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多重光纖模組外接

當然這是未來的可能方案而已



為什麼要外接?

1.PSU可以獨立
2.散熱性
3.擴充性 (外接之後說不定還可以插配件)
樓主不過問個問題
不懂怎一堆炮狗
尤其是2F的 看就很賭爛
現在的顯示卡其實也可以看做是主機板了..

設計外接不如改成可以自己加記憶體自己換晶片


我是覺得外接並沒有更方便..
此外顯示卡算是核心組件
若設計成外接(不管透過什麼介面)
感覺應該會怕不穩定吧
萬一外接電源鬆了或是連接線鬆了
馬上就掛掉..

這樣成本也會增加不少..
基本上嘛!!
現在我們使用的個人電腦就是PC架構的!!INTEL當初設計就是沒考慮到基礎顯示輸出裝置使用外接的!!WINDOWS 也沒有考慮到,即使後來出現了可外接的顯示裝置,那是不是代表原來的顯示裝置是不是要內建的還是要使用外接的,這些都需要軟硬體配合,有點類似約定成俗的感覺,如果一開始沒有內建的顯示裝置,那進入windows之後,要怎麼切換,windows能不能知道你後來外接的裝置是哪一種的顯示裝置;當然如果重新設計硬體架構,BIOS,Driver,OS, 那麼就可以辦到獨立的功能性....這是個好的Idea...
無奈現在的PC市場上,可能不是主流,受限於電子電路硬體架構;如果不需要原來內建的顯示裝置的話,當然我們想外接什麼樣的顯示裝置都可以呀.....當然商機就無可限量了
顯卡做成外接應該是做得到
但效能未必比較好
尤其透外接線以及長度拉長造成電氣訊號衰減

未來如果不是透過電氣訊號~例如用光纖傳輸
這問題就可以克服了

不過外接真的有比較好嗎??
上面好像稍微提到了Light Peak...

但...外接的話請考慮幾個問題

1.價位 (貴的話何不直接升級更好的內接卡?)

2.散熱 (現在顯卡放機殼內待機都是4x-5x以上 滿載甚至8x-9x,外接的溫度會相當可觀...)

3.方便性 (另外提供電源除了線多佔插孔,要移除顯卡還要開發特定OS配合 or 關機重開?)

4.噪音 (內接卡放機殼內都有聲音了...外接的話......

5.效能 (即使有Light Peak...買的起外接VGA...那個價位應該可以升級買更好的內接卡吧?如同第一點...)


說是偶爾文書偶爾遊戲

何不直接以遊戲機來做訂製?



補充:樓主的態度真的讓人不是很舒服...


claus950 wrote:
所以大部份人的結論是:
廠商真是大笨蛋,花大錢開發一個完全不實用的東西,還想叫我買?送我都還嫌耗電佔地方!!

我猜,真正推出之後,很多人會變成"嘴巴說不要,身體倒是很老實"

想想看3年前的ssd或是netbook吧



另外...外接VGA 和 SSD 的代表意義上不太一樣...

SSD是另外新的高速儲存裝置...

那...外接VGA定位在哪裡呢?
(既不低溫.也不安靜.更不方便.價位也很不親)
多人路並非最好的路,單人林徑也非人生終點  異於他人 ≠ 錯誤
mytingo wrote:
忽然想到一個問題顯示...(恕刪)

有內接顯卡專用的電源供應器
有些人沒用腦袋
有些人看文章沒記性
沒記錯
早期08年還07年
asus就出過一張外接顯示卡(疑似當時的ati98系列)
不過當時主打nb市場
好像效能不彰又貴
因此一堆人沒印象
po文順便找了一下
07年沒錯
http://kheresy.wordpress.com/2007/01/11/nb-%e7%9a%84%e5%a4%96%e6%8e%a5%e5%bc%8f%e9%a1%af%e7%a4%ba%e5%8d%a1%ef%bc%9aasus-xg-station/
sniperliao wrote:
用多重光纖模組外接當...(恕刪)


另外主機或許可以朝薄型化發展,
不必再為一大張的顯卡裝不下而煩惱。

在這篇文章看到好多“辦不到,不可能,不可行!”

正是血淋淋的“沒有創意的思考邏輯”。

我個人覺得顯示卡外接很有意思,也應該是未來的趨勢,

重點不在於可不可行,在於要不要做。

像是Gigabyte推出的輕薄筆電可以外接顯示卡

雖然還不理想,但是這個概念我很讚賞。

很多人都只想到別人不如自己懂,

但沒有想到自己其實不懂對方的想法,

當然會覺得有創意的Idea是不可能,

因為你沒有辦法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那個Possibility在哪裡。

台灣應該要朝更有創意的路線前進,

別在繼續用代工業的思維來評量別人的想法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