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風的疑問!!風量跟體積?!

大大們已經詳細的介紹風壓、風量的關係了。
這邊簡單的用圖表介紹一下兩者的關係:



如上圖,一般風扇都會有這種性能曲線圖,也就是所謂的P-Q curve。
通常風扇在標示的時候,最大流量都是指靜壓為O時的流量,最大靜壓則為流量
為0時之壓力。

那這張圖又表示了什麼?這張圖表示了這顆風扇的性能。一般來說當阻抗(你可以
想成風要穿過的障礙物,越多表示阻抗越高,越少表示阻抗越小)低的時候,我們
可以選擇靜壓小但流量大的風扇。反之,就必須選擇靜壓大的風扇。

同一顆風扇,在不同阻抗下流量不同,如圖中1跟2所示,當阻抗小的時候,風扇
所能供給的流量會比較大(如圖中1的點),但隨著阻抗增加,流量就會變小(如圖中
2所示)。
所以,當你在選擇風扇的時候,最好是能夠拿到P-Q curve,這樣你就會有比較的基準。
兩顆最大流量標示相同、最大靜壓也相近的風扇,在裝到系統後,P-Q curve越飽滿(曲
線越往上)的風扇,表現會越好。

一般而言,大尺寸風扇(如9cm、12cm)通常靜壓不高,適用於系統風扇。小尺寸風扇
(如CPU風扇或GPU風扇),靜壓相較於大尺寸風扇(同轉速)會比較高,適用於阻抗較大
的場所,如CPU、GPU的散熱器上。

另外,另外一個簡單的原則就是,同樣尺寸的風扇,厚度較大風扇,靜壓也會較高,但相
對的噪音會比較大一點。
小弟又出走一張小朋友了

14CM 入手測試發現到事實

<之前>
上12CM 90CFM 2000rpm 鐮刀扇 x2
後12CM 90CFM 2000rpm 鐮刀扇 x1
下12CM 69CFM 2000rpm 鐮刀扇 x1
下12CM 1200rpm 高爾夫扇x1
前酷媽3大轉4小 原本LED扇x1

溫度
CPU 36~43
GPU 49~54
HDD(WD) 36~44
HDD(SG) 38~45

共振太可怕...雖然聲音很小
但四周無聲時共振還是會吵
而且要用控速來降低鐮刀扇的轉速
降了只是共振變小 但還是有的
小弟都有用防震拉丁!!


==========================================


<之後>
上14CM 60CFM 1000rpm LED扇 x2
後12CM 1200rpm 高爾夫扇x1
下12CM 1200rpm 高爾夫扇x1
下12CM 1200rpm 高爾夫扇x1
前酷媽3大轉4小 原本LED扇x1

溫度
CPU 36~44
GPU 51~54
HDD(WD) 38~44
HDD(SG) 39~45

改了之後感覺溫度跟之前一樣
重點:沒有加防震拉丁(14CM扇不能用拉丁)、沒有降速、沒有共振問題、而且超靜音...
夜深人靜也是聽不太到主機聲音...
14CM扇真的超安靜
如果在降速下去會變成600RPM哦...
但1000RPM就沒聲音了


========================================
花了2張多的小朋友實驗(心痛)

機殼風扇真的只要風量大就好
風壓沒必什麼必要...不然會共振..風切又大聲

COSMOS 1000靜音加+無力扇真的是絕配
resetreset wrote:
花了2張多的小朋友實驗(心痛)...(恕刪)


這個實驗小弟也做了 後來發覺 14公分低轉速就很夠用了
所以小弟才會在發文中推 14公分扇 CM 1000 轉

有些人以為風量大 散熱一定好
有一點點對 但是過大的風量 降溫效果有限 只是徒增噪音而已
因為過多的風量 是直進直出 不一定會經過電子元件 所以幫助不大
聽起來很爽罷了

