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udie wrote:我的觀點剛好相反,覺的老歐想盡方法就是要拿的錢來用用把瀏覽器包進去,說人家【反托拉斯】現在人家不包了,說人家【此舉在零售軟體領域,似乎是倒退】 簡單講........就是要MS把人家的瀏覽器放進去....但MS把別人的瀏覽器放到win裡面的話.....人家就可以向MS收錢啦......因為是商業使用.....
以前用 Windows 3.1 的時代, 連 IE 都還沒看過, 也忘了當時有沒有 netscape直到 win 95 出來, 那時印象中也沒內附瀏覽器, IE 也剛出來沒多久, netscape 也是一樣要裝瀏覽器, 憑著之前的印象, 好像有搶鮮版的光碟可以免費索取 or 花錢購買然後就有瀏覽器可以上網瀏覽了....
歐盟告微軟 IE 不是為了省錢,而是為了公平競爭微軟當初是進入 Windows XP 的時代就有策略性的把 IE 和檔案總管嵌在一塊方不方便是一回事,但是公平競爭是很重要的微軟的方式是讓眾多入門使用電腦的消費者以為只有 IE, 結果自然而然以 IE 為設計導向的網站就愈來愈多但是 IE 很完美嗎?如果消費者愈來愈沒有機會去接觸現在的 Firefox, Chrome, Safari, OperaIE 會改善速度嗎?還是微軟就會有當初 Vista 的宏大夢想一樣以為可以利用肥大的 Vista 來推動硬體昇級?同時加惠硬體商?還好是目前已經有 Linux 等其它的作業系統可以抑止微軟和其它硬體商結盟吸金的策略不內建 IE 而造成的不方便, 我覺得大家不用擔心太多以目前瀏覽器的競爭如此激烈買電腦的時候,不論是網站上購買或是實體商店,一定會跳出或是列出瀏覽器選購,不然就是寄到你的實體信箱絕不會等到你收到電腦開機之後才發現少了東西現在大家不是都覺得怎麼筆電買來的時候內附一堆過多不需要的小軟件嗎?總而言之,讓消費者有「機會」去選購,而選購的過程中自然產生比較,比較後而有「競爭」這對長久的發展是好事。
Ricus wrote:歐盟告微軟 IE 不...(恕刪) 我很不屑這種說法!!公平競爭?關消費者何事?有本事,就像火狐那樣,有了好名聲,大家慢慢也會接受的,但硬要把使用電腦佔了將近8成以上的上網用工具拿掉,...............難道不是只為了自身利益?不讓小弟這麼想....很難!總之,慶幸台灣沒有發生這等鳥事,用電腦還要想東想西安裝有的沒有的,當小弟太閒?既然花錢有送,能用就好,如果不合用,也可以另外安裝....如果像歐盟那般的說法,小弟安裝完作業系統,要上網,則選擇5-6個瀏覽器安裝,然後都去測試哪個比較適合嗎?這套說得通,以後作業系統就只提供開機,不然---輸入法,小畫家,筆記本.....,為了公平競爭,全都不能附...
我覺得反對人的論點大概都不了解當初MSFT怎麼藉由OS的壟斷幹掉 Netscape, ICQ....歐盟的人絕對不是你想的傻子....如果微軟的行為沒有問題....會有那麼多人討厭他...邪惡帝國的稱號不是平白無故來的....網路上免費的browser那麼多....評價好的順手的就選來用....有那麼難嘛?內建在OS的結果....有多少%的人只會用IE...只會用超難用的注音輸入法....其他有心想提供好用軟體的廠商怎麼存活?不要以為用免費的OS當然有什麼都好....對多數都是買正版的歐盟來說....內建那些軟體都是錢買的....
maxlinson wrote:我很不屑這種說法!!...(恕刪) 簡單以你舉的火狐為例為什麼 Firefox 眾所週知這麼好,但是目前也才只有市佔20%?而 IE 這個大家都覺得一堆問題的瀏覽器有市佔 70%?如果 Firefox 也和 IE 的後台一樣硬,那麼會只有 20%嗎? 為什麼好的東西結果卻要打一場不公平的硬戰?又為什麼要吵瀏覽器?因為瀏覽器和商機直接相關不然為什麼有消費者只是為了網上結帳就必需要用回 IE 而不能使用愛用的 Firefox?回過頭來說你如果推薦火狐給你用windows的朋友,但是你的朋友卻說我只用「正統的 IE」你又怎麼看待你「不屑」的說法?
khchang22 wrote:我覺得反對人的論點大...(恕刪) netscape 是好例子但icq 是自己做濫的... icq並不是對所有人都免費, 對於isp是要收費的...還很貴...從第一開始就用icq的人留 157xx 我的icq number......介面又不好用..所以自然被淘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