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

Mini-ITX 規格的小主機總給人性能有限的印象,畢竟體積就是比一般正常的 ATX 機殼少了一半,所搭配的 SFX 電源供應器功耗規格上也比 ATX 電源供應器要小上許多,對於想要在 Mini-ITX 小主機上打造高性能平台的玩家,往往要花費更高的預算或是心力,還不一定能達成。不過這次陳拔要來開箱的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可說是市面上少數可以塞進 360 AIO 以及 3 Slot 全長高階顯示卡的款式,加上直立式占用小空間的設計,真的可以滿足只能使用小主機,但是卻有高效能輸出需求的玩家。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與外觀設計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

首先來看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的開箱與外觀設計,CORSAIR 2000D AIRFLOW 是採用直立式的布局配置,整體尺寸為 200(寬)x 271(深)x 458(高) mm,透過較高的機身高度來容納全尺寸高階顯示卡以及 360 AIO 水冷散熱器,另外機體四個側面也具備大面積的散熱格柵設計,讓內部熱氣能夠以最高效率散出,來改善 MIni-ITX 小主機內部容易積熱的問題。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的外箱,採用直立式的設計,正面有著 CORSAIR 近年來主要使用的三角形格柵設計圖樣。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包裝上的產品型號說明貼紙,這次陳拔開箱的是黑色霧面的款式。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除了機殼外的包裝內容物,包括配件和跟保固說明書(還少拍了一個 L 型電源轉接延長線),沒有附上紙本組裝說明真的有點讓人不太適應,雖說 CORSAIR 在官網上有互動式的說明書(連結在此),但畢竟不是每個人裝機時都方便拿著手機/平板來進行對照,實體的說明書還是比較方便一點。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漏拍的 L 型電源轉接延長線。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配件盒內的物品,包括安裝螺絲、備用銅柱以及整線用的束線帶。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本體,可以看到機體正面與側邊都採用大面積的散熱格柵設計。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正面機體寬度為 20 公分,可以看到正面的散熱格柵內部已經先預裝了三顆 120mm 的散熱風扇。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正面的散熱格柵可拆下方便更換風扇,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預裝了三顆 AF120 RGB SLIM PWM 散熱風扇,為厚度 1.5 公分的薄型風扇款式,最高轉速為 2000 RPM、最大風流為 56.3 CFM,最大運作音量則是 27.5 dBA。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前方機殼風扇的特寫,原廠預裝的方向為向內吸風的配置。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在機體內側安裝了護網,以防扇葉跟內部線材有所干涉。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機殼主要前面板位在正面下方,由左至右提供了電源按鍵開關、兩組 USB 3.2 Gen 1 Type-A 連接埠、一組 USB 3.2 Gen 2 Type-C 連接埠、3.5mm 耳機/麥克風插孔以及 Reset 按鍵。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正面左上角則是有 CORSAIR 設計風格的 2000D 型號字樣。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頂蓋部分也是具備沖孔格柵設計,並且在中央有 CORSAIR 海盜船的品牌圖騰。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上蓋部分為磁吸固定方式,可以從後方掀起取下。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頂蓋內側的設計,可以看到四個角落的磁吸固定點。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移除頂蓋後的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上方配置(上方為前端),右側的空洞為電源供應器的安裝位置,具備線材固定設計,可搭配盒裝配件內的 L 型電源轉接線將電源線路拉至機體後方。左上方的螺絲孔位則是內側 3.5 吋硬碟機的安裝位置。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裝上 SFX 電源供應器的情形,這次搭配裝機的同樣是 CORSAIR 推出的 SF1000L,等下也會做開箱介紹。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裝上 L 型電源延長線延伸至機體後方的情形。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上方的頂蓋具備預留孔位可讓電源延長線通過,可以完整蓋上。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右方側板的配置,幾乎除了邊框外都是供散熱使用的沖孔格柵設計,可以提供最大的氣流通過量,這邊預設為 AIO 水冷排/散熱風扇的安裝空間。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鬆開後方的固定螺絲後就可以向外側開啟側板,螺絲下方還有開啟方向的指示以及省力設計。