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 國內真的很不重視軟體業,所以很不在乎國內軟體軟體的好壞,自然老闆就會不重視那些寫軟體的工程師了大部分老闆的理由是:1.我沒出錢給你薪水,你能安心的開發嗎?2.這程式能不能賺錢還不知道,所以能把程式賣出去的業務員比你寫程式的還重要3.真的賣的很好的時候,這是它承擔一整個風險下來所應得的換個角度:你去開雞牌店,請兩個工讀生,你會給他們多高的薪資呀?因為一整個"根"就不對:國家國情...對軟體公司的重視跟對雞排店的重視,是一樣的能指望生出個什麼嗎?另外很重要的一點疑問國內""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才有能力開發出跟微軟不相上下的作業系統別只是回不可能或一些雜七雜八的,就直說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因為這是在農業悄悄前進對岸,高科技產業直接投奔對岸,各項服務業湧進對岸下,我們所殘存的一點希望軟體王"國"或遊戲王國我們台灣不是軟體人才非常多嗎?層次大概多高呢?
evan8211 wrote:我們台灣不是軟體人才非常多嗎?層次大概多高呢?...(恕刪) 軟體的本質是勞力密集產業,只是因為需要相當程度的經驗與能力,才能作得出可用的東西,所以薪水暫時相對高些。這個經驗與能力的差別,在扁平化的世界中,快速地消融。製鞋、製傘、製帽、種蓮霧,都有靈感藝術經驗技巧的成分,也都有人能靠這些手藝發財,問題是堅持一輩子只會做帽子,就不能怪薪水越拿越低囉。認清這個本質,在產業鏈中尋找自己較不易被取代的立足點,是我選擇的生存方法。
以下是個人認為,電腦軟體跟雞排最大不同的地方一個雞排要價50塊,其成本"假設"要20塊...那5000萬片成本是多少呢,老闆又賺多少(不知道累死了沒),要多久才能完成交易一個國產軟體總製作成本若5000萬,若每套賣30塊,限P2P版,若能在全球賣出5000萬套,p2p成本是多少,軟體公司獲利多少?從第一套到第5000萬套,要多久才能完成交易有人會說賣不到5000萬套,這就要看該軟體的基本需求者是否有5000萬人口或更多,沒有的話..那你幹麻花5000萬去研發一個只有10萬人要用的軟體,再加上你要的投資報酬率300%,然後10萬人又不見得買的起,弄到後來只賣出3萬套.....倒陪500萬...這是假設..以下個人推測(不包含同業競爭的情況下)蛋農將相中了有10萬需求的特殊軟體市場,並將研發成本鎖在250萬(蛋雞的生活費+3節獎金+年終)..加註防盜版程式50萬..廣告行銷100萬..通路及產品生產+包裝100萬,然後目標投報率3000%,對外宣稱研發費用2000萬(話說此法奏效之後,就開始億來億去了),假設賣出5萬套(賺翻了),還要哀說不景氣不如預期,盜版太過猖獗....卻已經進帳7500萬,扣掉成本,所得7000萬並捐出2000萬給慈善機構(佛心阿),來提升個人或公司形象,然後再繼續想下一回要蛋雞下什麼蛋台灣自己做不出像樣的作業系統,造福國人?卻甘願看國人花錢讓人退休去做慈善家?利害的軟體工程師很多,卻沒有辦法團結合作共同開發超水準的作業系統是一大遺憾阿我是很天真的........別罵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