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F15、巫師3均導入 微軟展示DirectX 12效能

相關新聞
微軟於Build 2015期間(5月1日)
展示藉由DirectX 12打造的《太空戰士15 (FF15)》、《巫師3:狂獵》

Google一下也發現稍早(4月22日)就有相關Rumor流出了
大概就是說:
MSI稱The Witcher 3首發就會支援DirectX 12
AMD CEO Lisa Su稱Windows 10會於七月正式發行
不過CD Projekt RED's Lead Engine Programmer Balázs Török:
The Witcher 3 might get DX12 support, when the new API becomes widely available

還真的是希望DirectX 12可以早點普及
據Microsoft&MSI共稱DirectX 12可以讓遊戲的framerate boost to as much as 60 %
對於遊戲玩家真的是一大福音
(1)遊戲體驗可以大幅度提升,或許未來低階卡的工作負載就能處理還不錯的畫面
(2)A卡可以完整發揮GCN的設計效能
(3)N卡支持者或許不再需要花大錢去買高檔卡
對消費者的效應一定是正面的

然後也感覺最近版上有很多GTX960在強力放送
一直被重覆開箱,真的有賣得那麼差嗎?
如果我是AMD,我會趁這機會把R9-285再丟回市場上
降點價格(6.5K上下我可以)再順著未來的趨勢,保證現況可以一打三
順便喘氣一下調整下半年的步調
AMG三大廠應該不會這樣作,會打到自己
所以就期待威力彩囉
FerrymanLimmat wrote:
相關新聞微軟於Build...(恕刪)

其實GTX960賣的很好欸...

在國外因為便宜又省電,是電供小的人的首選。
你知道,NVIDIA現在的市占率是76%嗎,占了4分之三,已經是一黨獨大了(但真的猛阿),實在不是好事,AMD勢必要拼一點。

在台灣雖然價格很高,但仔細看同價位跟周圍價位,還真的無人能擋
AMD唯一有優勢的是二手礦卡,價格更低廉效能更強(但耗電不少)

同場放映,據說980TI要出來了,應該會比泰坦X還強但是記憶體被砍半(頻寬沒有)只有6GB。
丸子兄 wrote:
我是覺得3.5g事...(恕刪)


但還是有人以 2014 Q4 的76% 當作是 "現在的市占率是76%" 有點太過誇大不實。

現在時空背景有點回到當初AMD 48××時代 率先導入GDDR5的時代 前置時間也隔很久。
導入HBM也是隔非常久的時間 加上HBM產能不足 且又是GF第一次代工GPU。

其實AMD也可以不用先導入HBM 就直接還是以GDDR5方式來出新產品。
但未來推疊新技術總還是要有人先作實驗 你不做 我不做 那誰要做?總還是要有人站出來先做!!

不過話說回來 這篇的主題 並不是討論比較這種吧。
是討論"Directx 12 效能"

琴葛雷 wrote:
NV有信仰加成當然...(恕刪)

信仰加成?目前AMD的能耗比輸給NV這是現實的狀況和信仰根本無關吧,如果R9-39X系列的能耗可以做的比NV還要好那消費者自然會跳槽去AMD啊
不知道DX12的多核心資源優化特性,能不能作為底層幫助其他非DX12遊戲的效能改善

h7878220 wrote:
不知道DX12的多...(恕刪)

非DX12遊戲應該是無法的。

散彈槍 wrote:
在台灣雖然價格很高,但仔細看同價位跟周圍價位,還真的無人能擋...(恕刪)

國外價格合理,賣得好自然正常
但國內市場感覺就是丈著"無人能檔"就把價格吊高,消費者感覺被當冤大頭
不過我還是相信消費者是聰明的
再說,一件商品價格合理化(或降價)對散彈槍大大您也是有益的

另外,如果我是Nvidia,我也會趕快密集地把所有的高階顯卡發表出來
這是聰明的作法
我也相信GTX980Ti會是一張好卡,也幫推薦一下

比較想知道的是
遊戲機(PS,Xbox等)遊戲程式的結構,是不是相近DirectX 12?
我的意思是,如果一款遊戲支原援DirectX 11跟Xbox
那用Xbox的程式架構為基礎改為對DirectX 12的支援容易嗎?