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卸下右方側板後的情形,可以看到水冷排的支架,支架後方則是顯示卡的安裝空間。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移除上方兩顆螺絲即可卸下水冷排支架。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水冷排/風扇支架的設計,最大可安裝三顆 120mm 風扇/ 360mm 水冷排或是兩顆 140mm 風扇/280mm 水冷排。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將 CORSAIR iCUE H150i ELITE XT LCD 360 AIO 水冷安裝到支架上的情形。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左方側板的部分,同樣採用大面積的沖孔散熱設計,這一側主要是主機板的背面,並且在上方具備電源供應器的散熱出風空間。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左側側板後卸下的情形,上方為 SFX 電源供應器的安裝空間,下方則是 Mini ITX 主機板的安裝空間。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電源供應器安裝在可分離的支架上,支架除了有三角形的沖孔散熱格柵設計外,也提供了兩具 2.5 吋硬碟機的安裝空間,需要先將硬碟機安裝到托盤上才能安裝到電源供應器支架上,不過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包裝內只附了一個托盤,若要安裝多顆 3.5 吋硬碟,就要安裝到機殼頂板下方或是另外購買一個托盤了。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將 2.5 吋 SATA SSD 安裝上去的樣子。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電源供應器支架拆下後的樣子,方便使用者安裝電源供應器跟先行理線。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裝好電源供應器的樣子,可以看到電源供應器的風扇可直接從側板導入散熱風流,另外下方還有足夠空間可以收納多餘線材。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在電源供應器支架右側還有風扇的 RGB 與 PMW 擴充 Hub,出廠時已先預裝並且接好了機殼前方三組風扇的連接線,還有另外三組風扇的連接空位,不過因為陳拔這次搭配使用的 CORSAIR iCUE H150i ELITE XT LCD 360 AIO 水冷本身就有六組風扇的 Hub 設計,這個部分就不會使用了。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內附的風扇 PMW Hub(右)以及 RGB 燈效 Hub(左)。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下方則是主機板的安裝位置,以 IO 背板朝下的方式安裝,另外主機板上方(圖中左側)的處理器風扇 4 Pin 插座以及處理器電源 8 Pin 插座雖然還是有空間安裝,但是為了方便,還是先將線材都接上再鎖在主機板會比較方便一點。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後側則是顯示卡的安裝位置,在機殼外側右方則是有電源延伸長線的固定設計。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下方則是主機板與顯示卡 IO 連接線的通過開口。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後方的濾網為磁吸設計,可以拆下清潔。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背板內側則是顯示卡的安裝槽位,提供了 3 Slot 的安裝空間,官方規格表上顯示可安裝 365mm 長度的顯示卡,幾乎市面上的高階顯示卡應該都可安裝。(除了 4.3 槽位的 ASUS GeForce RTX 4080 Noctua OC Edition 例外...請見:ASUS GeForce RTX 4080 Noctua OC Edition 顯示卡開箱實測 以驚人 4.3 Slot 身形達成冷靜高效能表現),如果不安裝顯示卡的話,則是可以安裝三具 120mm 散熱風扇。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將長度 304mm 的 NVIDIA RTX 4090 FE 創始版顯示卡裝上的狀態,顯示卡 IO 輸出同樣是朝下的位置,可以看到上方還有一定的空間,可以安裝更長的顯示卡,不過顯示卡的固定點就僅有下方固定顯示卡 IO 背板的三顆螺絲以及主機板 PCIe 插槽,如果不是以預設的直立姿態擺放,就要改裝額外的顯示卡支撐設計。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顯示卡尾端的散熱風扇雖然對著電源供應器,但是因為垂直位置錯開的緣故,大部分的熱風不會直吹電源供應器,但是 2.5 吋硬碟還是要換到比較上方的位置,減少被顯示卡熱風直接影響的機會。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的底部設計,在四個角落具備相當粗壯的支撐,並且附上相當大的橡膠緩衝墊。左方部分則是因為主機板跟顯示卡的 IO 連接埠設計在下方,所以在機殼底部設計了可以拆卸的蓋板,方便使用者安裝傳輸線與配件。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安裝好主機板跟顯示卡後的狀態,拆下蓋板後可以看到主機板與顯示卡連接埠的配置,線材由後方機殼的底部開口進入,如果是經常插拔周邊的使用者,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這樣的設計真的是不太方便。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內側留有供線材彎折的空間,但如果是連接接頭比較大的線材(如圖中的 DisplayPort 傳輸線或 HDMI 傳輸線),因為要保留線材彎曲的空間,就無法蓋上蓋板,或是要使用特殊的 90 度轉接頭。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傳輸線透過機身後方底部出線孔出線的情形。

