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怨文>win8.1還是各種不適應!

ddcatt wrote:
真是奇怪呢,
你這幾個例子都舉得很好啊,
我也很認同這些市場彼此都是獨立的,
比如說涼鞋的客群與運動鞋客群應該不大重疊,
人們不太會因為多買一雙涼鞋就少買一雙運動鞋,
因為這些鞋種、球種,用途上都差很多。

但很無奈,
筆電與平板之間真的不是這樣子,
其實PC、筆電、平板、手機,
幾乎可以視為一個更廣義的3C消費性市場,
他們的功能有很大區塊是重疊的,
這棟樓也有其他人舉過無數例子,
對於那些只有上網需求的人來講,
他們只要這些裝置任取一種,就能滿足了,不會四種都買齊。

也因為這些裝置功能很重疊,容易被取代,
所以每一個裝置都在盡量擴張其功能範圍,
比如手機螢幕越做越大,就是要跨平板的市場,
平板功能越做越強、還附上鍵盤,就是要吃NB的市場,
NB則越做越輕,才能保有行動優勢,不被平板取代,
PC則往更高規格去(如Mac pro),號稱效能可以滿足未來十年的需求等等。
如果這些裝置都是「獨立市場」,彼此銷量之間不會互相干涉,
那NB看到平板賣這麼多,也不用那麼緊張囉,反正照你說的,會買的人還是會買嘛。

真是如此嗎?

我是建議你分類學去學一下...
鞋類不管是什麼鞋,你要說彼此都獨立的哪可能?或許你會說正常人不會穿高跟鞋去跑步啦,但穿高跟鞋跑步的人有沒有?
你知道某些鞋子的疆界也在逐漸被打破嗎?比如古早皮鞋就是皮鞋,現在有一種東西叫做運動皮鞋,因為上班族要穿皮鞋常常跑來跑去,因此推出好跑耐磨的皮鞋款式...高根鞋也是,耐走且可以跑步的高根鞋也有推出來。
順便問你,你有聽過高根涼鞋嗎?請問這東西屬於高根鞋還是屬於涼鞋?聽到高根涼鞋,有沒有一種筆電平板或是手機平板的感覺?
你說客群不大重疊?只是因為你不了解那個市場而已吧...

你提PC到手機這些唯一共通的功能就是運算,你會將他們看成同一類,就是因為我前面跟你說的,你看什麼都是差不多,有興趣自己去各大品牌網站看他們的分類,為什麼人家要這樣分?
為什麼筆記型電腦和Ultrabook放一類?為什麼桌機和AIO放一類?為什麼手機和平板大多放一類?

市場定位就是這樣定位,是不是一個獨立市場的判斷很明顯,如果今天不是一個獨立市場,而是一個付傭市場,那這個產品就會在別的品項類別下掛著。

雖然各家的分類方法不一樣,但你仔細去看,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Apple的桌機、筆電和AIO是放一類,Acer的筆電和平板是放一類,其他ASUS、Dell、HP、SONY、Fujitsu、Toshiba等等都是筆電獨立一類,桌機獨立一類。
一個市場是不是獨立,看各家產品不同。
Apple和Acer這兩家應該也是因為他們的產品特性,所以把筆電縮到Mac和筆電平板這個類別去...
等哪一天其他家的網站上,筆電和其他類別的產品全部都合而為一使筆電這類別消失的時候,那時候你可以說這不是一個獨立市場。
現有層面來說,至少大多數的廠商都認為平板、筆電和桌機都還是獨立的...就連率先搞合體的華碩,平板也不是和筆電放一類,而是和手機放一類...
所以我前面說過了,如果筆電不是一個獨立市場,那最後得到的結論就會是手機和桌機不會是一個獨立市場...但真的是這樣嗎?不要用想的,問你的親朋好友或是跑一趟光華問Sales啦...

