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ler Master的巨無霸CPU cooler...

u860111 wrote:
你信不信這些廠商我比你還熟太多,他們的散熱器部門根本萎縮到只剩下一點點...(恕刪)


會這樣說,看得出來您恐怕跟這些廠商還熟得不夠透。的確,如果以消費品市場來說,大部分散熱器品牌都是靠機殼這類比較高單價的產品作為主要收益來源,但別忘了像是盒裝CPU、主機板、顯示卡上所附的散熱器,仍然是這些廠商製造的,只是比例上從消費品市場轉移到代工市場,但仍然是企業營業額的一部份,並沒有因為所謂的新製程、低耗能的CPU之出現,而使得散熱器市場萎縮。

除此之外,由於GPU在系統中的耗能比重越來越高,甚至有凌駕CPU的趨勢,因此對於散熱器的需求也越來越大。不過這些需求大部分都是ODM/OEM方面的業務,因此一般消費者可能比較沒機會注意到散熱器廠商在這部分的動態。

其實真正威脅散熱器市場規模的,並不是新的CPU製程,而是筆記型電腦的出現!筆記型電腦佔全球個人電腦市場銷售比例越來越高,蠶食掉了桌上型電腦的市場,連帶導致桌上型電腦才需要的一些組件之銷售也被波及,我認為這才是此產業真正需要注意的一點!

SElephant wrote:


會這樣說,看得出來您恐怕跟這些廠商還熟得不夠透。(恕刪)

我不想說太明白,因為過去有同事情誼在,有些東西留些餘地,我熟不熟不知道,但絕對比你熟。

u860111 wrote:
...我熟不熟不知道,但絕對比你熟...(恕刪)


喔,原來是前從業人員嗎?那很抱歉,這場比拼看來是我贏了(一切盡在不言中.....)

不過,這不是重點,重點應該是要注意消費者趨勢的問題。話說回來雖然很多人嫌現在的CPU cooler越做越大,說自己怎樣也不會買,但很尷尬的是看銷售數字就知道,那些體積精簡、價格平易近人的cooler,幾乎都已經被盒裝CPU的原廠散熱器給打趴了(雖然也是自家製造的產品啦,等於是OEM單位跟零售品單位自相殘殺),只剩下一些第三世界國家才有銷量(現在或許應該要正名為『新興市場國家』才對,這些市場當地還是流行散裝CPU,所以對於標準尺碼的低價cooler有需求)。而真正會掏錢出來買改裝cooler的用戶,則是清一色要求heatsink鰭片要密、熱管要多、風扇要大、最好是整顆都用銅的重到可以壓死人......產品開發與消費者需求本來就是同一件事情的兩面,與其質疑廠商為何要將產品越做越大,不如同時質問消費者,為何買cooler時也都只買大顆的?

不比其他電腦原件,可以利用更高密度的製程來縮小零件體積,散熱這種東西,很尷尬的就是面積越大效率越高,要求得大面積表示東西的體積也得加大,而且也不大可能常有啥突破性的科技可以應用,我想這才是此產業最大的困境了吧?

SElephant wrote:



喔,原來是前從...(恕刪)