14 公分的風扇是可以用橡膠拉丁的 但是要用長型的那一種 短的無法使用

12 公分 2000 轉 九葉鐮刀扇用來作機殼風扇 會將 PC 變成飛機
噪音久了 會神經衰弱的

monmon wrote:


這個實驗小弟也做...(恕刪)


這位大大的意思我不大懂~"什麼叫因為過多的風量 是直進直出 不一定會經過電子元件 所以幫助不大
聽起來很爽罷了"

依前吸後出或上出的機殼來說!吸風的風扇是為機殼帶入冷空氣~而抽風的風扇是帶走機殼裡的廢熱~根據機殼基本空冷常識出風大於進風(讓氣流能順利自然從抽風處排出)~主要用意是讓機殼內溫與室溫不要差距那麼大~許多散熱器是利用風扇強制帶走散熱器上的熱~而這些熱會提高機殼的內溫~所以才要利用氣流帶走這些廢熱~如果能像大大說的直進直出簡直就是厲害了~根本就無視機殼內的東西了~但是這是不可能的(至今大家都還是很努力的在整線)~在說懂得玩空冷的人~一定會注意進出風量的大小(即出風大於進風)~這樣就不可能會有什麼過多的風量~再說風量大不一定有聲音吧!!一樣風量14CM跟8CM哪一顆吵(答案自在人心)~還是那句話東西是看人怎麼用的~

而且九葉鐮刀扇本身其實本身不會很吵(拿到耳邊廳也還好吧!!)是大多是因為使用的環境不適合或配置不恰當(之前提過這個問題了)!!PC變飛機~有沒有這麼誇張~那我旁邊這台不就還是有4顆飛機引擎的大客機(因為我有配置4顆)~我不敢說我的電腦非常安靜~但是依裝了九葉鐮刀X4加14CM風扇X1加ASUS Silnet Knight加Thermaltake DuOrb再加技嘉DOIN GT 550W 上的14CM風扇~大大小小加起來有9顆風扇(其是風扇越多並不是好事如果可以適量即可)加上機殼就在螢幕旁的條件來說~我覺得算安靜了(至少不貼近機殼根本就聽不到)~
懵懂得無知 wrote:
這位大大的意思我不大懂~"什麼叫因為過多的風量 是直進直出 不一定會經過電子元件 所以幫助不大
聽起來很爽罷了"...(恕刪)


點根香煙看看煙流走向就可以知道了
過大的風流從前方進氣後 除了先碰到的硬碟等零組件
有一部份的風流會直接從排氣扇出去
除了機殼外並不會接觸到其它電子元件
這部份的風流就是無效的風流
可以試試將機殼上的九葉鎌刀扇全部降速到 1200 ~ 1400 轉左右
再去看看系統的溫度 就會發覺差異不大

monmon wrote:


點根香煙看看煙流...(恕刪)


不知大大的溫度是使用軟體還是還是溫測線~軟體的數據只能參考~比方說主機板溫度難道是整張板子都這麼高嗎??

機殼風扇在系統待機時發揮的功用較低(畢竟機殼內溫不大可能低於室溫)~在系統呈現高負載時(玩遊時)~幾乎每個零件都在發熱時才是它發揮時間~這2年配備較高的電腦所生出的廢熱都粉多~尤其顯示卡~如何將這些原件散發出得熱有效的抽出才是機殼風扇的使命~至於溫度的變化~試想一個房間你在裡面運動(跟電腦一樣你不動就是待機比較不熱~運動就像電腦滿載運作會產生熱)~有台電扇你是把它朝自己吹涼還是把它放在窗口排風涼~答案粉明顯~機殼風扇只要是輔助性的~系統風扇大多都是吹像某項原件達到強制散熱的作用~這些風扇才是真正影響系統溫度的風扇~機殼風扇只是幫忙這些風扇順利取得外部空氣及排出廢熱的設置~為什麼1200轉與2000轉溫度無差別~因為空冷是有極限的~我們都只是利用外部空氣低於內部空氣讓兩個溫度平均化~能夠壓制溫度在許可範圍裡即可!!軟體的數據真的就參考就好~畢竟它表示的是原件重點部分的溫度~不是機殼內溫~在不同的散熱器搭配下~機殼風扇的配置也會影響其散熱器的表現~

發現大大粉在一有沒有碰到元件~可是機殼風扇之所以叫機殼風扇~不就因為它是作用在機殼溫度!!大大要碰到元件的風扇~基本上就是要一個風扇對準該部分進行散熱補強吧!