當前最客觀論證筆電是一塊獨立市場的一句話就是:筆電市場逐年萎縮
一個不是獨立的市場,你不會去討論這個市場是成長還是萎縮,這樣說明白嗎?
會上來討論的,PC,筆電,平板,手机,智慧型電視.都會全部買齊;很大一部分不上來討論的就5取3,比較沒錢的就5取1,有錢的就5取5。
市場評估者都是用5取5來算,造成供求失衡,老大老二通吃,老三連湯都沒,只能告訴自己明天會更好。
後蓋玆的微軟就是這個系統老三。拜託,趕快把輸入法搞定好不好,很奇吶.以前有的,現在也通通要有,這樣有很難嗎?不要再挑戰別人的使用習慣了.
peterTG wrote:
當前最客觀論證筆電是一塊獨立市場的一句話就是:筆電市場逐年萎縮...(恕刪)


我已經不想再跟你講什麼獨不獨立了,
反正獨立市場的定義只有你這麼解讀,
其它沒人看得懂。
如果有教科書也是這麼定義的,
好心點給個連結,我可以自己去讀。

至於筆電市場逐年萎縮這件事你既然也承認,
卻不願去想想,即使新機輩出、又是省電CPU又是ultrabook的,
為何市場仍然逐年萎縮?
筆電的成長為何逐漸飽和,必然有合理解釋,
難道跟平板這種裝置的崛起一點關係都沒有?

不管你怎麼爭論這種字面上的定義問題,
真正重要的不是定義本身,
而是背後隱含的趨勢。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ddcatt wrote:
我已經不想再跟你講什麼獨不獨立了,
反正獨立市場的定義只有你這麼解讀,
其它沒人看得懂。
如果有教科書也是這麼定義的,
好心點給個連結,我可以自己去讀。

至於筆電市場逐年萎縮這件事你既然也承認,
卻不願去想想,即使新機輩出、又是省電CPU又是ultrabook的,
為何市場仍然逐年萎縮?
筆電的成長為何逐漸飽和,必然有合理解釋,
難道跟平板這種裝置的崛起一點關係都沒有?

不管你怎麼爭論這種字面上的定義問題,
真正重要的不是定義本身,
而是背後隱含的趨勢。

1.再次強調,不是只有我這樣解讀,你可以自己去問業界甚至學界都可以...獨立的市場判斷本來就是依據產品分類來做判讀。
當大家已經不把這產品當成一類獨立市場時,不是將被取代,就是商品本身只是一種潮流性產品,過了之後使用者就漸漸變少導致產品或服務式微。

2.教科書不會明白的寫出獨立的市場這幾的字,因為教科書在形容獨立的市場時,都是直接稱呼,比如手機市場,筆電市場,平版市場等等...
這點不管在什麼商品上都有,就好比最早人們只說買房子,現在房子也有分市場,什麼豪宅、小資宅等等...
不用給你什麼連結,你只要自己去Google 獨立的市場,你看到的應該都是一些公司針對市場分類的說明。比如這個:
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包含三个独立的市场:2006年2月,纳斯达克宣布将股票市场分为三个层次:“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纳斯达克全球市场”(即原来的“纳斯克达全国市场”)以及“纳斯达克资本市场(即原来的纳斯达克小型股市场),进一步优化了市场结构,吸引不同层次的企业上市。
簡單來說,市場獨立的前提是建構在分類,同樣性質且據有取代性的功能多了去,但你不能用這個當做產品分類,產品分類通常是更嚴謹,綜合考量客群、表面/潛在市場、結構之後才會得到的結果。

3.市場萎縮的狀況我早就跟你說過了,就跟桌機是一樣的。
市場萎縮不代表人們不需要,而是因為大家持有而未壞所導致的暫時性滯銷。
最簡單的例子來說,你家應該也有桌機,我不知道你家桌機的CPU等級到哪,我假設你還在用Core 2 Quad好了,C2Q後面是第一代Core i,接著是Sandy bride(第二代Core i),再來是Ivy Bridge(第三代Core i),現在則道Haswell(第四代Core i)。
請問你一到四代的Core i你換過幾種?

