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TA 真正厲害的地方 是這個 外部記憶體裝置

Ida102 wrote:
我也是這麼覺得,快閃...(恕刪)


這個問題 上面那個大大也貼出來嚕
Q: Won't this wear out the drive?
A: Nope. We're aware of the lifecycle issues with flash drives and are smart about how and when we do our writes to the device. Our research shows that we will get at least 10+ years out of flash devices that we support.

她們的答案是 不會傷害flash drive的~ 或許說 傷害很小
這功能目前應該沒用(有技術不實用)
快閃碟讀寫的速度比硬碟還慢 讀取還有次數限制(容量會越用越小)
應該只適合一次性寫入後的固定資料讀取(快取資料固定少變化那種的)

插入快閃碟→寫入快取資料(看資料量越大時間越多)→寫入完成→使用→卸除快閃碟→再使用(不用再次寫入快取了)

這又關係到
要指定哪些快取放入快閃碟?
軟體指定還是使用者指定?
指定檔案變化率大不大(寫入次數多寡)?
快取的檔案移除會否造成軟體失效?
快取檔案改變 會自動重新刪除寫入?

蠻複雜的使用方式 況且這麼慢的方式大概只適合筆電的使用者暫時性提升能力而已
或是是進階使用者想去了解這種使用方式

感覺像是大型伺服器在分配硬體資源與快取存放到記憶體中的功能 簡化出來而已

快閃碟目前大多還維持在寫入20MB/s 讀取 30MB/s
3.5"硬碟寫入70MB/s 讀取 90MB/s
2.5"硬碟寫入40MB/s 讀取 60MB/s
記憶體 寫入3000MB/s 讀取 3000MB/s
(以上速度為概略 有錯請指正)

想快一點 還是記憶體裝多一點 用偷吃步只會讓妳快閃碟很快操壞而已

未來出了與記憶體速度不差的快閃碟 這功能才會大幅提升電腦能力吧.........
(未來? 同記憶體速度的快閃記體?再等個5年看看吧 大概又要出新系統了)
請問

有沒有什麼測試程式 可以測出有使用 readyboost 跟沒 readyboost

之間的差別

謝謝
coolbrother wrote:
基本上 NAND F...(恕刪)


Really? HD's seek time is measured in ms while flash's access time is in ns or even us. Is HD's speed REALLY comparable to flash?
這技術對已經裝夠大ram的人 當然是沒什麼差嚕 但對小ram的應該是有影響的 發文大大自己試的時候也是有感覺的阿~ 對flash drive的存取次數 官方也有說明哩 我想這技術還是有它可取的地方嚕~ 但追求速度的 還是擴充ram吧~!
那如果我的 Sony UX90ps 已經有16GB快閃,用ReadyBoost有用嗎?
通通都是"我想...." "我認為...."


你會想到讀寫壽命...
難道開發者沒人會想?
開發者沒想..難道QA沒有說?
難道測試版測試好玩的?

為什麼不去實際用用看..實際看看到底讀寫頻率為何??
在changtayu大節錄的Q&A中(英文的)
已經把一些重要概念說明清楚了
包括原理上 使用壽命上 以及效能上的顧慮
雖然沒有提及細節 但是是很好的參考
推薦大家把那部份內容仔細看完^^"
裡面提到的paging(分頁 學理上通常稱demand page)
是OS在virtual memory的設計上的重要概念
所以要了解並評估這個這個微軟新加入的設計
也必須先了解一下傳統上更基礎的設計

另外
不要在看完這討論串還以為這是設計來增加實體記憶體的方式XD
這樣就真的什麼都沒學到了
NAND Flash本來就是有使用壽命
一般而言,SLC的NAND Flash允許10萬次的Program/Erase cycle
而MLC的NAND Flash只允許1萬次的Program/Erase cycle
只要反覆一直寫入的話
NAND Flash遲早會出現壞掉的地方

至於M$的開發者會不會想到這一點
我認為是會想到這一點
不過M$一向都愛耍噱頭
反正壞掉的又不是OS
而是使用者的隨身碟

M$當然就很高興的推出這個功能啦!
這功能在OSX 10.5也會加上~

也就是說,明年的作業系統,OSX10.5 與VISTA這功能是不會缺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