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L wrote:你這是哪一家的機殼從以前厚度就只剩下1mm,現在還發展到0.6mm!? 現在用 0.6mm 這厚度的蠻多的喔雖然說只要是 剛性夠+孔位作工精準+內部結構設計得當 的話,料用薄一點是沒關係 (使用資源較少較環保 & 散熱較快)但有些用料真的太薄的 (例: 立嵐 黑鮪魚, 小野牛等, 0.4mm) 價格又低的話真的會讓人對它的剛性有疑慮
k85403500 wrote:除了廠商成本下降外對...(恕刪) 以電腦的電磁波或許沒影響,不過若有在寄送可能會變糊疊機,放在地板上可能輕易就會有凹痕,除此之外防震可能會比較差,機殼有可能會因為內部裝置而產生共震要說好處的話大概就是:很銳利,可以更容易血濺機殼很輕盈,可以減少搬運的負擔很省錢,可以增加機殼廠的收入很好壓,可以在壓廢鐵時比較省能源以前1mm是應該的,0.6mm叫做薄殼,現在是0.6mm普通,甚至有人還會說很厚
calenchil wrote:的確 那年代主流是橫躺機殼 CRT都是直接壓在主機上的後來流行的直立機殼 以前大家都當椅子坐 也不會變形 早期 8086/80286 中央沒有鐵條加固, 拆裝一兩次機殼前後兩面就開始變型偏移. 後期的中央加固筋常常在拆機維修時被當成提把, 提到彎曲. 後期的直立機殼如果不小心掉下來, 還真的會砸到指甲瘀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