我現在是用第一代Core i,i5-750,2009年Q3後上市,我是2010年1月購買用到現在2013年10月,沒意外將突破2014年。
假設我用到2014年,這表示這四年內,桌機市場完全沒賺到我任何一塊錢...請問跟我相同的使用者有多少?
你說這樣市場會成長還是衰退?筆電一台用3~5年的使用者很多,我弟的ASUS已經用了7年快8年...你說筆電市場會成長嗎?

你可以去研究一下智慧手機市場與平板市場,現在一個人拿兩三隻手機的情況很多,一個人用兩三片平板也不少,但現在還有人一個人用兩三台筆電嗎?(有啦,超少,大概是寫程式的人比較有機會用在Testing和Coding上...)
你還記得筆電最高峰的時代嗎?去問一下比你年長10歲以上的人,如果他也是3C玩咖,有兩台筆電根本很稀鬆平常...在那個時候市場要衰退根本很難吧。

你要討論趨勢OK阿,上述就是跟你討論趨勢,反正你們在數據上的相反指標也舉不出來,不是嗎?
你只要告訴我,筆電市場衰退的原因是不是上面說的那樣就好...別忘了,桌機市場也在衰退,而且衰退好久了...你會拿筆電來說,只是碰巧手機和平板在攜帶性上跟NB有重疊到,但別忘了,在智慧型手機等行動裝置打入市場之前,筆電的銷售早就已經開始呈現停滯甚至衰退的狀態了。
你可以去查所有產品市場的發展都是有一個趨勢,剛開始出來很貴銷售量可能不高,接著普及各家競逐導致銷售成長...推了幾代產品後,消費熱潮減退,銷售開始持平市場慢慢飽和,偶爾還會小衰退一下...最後就是市場持續衰退。
現在人手兩三台手機和平板,你再等個10年回頭看,看看跟現在的筆電市場有沒有雷同...
peterTG wrote:
1.再次強調,不是只...(恕刪)


既然教科書沒有,
那就不要亂用「獨立」兩個字。
你引的那些來源,看上下文就知道獨立兩字想要形容的東西,
市場就市場,加了獨立就是在暗示它不受某些因素影響,否則怎麼能稱之為獨立?

至於趨勢問題,
筆電或桌機飽和絕對不是只有它還沒壞這個原因,
難道早年的桌機筆電就比較容易壞?所以大家拼命換?
我們也可以忽視平板的效應,
只看筆電與桌機之間就好了,
筆電崛起也超過十年了,
這期間桌機銷量也是一去不復返的,
這現象也能夠用桌機都還沒壞來解釋嗎?
還是說大家突然都無欲無求,連十年的桌機、什麼都跑不動了也仍然可以撐著不換?

汰換率低是事實,
而能夠不換,不是因為老設備還沒壞,
是因為找到新的設備可以取代需求,
就是這樣而已。

再說已經擁有PC/NB的人可以不換,
那還沒擁有的人呢?每個升上大學的人不是難免要買個電腦來寫功課打報告?
這些人其實也是PC/NB/平板三擇一了...

你老是要我提數據,
銷量數據也已經給了,
既然解讀不同,
我想你也應該提個數據,可以看出NB市場的飽和與平板的崛起無關,
或者再退一步,PC市場的飽和與NB的崛起無關之類的,
來支持你的論點。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有人就是參不透整樓的爭議點,關鍵字就只有"換機潮"這三個字的效應而已!!
老扯一堆最後都像鬼擋牆一樣,一直死腦筋在誰被誰"替代"上打轉。

最新微軟公布的財報上也顯示,雖然整體是高於預期,會高於預期最主要是
Bing search廣告收益大幅增加與微軟自家的平板Surface相關業務的成長,
但在作業系統授權上卻是大幅下滑,這兩三年來都幾乎是這樣的趨勢。