CORSAIR SF1000L SFX-L 電源供應器

接著來看這次搭配的 CORSAIR SF1000L SFX-L 電源供應器,採用 SFX-L 規格、全模組化電源線的設計,並且具備 80 Plus 金牌電源效率以及 12VWPHR 電源線,以 1000W 功率規格提供給高階小型性能主機電源供應使用。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CORSAIR SF1000L SFX-L 電源供應器,是市面上少數具備 1000W 規格的 SFX-L 電源供應器,價格相對不便宜。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右下角則是具備 7 年保固以及 80 Plus 金牌電源效率的標示,不過 CORSAIR SF1000L SFX-L 電源供應器並不支援 iCUE 軟體連動,就無法透過軟體來監控電源工作狀態。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支援 ATX 3.0 規格, PCI e 5.0 電源部分提供 450W 以下的輸出,對於 RTX 4090 顯示卡來說算是剛剛好,但若是 OC 的版本就可能會有點不足。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CORSAIR SF1000L SFX-L 電源供應器外盒背面的配置,提供了更詳細的外觀尺寸、電源效率以及風扇噪音曲線說明。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以簡體中文描述的 CORSAIR SF1000L SFX-L 電源供應器的主要特色,包括採用全模組化的 micro-fit 電源線、具備零轉速模式的 120 PMW 靜音散熱風扇、105℃ 日本電容配置等。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右上角標示的 CORSAIR SF1000L SFX-L 電源供應器外觀尺寸跟噪音標準設定。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電源效率以及風扇噪音曲線。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CORSAIR SF1000L SFX-L 電源供應器的電源輸出配置。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盒裝側面部分主要是產品包裝內容物以及產品序號。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產品盒裝內容物的標示。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CORSAIR SF1000L SFX-L 電源供應器除了電源供應器本體外的包裝內容物,包括重要資訊說明、轉接 ATX 機殼蓋板、電源線、模組電源線包、束線帶與固定螺絲。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線材包內的電源模組線材,包括一條主機板電源線、兩條 CPU 8 Pin 電源線、三條 PCIe 8 Pin 一對一電源線、一條 12 VHPWR 電源線,一條 PCIe 8 Pin 一對二電源線、兩條 SATA 電源線、一條 PATA 電源線。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採用比較小的 CORSAIR Type-5 接頭形式,跟陳拔上次開箱的 RMx shift 電源供應器一樣。(請見:CORSAIR RMx Shift RM850x 電源供應器實裝體驗 以特殊側面出線設計帶來更順暢走線配置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隨附的 12 VHPWR 電源線,利用兩組 PCIe 8 Pin 接頭進行供電。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插座規格上並沒有標示使用功耗。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CORSAIR SF1000L SFX-L 電源供應器本體,尺寸為 135mm x 120mm x63.5mm,另外可以看到風扇開口以及電源插孔旁都有大面積的三角形散熱格柵設計。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電源供應器本體上的規格貼紙。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另一側則是封閉設計。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CORSAIR SF1000L SFX-L 電源供應器的電源模組插座配置,因為採用比較小的 Type-5 插座形式,所以可以提供的插座數目相對較多,總共有一組(兩個插座)主機板電源、四組 SATA/PATA 6 Pin 電源插座、七組 PCIe/處理器 8 Pin 電源插座。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連接外部電源的插座設計,上方的散熱格柵旁還有 CORSAIR 風格的 SF1000L 字樣。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內部電源元件散熱部分是透過一具 120mm 的 PMW 風扇提供散熱風流,這個風扇也具備了零轉速設計,在低負載的時候停止運作來降低整體系統噪音。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實裝配置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

