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MOS 1000 宇宙 挑戰最高整線藝術..........

jason00124 wrote:
小弟有一事不解板大究...(恕刪)




大的束線帶是買機殼的時候附的.........

小的話..去五金材料行找的(一般.賣自動控制.電料行都會有)

其實只要有小的固定塊..就可以了...(貼在線的後方.然後束線全部綁住)


有人說....模組化電源比較好整線..........其實不然喔

請各位可以看看(圖片12)...主線材呈線一直線排列方式....(我叫他.電源龍骨)

當你配備多到...需要使用全部電源接頭的時候....

(模組化不再同一軸上呈現擴散狀) 四方形....

反而變成不好整線....長度也不好拿捏....

所有線材都固定好位置(圖12)....若是有更換主機板...線材位置不會更動

插上去即可....

不知道我這樣說...大家能體會我說的嘛.....

omega000777 wrote:
大的束線帶是買機殼的...(恕刪)


好整現的前提 當然就是因為沒有需要用到這麼多線材啦!
像對小弟來說就是模組化好 因為我HDD*1 光碟機*1
顯示卡也只有*1 SYSTEMFAN*3 CPUFAN*1
東西不多 所以採用模組化^^要是沒有這麼少東西
我覺得模組化沒有意義 又比較貴 多了的錢就可以拿來改散熱了
超強~~最近入手COSMOS S,有空來試試看
整的好漂亮( 突然想起高工時期 工業配線 就是要求整到直角)

不過現在自己電腦也懶得整線了

Server 這台雖然沒甚麼硬體變動

也有點想整線

不過想起 一張Raid卡出來有8條線

目前接了5顆硬碟....線就有點多又長 ( SAS線 四條60cm SATA 四條1m)

不是很好整理...反正覺得塞進去就好
之前竟然沒有注意過這一篇
我看到前幾張,還以為是買到套裝電腦呢
整得真的很整齊漂亮
感謝樓主的分享
臨危不亂嘴砲
看到這轉角90度、線材不交錯、束線帶,感覺像在考工業電子一樣

線整理的好對流真的差很多
前一陣子換CM690也是花了整天的時間在整線
搞好久才覺得稍微滿意
其實以前去套裝電腦的生產線看過, 那個整線真的就是每一條線的長度都是量身剪裁好的.
也有SOP要求多出來的線一定要怎麼處理, 才不會影響散熱跟線本身的功能(過度折彎會有
問題).

樓主這台處理的很用心~如果是我買這麼好的機殼也會花不少時間來處理吧? 不過幾點小弟
我覺得可惜的:
1. DVD燒錄器還是ATA, 如果換成SATA會更整齊美觀了~
2. SATA的線似乎是主機板附贈的, 因為是透明側板, 所以如果可以買更好的SATA線看起來
會更好.
3. 如果能用模組化電源, 每一條線特別去訂做長度會更讚~!

當然要去要求是要求不完的啦~樓主這個整線的功夫實在沒話說~這篇要留下來做參考!
我正在想要買COSMOS S或是COSMOS 1000哪種會比較好呢? (不用透明側板)

與失敗為伍者,天天靠盃都是別人的錯。 與成功為伍者,天天跟失敗切磋直到不再出錯。
極緻的整線功力!

整這些線的時間,應該比所有配備上機的時間還要久吧!
我也很想整線

但是..........主機板太大片了

原本機殼旁邊整線掛勾只能拔掉

不知道版主可不可以把功力傳授給小弟~幫小弟想想該如何整線= ="
我的機殼是CM STORM 狙擊手

omega000777 wrote:




大的束線帶是...(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