呢?

先說這不是護航, 而是所有 "產品" 都一樣, 只看你要不要理性看待

而且也不是你自己幻想的 "任何產品都有所謂的庫存零件成本以及管銷成本,這些經計算後,把這些你所謂的成本轉嫁在產品上面 訂出的最終售價" 這種夢幻般的美好

不信? 自己當老闆去試看看, 光我說的倉儲成本, 試問產品放一個月跟放一年沒賣出去的隱形成本差多少?

你說的 "我們消費者已經幫這些廠商負擔了這些成本 廠商敢打五年保固 難道這不是經過計算後推出的嗎" 根本沒這回事 - 每年的人士成本, 管銷成本, 倉儲成本這溪浮動成本差別多少? 也許你當會計才會明確知道一個數字, 不然為何這些電子公司都要印股票換鈔票?

而你說的 "說了一大圈 就是廠商想多賺一點 而不想負擔所謂的維護成本~" 也只是嘴砲 - 電視財經頻道那麼多, 上市櫃公司公開的會計報表都可以去查, 電子業毛利率幾 % ?? 淨利率又是幾 % ??

"哪我們這些已經購入所謂微星的產品 連個基本保固都沒有 請問你認為哪一點合理" <------ 不是都還有一年以上嗎?

"再說回收價 請問這買賣中間的差價 請問是誰在負擔 還是消費者身上" <------ 所以只要壞了我都可以用免費的? 那請你開間公司生產產品, 我會用科學的方式讓它在保固期內壞掉, 然後要你原價購回, 又或是說你家產品有幾件有這標準的, 光說你手機就好, 地表上最強的公司 Apple, 有達到你要的要求? 前提是一樣保固期都要拉到 5 年喔~

"繞了一圈 吃虧的到底是廠商 還是我們這些消費者" <------- 那非常簡單, 有這種觀念的話沒買就甚麼事都沒有囉, 回歸原始人生活~

不是已經說了, 這種極特殊的保固條款只有在料件停產的狀況下才會用到? 那你要不要去砸元器件如 intel, nVidia 這些公司的招牌? 停產是微星決定的還是上游供應商決定的呀??
george306 wrote:
其實看到這邊, 我還...(恕刪)
你是不是發大財的弟子阿,說的數字一定要超浮誇,成熟的產品一千萬個裡面只有個位數會在保固內出問題,會定時清電腦一萬個只有一個,我都懷疑你住在平行世界了。產品都不會出問題還需要搞這些詭異條款搞消費者?
看來要避開雷區了,如果真的照上面說的,真的遇到只有慘字,

不划算時通通算%反回,看後續的慘案量多少再做決定。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