接下來就是實際走線了,即便像是 CORSAIR 2000D AIRFLOW 這樣的設計,在理線上面真的要花上不少功夫,最困難的部份應該是在主機板電源線走線的部分,因為主機板與電源供應器的位置相當近,線材的大半長度都會是需要收納的多餘部分,但是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可以藏線的空間並不多,只有主機板跟電源供應器間,以及顯示卡後側的位置,所以怎麼走電源線就會是相當大的考驗。(不然就是要花錢另外訂製線材了)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CORSAIR 2000D AIRFLOW 可以走線的空間主要位在主機板與電源供應器間以及顯示卡旁的位置。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多餘的電源供應線長度只好塞在這裡了。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有些主機板排線(像是 SATA 排線、水冷頭排線)或是機殼前面板的連接線,可以透過顯示卡旁的空間進行走線。

另外一個部分就是水冷管線的安排,陳拔這次使用的 CORSAIR iCUE H150i ELITE XT LCD 360 AIO 水冷,水管長度為 45 公分,對於 CORSAIR 2000D AIRFLOW 也是太長了點,安裝之前最好先比對一下水冷頭/水冷排的安裝方向,才有辦法蓋上闔起,陳拔試組的結果,是將水冷頭出水管放在圖中靠左的位置,水冷排水管接頭安裝到下方位置,才有足夠的空間可以讓水管順利繞完,另外也建議 AIO 的風扇也加上護網以免跟內部線材有所干涉。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實際裝好線材的狀態,雖然說可以走後方的排線都盡量藏了,但是正面仍然還是有機殼與 AIO 的風扇線路以及 AIO 水管管路跟顯示卡電源線,所以看起來還是很多線.....。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陳拔選擇將 2.5 吋 SSD 改裝到上方遠離顯示卡出風的位置, SATA 排線跟電源線走向機殼後方,下方則是CORSAIR iCUE H150i ELITE XT LCD 360 AIO 水冷的控制 Hub Command Core,將全機六個風扇改到這邊控制,風扇控制線路部分雖然有整理,但真的太多了....。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AIO 的風扇最好加上護網,以防跟內部線材干涉。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將水冷排蓋上的狀態。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另外在顯示卡的 12VWPHR 線材部分,可以調整成讓接頭出線盡量不要彎折的狀態,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內這部分還有容納的空間,對於顯示卡的使用安全性算是較有保障。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運作音量與散熱效能測試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

接著就將裝好的 CORSAIR 2000D AIRFLOW 主機裝上作業系統與測試軟體,來看一下實際運作的情形,這次陳拔搭配的組件配置如下:

中央處理器:Intel i9-13900K
主機板:ROG Strix Z790-i Gaming Wifi
記憶體:十銓 DELTA DDR5-7200 CL34 16GB x2
顯示卡: NVIDIA RTX 4090 FE 顯示卡
處理器散熱器:CORSAIR iCUE H150i ELITE LCD 360 AIO
系統 SSD:Samsung 980 Pro PCIe Gen 4 SSD 1TB
第二組 M.2 SSD:十銓 T-FORCE CARDEA A440 PSS SSD 2TB
SATA SSD:Samsung 860 Pro 2TB
作業系統:Windows 11 Pro 22H2
電源供應器:CORSAIR SF1000L 1000W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這次測試搭配使用的主機板:ROG Strix Z790-i Gaming Wifi,陳拔會另外寫一篇開箱測試來介紹。(請見:ROG STRIX Z790-I GAMING WIFI 主機板開箱實測 嬌小尺寸內卻有頂尖效能演出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安裝好蓋上蓋板開機啟動後的情形。

首先在 iCUE 軟體中,將機殼與 AIO 風扇都調整成『均衡』模式,來看一下待機時的溫度表現: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風扇設定為『均衡』運作模式。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待機時的溫度表現(點擊可看大圖),可以看到處理器溫度可以維持在 35℃ 左右,顯示卡熱點最高溫則是在 48℃ 左右。

接著就利用 AIDA64 與 3DMark 分別針對處理器與顯示卡進行壓力測試,來看看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的運作音量與散熱表現,首先利用 AIDA64 進行壓力測試的情形: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在壓力測試進行到 45 分鐘時的情形(點擊可看大圖),風扇轉速來到 2000 至 2200 RPM,可以看到 Intel Core i9-13900K 的處理器溫度雖然最高有達到 100℃ 的溫度牆,但是全 P-Core 的時脈大致可以維持在 5.5 GHz,甚至還有到 6 Ghz 的單核心最高頻率,E-Core 部分也可維持在 4.3 GHz,最高則是 4.6 GHz,在處理器散熱的效率相當不錯。