是阿,根本沒技術可言,只剩賣外觀罷了,那些廠商研發這些產品哪有什麼高深技術?
真實狀況你以為改用銅加大面積就一定代表散熱好嗎?如果你是幹這行的拜託熱力熱流熱傳不要當垃圾丟光,熱對流係數h本就是一個無法事先精確計算的經驗係數,這些廠商搞散熱的只剩一些老師傅靠著多年的經驗叫底下幾個專科畢業的去幫他畫圖罷了,有時候有的人問我有沒有電腦模擬啦什麼的,只能苦笑阿,你想太多,他們是不折不扣的傳統產業,根本不是什麼高科技廠商阿!當然我不是說這樣幹不好,散熱本來就是一個實驗累積的經驗值,經驗的累積搞不好真的比事前計算來的快又好,反正不用計算靠以前的幾個產品去經驗對比一下大概也能比較出散熱的效能大落在那個區間。
話題又繞回來,為何USER只買大顆的?因為你們沒技術阿,只會加大體積來幫助散熱阿(這種每個廠商都會的一千0一招),甚至我問,當INTEL E8XXX系列原廠CPU heatsink比前代高度又大減,除了製程進步以外,INTEL更知道自己的產品又更適合HTPC小殼市場了,你們做出任何反應了嗎?還是一樣那一千0一招biger...biger.....and biger!!!搞個全銅又不鍍些防鏽外層,弄個只能撐半年的鈍化處理就上市去賣,簡直讓人受不了(你說大家銅都這樣?我跟你講,不是,你去看看AMD、INTEL原廠上蓋是不是銅去鍍一層較為抗氧化的金屬層?如果你不知道那是銅鍍鎳那該打屁股),AVC也是這樣幹,人家為什麼要這樣幹?人家保固一稱要五年,不像你們只有一年得過且過阿!靠,我是不是不該再說下去了.......
世界很大...永遠不要說自己有多熟....

很多事不用自誇...真理自有定奪...東西賣出去才知道阿

很不巧樓上的兩位我知道你們是誰

有些話可以在自制一些...也不用說的那麼白阿...

話說回來我認為那兩顆Cooler很上相....

但是會不會賣不是在這邊講一講就有結果的...

u860111 wrote:
是阿,根本沒技術可言...(恕刪)


不是很清楚u860111兄以前是吃過散熱器廠商什麼悶虧,一開口火氣就這麼大,但反正我本來就不是工程師不會被您罵到,只是想理性地來討論消費者需求與產品設計之間的互動問題。

或許您可能是工程方面的高手,但是看您的發言就知,您對於產品定位的瞭解有很大的盲點:您從頭到尾一直在提E8xxx系列的CPU,強調HTPC市場如何如何,但很明顯的上面那兩顆新cooler乃至於有人提到的Thermalright IFX-14、Tuniq 120,這些全都不是E8xxx買家的菜,這些cooler是要賣給QX、Q系列CPU的買家用的。何況,HTPC講歸講,看過市場銷售數字就知道,說的人多,但買的人屈指可數根本還不成氣候,就算成了氣候這些人也不會是買改裝cooler產品的人。而且頂級的cooler雖然越做越大(ps. "Big"的比較級應該是"Bigger"才對),但幾乎所有的品牌也都有推出1U高度對應的產品。根據不同客戶的需求開發不同的商品本來就是商場常識,只是看展的人,目光焦點不會集中在那種1U、HTPC機種可以用的cooler上,讓人誤以為『cooler只有越做越大』,但其實與事實並不完全相符。

我不知道您是不是活在跟我不一樣的世界,但是就我觀察,cooler鍍鎳幾乎是每個品牌在高階產品上常用的處理方式吧?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Thermalright,全產品陣線都是以表面鍍層方式處理。但為何不是所有的廠商都會在所有的產品上如此處理?除了成本考量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鎳電鍍層本身就是一層隔熱物質,鍍上去散熱器的溫升馬上差個一、兩度,相信身為專業的您,應該知道『衣服穿越多一定越保暖』這道理。何況,又不是每家廠商的cooler都是純銅製的,以目前主流的鋁鰭片來說,氧化並不是個很嚴重的issue。AMD跟Intel自己又不做散熱器,它們的cooling solution還不是這些您口中大加撻伐的散熱器廠承包的?其技術有啥特別好希罕的?

