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冷頭為什麼這麼小? 憑什麼這麼高貴?

cwt1015 wrote:
當初那年代,CPU容...(恕刪)

當初剛換 7950 GX2 的時候還特地買了專用的液冷塊 (價錢幾乎是 GX2 售價的一半) . 換到 8800 薄卡的時候就實在猶豫要不要花液冷塊的錢 ; 最後是用雙面膠帶加掛一顆蝸牛扇 (70 度降到 50 度) 撐過去 . 等換到 9800 GX2 的時候 , 算了 -- 被高熱燒壞之前就會被新卡取代 , 何必折磨自己 .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機不在貴要拍才行
BSA wrote:
當初剛換 7950 ...(恕刪)


用保固的時間來想也對,不過噪音還是沒有獲得解決
數量少沒人想去開模吧!其實說成本多高其實還好.
開模做粗胚然後用cnc,程式寫一下量夠大的話還是划算的.
至於我感覺水道的設計還有防水的問題應該比較重要.
水溫下降的方法當然還是交給外接水箱啦!
阿猴達娜 wrote:
用保固的時間來想也對,不過噪音還是沒有獲得解決

所以後來發現全罩式耳機比靜音風扇便宜 .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機不在貴要拍才行
BSA wrote:
所以後來發現全罩式耳...(恕刪)


也比很多電腦用音響便宜且效果好
我是傻瓜狐狸...對偷懶這件事特別的勤奮 https://www.fox-saying.com
傻瓜狐狸 wrote:
也比很多電腦用音響便...(恕刪)

沒錯 , 當年還在當學生的時候就看過許多好東西 , 但是些好玩意老是叫好不叫座 . 就像 N 年之前 CD 剛上市的時候一台飛利浦 CD player 叫價三十多萬台幣的樣子 , 但是那只是有錢人的玩具 . 後來 486 透過聲霸卡接 TEAC CD player 這才是真正開始進入市場 . 後來 Win 95/98 要用光碟安裝 , CDRW 變成標準配備. 然後是 DVDRW , 現在就看Blue-ray RW 哪天跌到六十美元以下 .

液冷系統也是一樣 , 目前的頂級 CPU , GPU 發熱量雖然不低 , 但是用好一點的氣冷或是熱導管仍然能輕鬆應付 , 所以此時此刻液冷要想成為主流也難 . 但是 CPU , GPU 只會越來越快 , 發熱總有一天會達到氣冷系統的極限 . 這時就可能出現全浸泡式液冷 .... 主機板連顯示卡全都放進魚缸一般的防漏水機殼 , 電線 , 網路線 , DVI / HDMI .... 全都轉個方向露出冷卻液面 (機殼頂端)

當然這時後普通的水冷會有造成主機般漏電的顧慮 , 所以冷卻液換成不導電又不會溶解主機板上塑膠零件的無水甲醇, 95% 藥用酒精或是無水異丙醇 . 當然溫熱的酒精還是要接上散熱排把熱度擴散到大氣中 ...... 不過呢 , 這一切液冷狂想曲都要等到超過氣冷極限的高效能 CPU , GPU 出現之後才會成真 (P.S. 就像 Win 98 必須要用光碟安裝)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機不在貴要拍才行
BSA wrote:
所以後來發現全罩式耳...(恕刪)


BSA兄:
小弟沒有掛著全罩耳機睡覺的習慣啊......
阿猴達娜 wrote:
BSA兄: 小弟沒有掛著全罩耳機睡覺的習慣啊......流淚

家住在高速公路旁邊 , 電腦風聲和車流聲比起來還真是不怎樣 . 睡覺怕吵的話 , 把電腦放在臥房以外或是遠離床邊就解決大部分問題了 . 不然加個厚布屏風隔著也能消除大部分噪音 .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機不在貴要拍才行
A83KT wrote:
貴在技術當然有些形狀...(恕刪)


線切割是算長度的 割多長就是收費多少
如果可以用雷射切 就用雷射 價格會低一些...
線切割大多是用作模具製作 居多........
kevin1970 wrote:
數量少沒人想去開模吧...(恕刪)


數量夠大只要的話 開模直接用粉末冶金 去弄就好 一次搞定..........


開模做粗胚再用CNC加工 不見得划算


只是 量 要從那來呢~~~ 呵~~~..:Q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