陳拔也在壓力測試過程中以 FLIR 紅外線測溫儀拍攝了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的表面溫度,拍攝到的結果如下:

正面機身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右側機身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左側機身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後方機身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可以看到機殼整體表面溫度都不會超過 40℃,使用時並沒有太明顯的熱風吹出,僅有微溫的感覺。測試過程中陳拔也利用分貝計量測 CORSAIR 2000D AIRFLOW 主機的機殼外部音量,所得到的數據如下:

機殼正面風扇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AIO 水冷排風扇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機殼正面風扇的音量維持在 60 dB 以下,算是跟環境噪音值差不多,而處理器 AIO 水冷側的音量就比較明顯,大約在 63.5 dB 左右。

接著利用 3DMark 最新的 Speedway 測試項目,以連續執行 20 次來對顯示卡進行壓力測試,結果如下: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3DMark Speed Way 壓力測試的結果。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壓力測試時的溫度與風扇轉速紀錄(點擊可看大圖),NVIDIA RTX 4090 FE 顯示卡的最高溫度可以來到 94℃,以 FLIR 紅外線測溫儀拍攝的機體外部溫度如下:

機體正面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機體右側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機體左側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機體後方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可以看到在機體表面對應到顯示卡的位置溫度提高不少,最高有來到接近 60℃ 的表現,接著陳拔拆下側蓋後進行量測,來看看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內的熱度分布,結果如下: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可以看到主要熱氣都累積在顯示卡的部分,包括下方的 IO 散熱出風以及機體上緣,最高溫還是出現在中央散熱鰭片外露的部分,可以來到 68.2 ℃ 左右。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另外機體上方也累積了部分熱氣,可以從上方機殼量測到接近 60℃ 的溫度,這邊原廠預設是風扇 Hub 的位置,考量到熱氣循環,真的建議 CORSAIR 可以在改款的時候將這裡改為散熱格柵甚至散熱風扇的安裝位置,讓顯示卡的熱氣可以順利排出。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實裝心得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開箱實組 在 ITX 尺寸裝入i9處理器+4090顯卡與360AIO頂規裝備的小巨人
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

就陳拔自己實際裝完的感受,CORSAIR 2000D AIRFLOW 這款機殼真的可以裝進 Intel Core i9-13900K高階處理器加 360 AIO 以及 NVIDIA RTX 4090 顯示卡這樣的頂級性能組合,並且提供足夠的處理器散熱性能設定,在外觀顏值跟連接性上都有一定程度的水準,只可惜原廠為了最大化顯示卡長度設定,在機殼頂端採用封閉式的設計,並沒有頂部風扇或是散熱格柵的設計,讓顯示卡的散熱效能上就有所限制,相當可惜(陳拔都考慮要自己打孔了),若是能改善這個部分,CORSAIR 2000D AIRFLOW 機殼堪稱是目前可以安裝高階硬體規格的 ITX 機殼中,表現最好的一個選擇了。
陳拔的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ChenPaGadget
好微妙的設計…
不是很喜歡底下出線的設計,臨時要裝個東西會超麻煩的感覺
http://kheresy.wordpress.com/
陳拔
不是『的感覺』,是真的很麻煩 XD,就看正面的三個 USB 介面夠不夠用了,不然就是另外再裝一個 Hub.....
反人類下出線
請問硬碟架是3.5吋還是2.5吋呢?
我看規格是2.5,圖片裝的應該也是2.5 SSD但內文卻寫3.5
陳拔
是 2.5 吋的,抱歉已修正了
看圖我以為是要介紹音箱
陳拔
其實尺寸沒有差太多
機殼的三顆七彩霓虹散熱風扇真炫
外型真的很加分
非常的好看的
收入口袋
魔術大空間~小小的裡面裝蠻多的~
這機箱⋯⋯絕了
陳拔 wrote:
CORSAIR 20...(恕刪)

外型不錯
散熱有改進空間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