說來說去,開工廠做產品並不是賣弄高科技才叫王道,真正的重點,還是要盡可能滿足各種消費者的需求,以獲取最大利潤。無論您在這裡如何批評,但只要那些掏錢買東西的人認為他們需要的就是這樣的商品,產品就會繼續這樣發展下去......
SElephant wrote:


不是很清楚u860111兄以前是吃過散熱器廠商什麼悶虧,一開口火氣就這麼大,但反正我本來就不是工程師不會被您罵到,只是想理性地來討論消費者需求與產品設計之間的互動問題。...(恕刪)

不用猜我是不是工程部出身,因為我不是。

我沒提過鋁氧化喔,不要亂竄改我的文章,氧化問題對散熱影響不大?(幫幫忙,不要用想當然爾來做判斷),成本考量?(成本是一回事啦,懶又是一回事啦,根本找不到合法電鍍廠商又是另一回事,都碼地下的電鍍廠)。

賣給QX專用?那就是打市場形象用的嘛。若真是賣給QX專用那可以不要賣了,以QX目前一季INTEL實際出的量,你可以叫工廠的人行李收一收,這種COOLER紙面發佈就夠了。

你有業務在身,搞marketing的要替自家辯護這我能體會,至於我只不過是沒包袱的實話實說罷了,更何況我從未指名道姓哪家廠商怎樣怎樣,夠厚道吧?太坦白了嗎?沒辦法,這裡是公開討論區,我又不吃你飯,對貴司來講我的身份是一般消費者,當然不會配合你宣傳。火氣很大?我沒問候你家人吧?我也沒說你推的COOLER會賣不好,消費者總是被教育的嘛,不管實際好不好你說好自然就是很好,我也就不再回覆這系列,免得不小心越說越多。
u860111 wrote:
...若真是賣給QX專用那可以不要賣了...(恕刪)


您抱怨我竄改您的說法,但其實根本只是彼此彼此,我說主要鎖定的消費群是QX與Q系列的用戶(其實應該還要加上Phenom),您卻竄改成給QX『專用』,沒錯QX的CPU不會賣到幾顆,但是Q6600在市面上銷量可不算差,甚至連光華牌的白牌套裝系統也都有Q6600或Phenom核心的。大型的巨塔式散熱器本來就是比較有規格上的侷限、鎖定小眾高附加價值市場,除了利潤稍高外當然也是希望產品能順便提升品牌的人氣,而且更重要的,就是有人需要、且吵著要買這樣的商品,才締造了產品的誕生。

感謝您的關心,還好雖然是在有關的產業混口飯吃,但是某家公司某款產品的銷量好壞似乎也不至於對我的業績生計造成影響,何況從頭到尾我都是用整個產業的角度在就事論事罷了。或許您對這產業有心結或是跟某家公司結過樑子,那是您自己的事,不過相信其他看過此討論過程的Mobile01朋友們,都有足夠的判斷力自己決定誰的觀點較有說服力,這點就不在話下了。
SElephant wrote:


您抱怨我竄改您的...(恕刪)

撇開其他不談,如果我沒看錯你應該是業務或市場人員,因為看你對前端設計、後端廠務似乎都沒啥興趣,是CM的吧?我不知道(不過看你一直強調顯示卡OEM應該是吧,NVIDIA高階顯卡散熱器沒記錯就是CM代工),假如你想在網路宣傳,面對質疑的時候就是把對方戴一頂跟貴司有私人過節的帽子,然後又想裝作是一般消費者,那真的是很不及格的業務。坦白講我跟貴司一點關係都沒有,本人本科是半導體製程那類,我只是說我在這個相關產業幹過,這些廠商怎麼設計怎麼幹、什麼製程成本落在那個部位大概都一清二楚,但跟貴司從未有過直接業務往來或過節,前面還有人跟我裝熟更讓我啼笑皆非。不認識就不要瞎猜,給別人亂扣帽子。上面這段純粹對你編造私人過節這種伎倆有點不爽罷了,真有私人過節我就直接點名XXX某某公司如何如何,會來散熱這區也還真是碰巧剛好罷了,不用那麼不長眼。
u860111 wrote:
撇開其他不談,如果我沒看錯你應該是業務或市場人員...(恕刪)


又猜錯了!不過討論的重點不該移到人身上,請專注在原話題上就事論事為宜。不論我現在是吃誰頭路,反正早在進入這產業之前我就已經在Mobile01上活動了,所以在這裡,請當我是一介平凡01網友就好,謝謝!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