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Doudou Linux, Sugar on a stick Linux, Edubuntu Linux等等,都是給小朋友用的,Windows可沒有吧。
我認為Linux最大的問題還是在自由軟體。在需要重度開發,極端優秀的大腦投入的時候,光靠熱情是不行的。
我們看到很多發行版的官網都有"DONATE"按鍵時,就知道資金缺乏的嚴重性了。
Debian的管理手冊中也提到有商業模式,我認為恐怕他們自己都不相信。
舉個例子來說,QGIS Project是個很大型的計畫,開發團隊的規模比很多中小企業都來的大。連中研院都力推。不過成功的商業案子卻寥寥可數。真正的大型的商業的案子都被ArcGIS拿走了。
QGIS的官網大大的幾個字"show your GIS love",不是我要潑冷水,沒錢不能辦事。
前面討論這麼多,萬惡的硬體廠就算被幹醮,也不肯免費服務,為什麼?
Free不管是免費還是自由,這是一個自相矛盾的概念。
除非你用蘋果手機,若是安卓的,其實早就在用 Linux 了呢。
Linux 可大可小,像組積木那樣子
從 Kernel核心 開始,
加入應用軟體,
加入 x-window 視窗系統,
加入桌面環境系統(Gnome、KDE、LXDE....等等)
Distro 發行版,是所謂的 懶人包,整合包,一鍵安裝。
發行版有像 Ubuntu 那樣好幾 GB 的。也有一些短小精幹的,才幾百MB。
但其實也可以從核心開始,完全自己打造。
這個就是自由開放的好處。
有一個發行版叫做 LFS 的,實際是一本指導手冊,教人如何從核心開始,打造一套屬於自己的 Linux。
假如不用 xfree86,
能不能打造一個瀏覽器界面的視窗系統?
那個就是 Chrome OS。
能不能打造一個特別的輕量級視窗系統,並運行虛擬層軟體?
那個就是眾所皆知的 Android 安卓。
能不能拿掉本機端視窗,只留遠端可以登入操作的 web 界面?
Linux核心的路由器,都是這麼幹的。
比方說:
安卓的檔案系統,是由 / 開始的,
底下 /mnt、/root、/user、/data ......什麼的。
檔案/目錄權限:
-rwxrwxrwx(擁有者,擁有群組,所有人)
可讀可寫可執行
777、644.....等等的。
為什麼不是 C: D: E: 這樣子的磁碟代號?
因為它就 Linux 核心的咩,底層是 Linux 的檔案系統
不過準確的說,是任何 unix-like 類的作業系統,都是這樣的檔案系統。
安卓如果裝上 busybox 工具包(提供 bash 殼層和相關工具軟體),還可以運行 shell script 腳本。當然大部分人不會去用啦
手指滑一滑,點一點,就可以用手機了。
三歲小孩,九十歲啊嬤都會用
Linux 很難用?~不是吧
關鍵是:視窗界面系統 易不易用
而 Linux 的視窗界面系統,不只一套。
可裝,也可不裝。不裝就是純文字終端機模式,省資源。
跑 windows 軟體當然不行了,不相容。
比方誰會想在手機跑 windows 軟體?
關鍵在:自有軟體的數量
安卓的 APP軟體數量,沒人會說少吧。
電腦的應用,其實現在手機大部分都可以辦到了。
wine 是一個很不成熟的東西,如果不去挖 windows 的 dll 檔來用,啥也跑不了。但去挖了 dll 檔來用,又變成盜版。
其實真愛打遊戲,還是用 windows 遊戲平台為佳,省麻煩。
但不打遊戲,Linux 很好用的。
嫌軟體少,可以裝個安卓模擬器,安卓軟體相當豐富,尤其娛樂用途的。
很多科學研究或專業軟體,只有 Linux 版的。
另外也可以組 叢集系統,多台電腦,串成一台超級電腦。
光是整個圖形桌面正體中文化的百分比,「Linux圖形桌面」就大輸MsWindows和MacOSX。
200X世代前半,我原本想要嘗試從Win98SE轉Linux圖形桌面,選擇了 百資linux,試了幾週之後,我決定還是去買一套正版的WinME,原本我在Linux圖形桌面遭遇的一堆問題,在MsWindows環境從來就不會是個問題。
200X世代中,我開始嘗試powerpc macosx,我找了一台傳統旋鈕式kvm,兩台主機共用一顆螢幕,旋鈕被我操到磨損並失效之後,我終於搞清楚MsWindows和MacOSX的差異,並且把MsWindows的操作思維經過些許轉換之後套用到MacOSX環境。
201X世代前半,我再一次重新開始接觸Linux圖形桌面,我選擇了debian linux 6 ,因為過往操作MacOSX環境累積的經驗,像是MsWindows命令提示字元轉換到MacOSX終端機等等,雖然還是摸索的跌跌撞撞的,但總算終於還是把MsWindows圖形桌面的那一套操作邏輯思維轉換到Linux圖形桌面來用了(我甚至編輯分享過個人linux圖形桌面摸索經驗的「佛係風格文件」)。
我個人的圖形桌面系統平台轉換經驗,讓我認知,即使是201X世代後半,現階段的Linux圖形桌面(再次強調,這裡指的是「臺灣正體中文環境」的「家用桌上型和筆記型電腦」這一塊),仍然不太適合給「一般使用者」。
「不要」肖想叫「一般使用者」去碰終端機指令、也「不要」肖想叫「一般使用者」去讀英文說明文件。
然而現階段的Linux圖形桌面若不去碰指令、不去讀英文文件,「一般使用者」遭遇到的很多問題(這些「問題」,在MsWindows和MacOSX基本上從來就不會是個問題),在現階段基本上就是「無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