FerrymanLimmat wrote:
也幫推薦一下比較想知道的是遊戲機(PS,Xbox等)遊戲程式的結構,是不是相近DirectX 12?我的意思是,如果一款遊戲支原援DirectX 11跟Xbox那用Xbox的程式架構為基礎改為對DirectX 12的支援容易嗎?...(恕刪)

可參考Xbox One大主管Phil Spencer的回答:

硬體限制成最大麻煩,DirectX 12 只能讓 Xbox One 獲「有限」性能提升

回歸主題,DirectX 12還有獨創的這招:整合不同廠牌顯示晶片能力的Multiadapter功能



http://wccftech.com/directx-12-multiadapter-technology-discrete-integrated-gpus-work-coherently-demo-shows-big-performance-gains/

現今在OpenCL的環境下,處理器+獨顯+內顯,已經可以三者共同運算;在需要實況的3D遊戲情形下,也可以把實況的視訊壓縮工作交給內顯QSV/VCE硬體線路處理,讓處理器專心負責遊戲邏輯跟物理運算,獨顯則是專心在3D運算跟畫面輸出;日後在DX12下,AMD/Intel的內顯,也可以在3D遊戲中幫上獨顯的忙,不論獨顯是來自Nvidia或AMD。

能夠比喜馬拉雅山頂再高一些的,就是站在喜馬拉雅山頂上的人(不考慮空中的飛機)..........獨顯跟內顯,本來就不需要是有你就無我。

Whistle Blow wrote:
日後在DX12下,AMD/Intel的內顯,也可以在3D遊戲中幫上獨顯的忙,不論獨顯是來自Nvidia或AMD。...(恕刪)


如果連Intel也可以加進來SLI/CrossFire那就有趣了
對CPU的現有市場也是一枚震撼彈
因為Directx 12也可完整發揮多核心架構
E3-1231-V3 vs i5-4690(K)
究竟是多執行緒取勝,還是內顯加進來運算取勝
這波換機潮的消費者要多評估了

之前想了解的是
目前PS/xbox的GPU是採用AMD的
那遊戲是建在Mantle或Directx 11的API上?
因為據知Directx 12是Mantle發展來的
如果PS/xbox的遊戲開發是建立在Mantle上
那舊有Directx 11的遊戲(但有開發在PS/xbox上的)
將遊戲直接改成對Directx 12的支援是不是容易多了?
這樣問好像還是很複雜
FerrymanLimmat wrote:
那舊有Directx 11的遊戲(但有開發在PS/xbox上的)
將遊戲直接改成對Directx 12的支援是不是容易多了?
這樣問好像還是很複雜...(恕刪)

在下雖然搞軟體,但不是搞console game的,就個人所知,PS4不是DirectX的開發方式,Xbox One雖是DirectX,但只要牽涉到API改寫,都得花功夫,畢竟DirectX 11/Mantle/DirectX 12之間,並不是API Function-to-Function Compatible。

但個人也認為除了針對Runtime API改寫程式之外,另外的efforts是在給定硬體能力的限制下(像Xbox one的情況),要盡量調出好的效能,也就是程式最佳化所花的功夫跟時間。花其中20%的時間,或許就可以調整出整體可改進空間的80%;但是要再榨出剩下20%的改進空間,得花去80%的時間進行,偏偏遊戲使用者體驗的好壞,往往就決定於這80%的苦功有沒有再花下去.....

XBox one總還得再賣個四五年,但接下來這四五年,PC硬體的能力跟Xbox one硬體能力,只會越拉越大,針對兩種平台差別調整的功夫,可能得越來越多。趕產品上市時程跟到底要把程式調整到什麼程度,往往是天秤的兩端,給定的硬體能力上限,則是中間那個支點.....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