對微軟而言,為何作業系統授權上大幅下滑??阿不就是PC/NB成長趨緩所影
響。至於為何成長會趨緩??阿不就是換機潮拉長所致,會推出Windows8
,阿不就是想刺激換機潮發生來增加作業系統授權收益。這樣在看不出來這
幾年微軟的問題是誰消誰長的影響,阿不然又何必自己跳下去做Surface,
PC/NB換機潮不斷被拉長,阿不就是有新的平台出現,微軟不再獨霸,再參
不透那也就沒辦法幫你了。Windows8.1這次若沒成功就會像提油桶救火,
那微軟是真的該堪慮了~

derliang wrote:
會買筆電的當然就是會買,因為他會買就是他有需要筆電,這當然跟買不買平板無關。
所以這句話講了等於白講,這句型可以套用到所有的事:會XXXX的就是會XXXX,不管他會不會OOOO。

不不,你這說法有問題,這是論述兩個獨立事件,簡單來說你買不買某個產品,本來就是適乎你的需要,跟其他產品基本上沒有關係。
當你不需要這個產品的時候,別人無論說的天花亂墜你也不會買,當你需要這產品,別人就算把這產品批的一文不值,甚至告訴你有替代產品,你也會買。
這並不是白講,因為到目前為止,還是很多人分不清楚,以為有功能上有替代,在消費決策上也同樣會出現替代,但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

derliang wrote:
現在比較有興趣的是換機族或者是初購族。
這些要換機器的人,或者是首次要買電腦的人才是值得關注的。
舉個身邊的例子來說。
小弟的老爸前陣子筆電壞了,結果要換新筆電時,想想只有上上網,看看孫子的照片。
這樣何必買筆電呢?所以他就轉買iPad,所以這世界上的筆電市場就因為這樣被平板吃掉一點點。
如果您這麼有興趣深入探討原因的話,我可以幫您安排訪問一下:)

筆電跟平板有功能重疊的地方,但小弟認為它們之間具有所謂的"不可共量性"。
過去桌機是主流,現在顯然筆電已經是主流,但未來的主流是誰呢?
答案未必這麼明顯,但也不要太鐵齒,典範都是會轉移的。
現在我們面臨的應該是典範的轉移跟過渡期,簡單的說,小弟認為我們正處於行動裝置的革命期。
結果如何,等個幾年就知道了....

換機族和首購族(請恕我沒聽過初購族這個詞),基本上這種人的決策容易受到他人影響(如業務、親朋好友、師長)等等,我這樣說吧,我們把市場侷限在手機這個市場裡面,先不考慮黑莓這種比較冷門的系統,光就三大系統iOS、android和WP來討論,首購族或換機族有多少是全部都用過才做出理性判斷的?

同樣,我們把眼光放大,這次移轉到兩種產品的比較,平板和筆電。
你認為一般消費者無論是首購或是換機,對這兩種商品了解的程度到哪?
筆電好說,因為筆電市場行之有年,就算你再怎麼不願意或多或少都會摸過...而平板呢?有多少人是完全沒用過,聽人說不錯去買,或是買給別人?

你拿你自己的例子來說,老實說並不能說明市場狀態...
我不知道你爸筆電壞的時候是幾年,如果是2009年左右的話,不知道這個產品你有沒有聽過?
另外你爸筆電壞了,要換新筆電時,想想只有上上網,看看孫子的照片,這就是假定性因素了,因為你爸先假定他根本不會用電腦去辦公...老實說你爸的需要,就算手機也能達成,如果你爸那時候選擇買的是一台5吋up的大尺寸手機,你今天的論述就會變成:手機可以單幹筆電。

依照你的舉例,沒有買筆電是事實,反推回去不管你爸是買什麼,都可以論述筆電市場就是這樣一點一點被搶走...就算他買的是手機、AIO觸控機、數位相框、PS3搭家裡電視用等等,都可以得到這個結論,而今天只是他碰巧買了iPad所以你這樣論述。

