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ms wrote:COSMOS RC1000友站開箱文鋁製機殼要小心「共振」,對靜音有需求的一定要選夠重、用料夠實在的機殼,這款是我目前服役中機殼,非常滿意。 我也是用這一喀不過個人覺得硬碟散熱是最大問題另外只有5.25的部分單側固定不然鋁原色+沈重的機殼實在是讚
geniue wrote:最近入手的abee ...(恕刪) 我會想買smart 520T+SH06monnanspb wrote:不然鋁原色+沈重的機殼實在是讚...(恕刪) 這咖也是非常的巨大 很考杯
論機殼 Apple才是翹楚老實講即使是拿十年前的設計 也很難有其他公司匹敵1999年的設計 Powermac G4側開機構設計其實還沒有跳脫一般PC機殼的感覺 但就是來的有質感從這階段開始已經感覺得出來apple在簡單化使用者的安裝方式2004年的設計 Powermac G5史上最經典的電腦機殼外型 出現在無數的電子媒體與平面雜誌中拍廣告愛用 做設計也愛用一體成型的質感 不論正前方、正後方都可以顯示出強大的工藝設計機殼表面處理後觸摸起來相當滑順 正後方所有USB、Firewire的配置也斤斤計較過只要扳動後方卡榫 就可以輕鬆將側蓋取下然後露出透明壓克力殼 從外可以一覽無遺看見內部機構 但是就不用擔心灰塵進入(這設計到mac pro就消失了!)啟動電源後可以看到前方的藍色LED燈淡淡的亮著 兩顆巨大的風扇安靜的運轉著取下硬碟甚至不用螺絲釘 只要用手轉開卡榫即可記憶體支援雙通道共8的插槽在當時1GB RAM還是天價的情況下預算充足的會用八條512RAM湊4GB窮的人則會買八條256MB的RAM湊2GB小弟有幸用過16GB的Powermac G5 Quad(兩顆雙核心)速度之外無與倫比可惜此機殼並未獨立販售中古市場即使有拋售也是數量稀少 再加上螺絲鎖點孔位特殊、後方I/O埠特規無法適用一般PC 主機板2006年的設計 - Mac Proapple再度強化powermac的機構推出的改版上方用手可抽取雙光碟機(後方則是完全隱蔽的電源供應器)中間則為四個slot的硬碟 只要用手就可抽出 再用手轉開螺絲即可卸除抽取板中間PCI插槽的螺絲也是用手轉開即可下方記憶體部分則可以容納八個插槽 但設計則改為兩個子板 一個子板容納四個插槽(由於mac pro設計初期為了能容納ECC RAM的大型散熱片使得該記憶體插槽的間隔極大)由於側邊取消了透明壓克力殼所以打開始用難免會跑入灰塵故現在一般蘋果門市不會將mac pro打開展示 不如以往power mac的時代了但與power mac一樣的是你從側邊觀看內部構造 不會看到任何排線或任何不規則的線條一樣簡單乾淨我不知道現在一堆機殼大廠忙了半天都在忙甚麼最多就是前方面板改一改 後面屁股一樣亂七八糟內部機構也是設計的2266偶爾有一兩款亮眼的 質感也不優短期內要看到能追上apple工藝設計水準的機殼完全看不到有任何可能
Coolpso wrote:論機殼 Apple...(恕刪) RaidMAX有出BLACKSTORM 你不用去買報廢機殼貧果 G4來改 我家那邊回收場一推,一咖要500我沒錢,裡面的鍍鋅鋼板都生鏽,應該是颱風過後的泡水機殼。PC-V1200 這咖就把你的貧果 G5 機殼巴死了,回收場就算買的道也不能裝PC不用出動以下機殼PC-V1020 PC-V2120
G4就不講了 跟我一樣覺得很醜的大有人在...G5的一體工藝銀欣也常玩...論外觀 個人是覺得遠不及聯力V系列好看...至於內部設計等...一樣是那句話.....APPLE都自己來 當然想怎麼設計就怎麼設計連相容性、擴充性等問題都不必考慮....對蘋果來說還真是方便蘋果的規格都自己來 當然能看不到線....
前鎮子買的機殼技嘉Cupio 6140功能設計算不上很好不過整體挺簡約有質感的~~因為要放電視櫃上所以只有找面板上看不到任何插孔的像這款就有前面蓋(很像冰箱....)上方的外接孔也有做滑蓋http://www.gigabyte.tw/products/product-page.aspx?pid=3042#k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