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程的良率模型越精準,代表使用者的超頻空間越小。除了製造前的設計和製造時測試的精確分級,現在晶片也幾乎都有做動態頻率(Turbo Boost),依靠的是晶片上對製程變異、晶片老化、晶片溫度的精密監控。這些晶片甚至能控制每個核心的老化程度,你可以看成一個精確的 SONY Timer,已經在極限了,所以手動超頻意義不大。
4070Ti為了以較小晶片規模,拉高效能表現,已經預設提高出廠頻率了。代價是能耗比4080與4090差,因為頻率高於製程甜蜜點,再往上超,效能提升有限,且能耗會進一步惡化。想要高效能,4080,4090才是正道。4070Ti閹太多了。
能拉也提升有限,就像上面說的現在廠商都用頻寬去限制住性能天花板就算把gpu/記憶體時脈都拉到了極限,也會因為吞吐能力受限於配置頻寬而被壓制提升幅度,超頻也很難越級挑戰當然偶爾還是會有砍不太精準的部分,但往往又會從定價上給你挖回去,誘導/逼你去覺得還是只有最貴的那幾款效益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