我並沒有討論什麼是主流,消費者本來就是遊走在各產品市場間,今天你看平板好,去買平板,但未必你買了平板之後就不會買筆電,這就是被你評為套到什麼東西上都可以的,我最開始的論述內容。
說起來,科技日新月異,搞不好幾年後就會出現一統型動裝置的革命性發明,到時候筆電和平板一起被清掉也說不定...
但以今日來看,平板和手機本身就是新市場,有足夠的話題性和嶄新度去代動,筆電近年來稍為轟動的一次也就是Macbook Air開啟超輕量化筆電市場這點而已,兩相對照當然彼此會出現落差。
有興趣可以去看一下SONY的VAIO DUO和TAP產品,對照你老爹的iPad,其實這兩咖商品都能滿足你爸的要求,Tap和Duo還搭筆讓你爸可以在螢幕上手寫勒...

ddcatt wrote:
既然教科書沒有,
那就不要亂用「獨立」兩個字。
你引的那些來源,看上下文就知道獨立兩字想要形容的東西,
市場就市場,加了獨立就是在暗示它不受某些因素影響,否則怎麼能稱之為獨立?

喔~原來你說的都是教科書上有的阿?
那麻煩你找一下哪本教科書告訴你平板搶奪筆電市場好嗎?
我引的來源你真的有看完嗎?NASDAQ區分成三塊獨立的市場,請問裡面的獨立是形容什麼東西?我開始懷疑你閱讀的能力了...

ddcatt wrote:至於趨勢問題,
筆電或桌機飽和絕對不是只有它還沒壞這個原因,
難道早年的桌機筆電就比較容易壞?所以大家拼命換?
我們也可以忽視平板的效應,
只看筆電與桌機之間就好了,
筆電崛起也超過十年了,
這期間桌機銷量也是一去不復返的,
這現象也能夠用桌機都還沒壞來解釋嗎?
還是說大家突然都無欲無求,連十年的桌機、什麼都跑不動了也仍然可以撐著不換?

汰換率低是事實,
而能夠不換,不是因為老設備還沒壞,
是因為找到新的設備可以取代需求,
就是這樣而已。

再說已經擁有PC/NB的人可以不換,
那還沒擁有的人呢?每個升上大學的人不是難免要買個電腦來寫功課打報告?
這些人其實也是PC/NB/平板三擇一了...

噗...紅色字部分,你真的有看嗎?
我有沒有說早年筆電也是跟現在的平板一樣,多的是一人兩三台?
什麼是趨勢?這就是趨勢。

剛出來大家都一窩蜂,這點從傳統手機到智慧手機,從桌機到筆電,再到現在平板都是一樣的,這就是人類消費習性。
以前傳統手機剛出來,Nokia3系列 6系列 8系列,多的是一個人好幾隻...後來呢?在iPhone問世前,消費是不是處於停滯?但毫無疑問那時候市場的霸主就是Nokia和Motorola這種公司...
iPhone出來之後,傳統手機的銷售依然沒停,時至今日仍然有傳統手機市場,也仍然有傳統手機在上市。
但你現在把重點都放在iPhone為首的智慧型手機上,為什麼?因為他新。

我前公司的老人主管(45歲up),換了智慧手機後,半年內把智慧手機處分掉買傳統手機的大概有7成...理由是操作好複雜、沒有傳統按鍵用起來不舒服等等。但這些人把智慧手機換回傳統手機,傳統手機市場會受到重視或是成長嗎?自己去想想。

筆電早在平板推出之前,銷售就已經停滯且有衰退跡象了,為什麼?大部份需要筆電的人都買了,第一次要入手的精挑細選選機種,換機的等機壞...不就是這樣?平板早晚也會迎來這樣的時代...再過幾年,iPad和其他平板慢慢玩不出新把戲,對消費者來說沒什麼新鮮感,你看購機速度會不會像現在這麼快。

ddcatt wrote:你老是要我提數據,
銷量數據也已經給了,
既然解讀不同,
我想你也應該提個數據,可以看出NB市場的飽和與平板的崛起無關,
或者再退一步,PC市場的飽和與NB的崛起無關之類的