至於大大說的"過大的風流從前方進氣後 除了先碰到的硬碟等零組件
有一部份的風流會直接從排氣扇出去
除了機殼外並不會接觸到其它電子元件
這部份的風流就是無效的風流"

風流帶走的是原件散出來得熱(熱是無形的~熱空氣會上升~所以熱不會一直吸附在元件上~只是上升較慢)~~如果無效~那為什麼抽風處溫度會較室溫高呢?(我家的數位溫度顯示棒可以測量它感測器前方的溫度)而且電腦負載吹出來的熱會越熱!!難道這些都是幻覺~
懵懂得無知 wrote:
而且電腦負載吹出來的熱會越熱!!難道這些都是幻覺...(恕刪)


機殼風扇當然有其必要 小弟只是想說
不是重度超頻者 不需要使用到 2000 轉的九葉鐮刀扇
低轉速 1000 ~ 1200 轉 12公分或 14 公分即可
九葉鐮刀扇威力驚人 作為機殼風扇 好像殺雞用牛刀
但是重度超頻者例外 譬如 4g 俱樂部的
我很想了解 懵懂得無知 是用了什麼機殼



我鐮刀扇一裝上去就算降轉速到1200rpm加上拉丁

都有共振 共振當然不是吵啊

是會有低頻的抖音

抖音有人覺的ok 有人覺的會吵

這很難說的

長期在機房工作的人 那種抖音就沒什麼感覺


resetreset wrote:
我很想了解 懵懂得無...(恕刪)


我用的是聯力的PC-A17

照片是之前用手機拍的~拍不好請見諒

正面(應該看得出2顆九葉鐮刀扇放置的距離不同)


前俯視(目前14CM是用聯力的原廠風扇~正準備換CM的14公分~)


內部


就放在桌上
COOLER MASTER 作的機殼板都比較薄,所以容易產生共振,連COSMOS S 也是一樣,但是COSMOS S算是一款設計不錯的機殼,散熱跟市面上的機殼來比算比較好一點的,聯力的設計看了好幾款還沒有滿意的,沒有把所有的優點集中在一款上,它的好處分散在各款上,造就有一好沒兩好的機殼,有的大部分都不錯,偏偏就是某一方面較差,不過商人就是這樣,不然聯力要靠時麼賺錢。

因為我也用過聯力的機殼,比較起來就是有差,不過我這是三年前聯力的機殼pc-6077,機殼板比COSMOS S還要厚一點點,但是呢雖然聯力用料比較紮實,但是這款聯力的機殼共振很嚴重,雖然設計了很多快拆可以讓人安裝方便,但是相對的也造成整個結構鬆散。

但是不知道這幾年的聯力是否維持相同的品質,那就不知道囉。

另外就是高爾夫球風扇附送的拉丁,對於避震的效果可以說是沒有,設計不良的拉丁,拉丁要有效果,風扇殼與機殼最好是不能有接觸,高爾夫球扇的拉丁一拉緊風扇框就與機殼緊密黏在一起,那跟鎖螺絲是一樣的意思,沒有避震的效果。

這種拉丁效果比較好,看看中間比較厚一圈,用來隔開機殼與風扇,當風扇震動時利用中間這一圈把部分震動吸收,傳導致機殼後的震動就會比較少。


再配上風扇矽膠墊,會更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