來支持你的論點。

銷量數據?你提的是出貨量數據...不是銷量數據,你還沒搞清楚狀況嗎?
還解讀不同勒,你連銷量和出貨量都可以扯在一起討論,再來說解讀不同,你要不要去了解一下銷量等不等於出貨量?
紅色字部分,要提數據應該也是你提,論述有關係的人要舉證,無法舉證相關則一律視為無關,這不是基本嗎?
你當我前面跟你討論,一直要求你們提出數據相關性(正相關、負相關)是假的嗎?
peterTG wrote:
不不,你這說法有問題...(恕刪)


你講的樂樂長,但我要講的很簡單。
以前如果"只要上網"但又要輕便,那麼就只能買筆電。
但現在不用了,有新的選擇,他可以買平板,買手機,買OOXX...。
所以對這一族群來說,筆電的市場就是被其他裝置吃了。
你又講了一次不言自明的事情

舉自己的例子就是告訴你有這種情形存在。
但這種人有多少?我不知道!
但現在對"某些族群"來說,已經不是非買筆電不可了。
這事情還是新聞了嗎?有需要討論的這麼熱烈?

老爸就只要上網,硬塞給他其他東西幹嘛?備而不用?用大砲打小鳥?
SONY的VAIO DUO?這例子很好笑吧...螢幕角度不能調,拿在手上一下就酸了...
拿這台東西在沙發上用?為什麼不要拿一台五六百克的平板?要花三倍的錢買Duo?
自己老爸,我怎麼可以這麼不孝陷害他?你也幫幫忙...

peterTG wrote:
你拿你自己的例子來說,老實說並不能說明市場狀態...(恕刪)


這句話不又是一句廢話嗎?當然不能說明市場狀態,只是舉個筆電被平板吃掉的例子。
我早就說了,這個世界上的筆電市場就因為這樣被平板吃掉一點點。
也許我老爸是全世界唯一這樣的一個人,但你相信他是世界唯一的嗎?

最後跟您講一個訊息。
現在有一個很熱門的項目叫做"行動學習"。
以前的行動學習用的是筆電,學生在教室內,教室外都用筆電當作是行動載具。
後來想當然爾是失敗了,筆電使用時間短,重量重,容易損壞(硬碟),重要的是沒有適合的軟體.....
為什麼現在又很熱了呢?就是因為各色的行動載具成熟了。
所以可以用簡易甚至廉價的平板取代過去的筆電,這樣子是不是有這方面需求的族群會捨棄筆電去買平板。
筆電的市場又因為這樣而被吃掉一點點。

當然,筆電現階段還是有它的不可取代性,例如它可以快速大量的輸入文字。
在這裡嘴砲的人應該都是用筆電,但這優勢可以維持多久呢?
天知道,也許改天輸入訊息根本不用鍵盤...您說是吧。

irsjx2vxo3ne3k84dr1dz4,r4pe8bez3/4ne3bq4bew2j92gea jx4hq me-2d8 e3hy4hi2ty k84!
peterTG wrote:
紅色字部分,要提數據應該也是你提,論述有關係的人要舉證,無法舉證相關則一律視為無關,這不是基本嗎?...(恕刪)


什麼時候有這條了?你規定的嗎?
數據是你先跟我要的,我提了如果你不滿意,可以提出其它數據作為反證,
而不是不滿意之後就當別人無法舉證,然後兩手一攤,這樣無法有效討論,只是進入無窮迴圈。

功能相近的產品就會有取代性,
這句話不知道你同不同意?
如果同意,再來辯證NB與平板的功能是否足夠相近。
如果不同意,倒是想知道為何不同意。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