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iks wrote:
前幾篇說w8不好用的文章 很多人指出使用滑鼠與使用手指的不同處與優缺點...(恕刪)


講來講去不都在說什麼移動距離啦、圖示跟文字啦,
一些似是而非的東西。
滑鼠每個人都用很久了,優缺點大家心裡有數,
倒是最近微軟強推用筆,
最近我也開始在我的平板上用電磁筆操作,
對付那些傳統桌面的程式,意外的好用,
而且比用滑鼠,不但不受使用環境限制、手也不易疲勞。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不用說啥特別的個人差距
磚在24吋螢幕上硬生生剩下17~18吋左右的真正實用面積
別說24很大,現在電腦螢幕要買22吋以下都絕跡了
其他部份都是空白
留空白也不是不好,桌面模式的桌面也不會把它填滿
不過既然用了滑鼠根本不需要考慮邊界誤觸的問題
那至少把磚塊做大一點,觀看也舒適吧
不好意思磚放到最大就不過4 吋螢幕大小(ctrl+滾輪 滾到最大了)

怪的是反而還能滾到超級小,小到懷疑手指怎麼觸控正確
~~~~~~~~~~~~~~~~~~~~~~~~~~~~~~~~~~~~~~~~~~
;補充誤會了,縮到超小是拿來選分頁的
;是全部頁面縮到同螢幕檢視
;不過APP不多也是縮到超小的道理不知何在
~~~~~~~~~~~~~~~~~~~~~~~~~~~~~~~~~~~~~~~~~~

桌機的個人用距在50~60cm左右
光個天氣的APP顯示跟手機差不多
但手機的用距可是在20cm
啥手感的就先不用比了
視覺差距明顯的擺在那

磚介面用在平板無疑的很適用啊
本來應該是個MS touch的東西
不要拿來跟Windows混
windows 7 本來就有桌面小工具了
Win8也是被MS收了,大概是怕被拿出來比吧

ddcatt wrote:
講來講去不都在說什麼...(恕刪)
marxmobile wrote:
那至少把磚塊做大一點,觀看也舒適吧
不好意思磚放到最大就不過4 吋螢幕大小...(恕刪)


磚塊可以設定一個畫面要放幾排,
但是既然要顯示資訊,
當然大點好,這我同意。

倒是之前有些人還嫌磚太大,
一個畫面只能放少少的,不像捷徑可以鋪滿整個畫面,
動不動就要用滾輪滾...

只能說真的是什麼意見都有啊。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需用滾輪滾那不是開始頁吧
應該是應用程式頁

用的螢幕大小不一樣
自然有不同的意見
24"的跟10"的東西搞一起又不做好設定
大的嫌太大 小的嫌太小不是想當然耳嗎
一個剪刀要做的能同時左右撇子都能用可不是那麼簡單的
一個磚塊本來就很難又做按鈕又想當黑板
當按鈕太大,當黑板太小就是設計的問題啦

好比NBA員坐進去小march又同時用軍卡載小朋友
中間怎麼坐畫座位配置的人又不會搞
就會變成這樣囧

顯示資訊也可以考慮把磚能做的直接變成小工具放到桌面啊

前面的開車比喻的好
按了開始功能表跳到磚,然後桌面想看的資訊,小工具被拿掉跳到磚
對桌面鍵鼠工作者真的是打方向燈跳雨刷
而且還只有這台車這樣
要是適應這台車,開其他千千萬萬台就準備搞笑

一個人可能同個時期內
用公司電腦 筆電 桌機 只有一款搭載這種最新式的方向燈雨刷

ddcatt wrote:
磚塊可以設定一個畫面...(恕刪)
marxmobile wrote:
需用滾輪滾那不是開始
按了開始功能表跳到磚,然後桌面想看的資訊,小工具被拿掉跳到磚
對桌面鍵鼠工作者真的是打方向燈跳雨刷...(恕刪)


開始頁不是橫向捲軸一大排?
有些人希望那些磚變小,像開始功能表一樣,
所有捷徑都能在一個畫面看完,
他不想要使用磚的資訊瀏覽功能。
而閣下則是希望磚越大越好,
這沒有對錯,
只是同一個東西但需求卻很兩極,
我覺得很有趣而已。

至於按了開始功能表跳到磚,
是因為磚就是開始功能表,
win8改最大的就這點而已,
不過之後也可能再改回去,
整合傳統開始功能表跟磚畫面的東西,
看看win8 update 2會不會出來...

整合從來就不是簡單的事,
慢慢磨吧,
總能在桌機、NB、平板間找到最大公約數的,
現在都是變形裝置,
除了桌機可說幾乎不需要觸控功能外,
NB與平板間,還是需要像win8這樣的介面來統合滑鼠與觸控操作,
win7那一套是用不下去了。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ddcatt wrote:
講來講去不都在說什麼移動距離啦、圖示跟文字啦,
一些似是而非的東西。

滑鼠每個人都用很久了,優缺點大家心裡有數,
倒是最近微軟強推用筆,
最近我也開始在我的平板上用電磁筆操作,
對付那些傳統桌面的程式,意外的好用,
而且比用滑鼠,不但不受使用環境限制、手也不易疲勞。
似是而非.......
"什麼移動距離啦、圖示跟文字" 這些就是不適用桌面系統的原因
難怪會推出一個撞牆系統

在桌面系統使用 螢幕鍵盤 手寫 這些平板上很簡易的功能 用滑鼠操作看看
反之 選擇多個檔案 點選多個列表檔案 點選下拉式命令列 用手指操作看看

滑鼠可以很精細的在小像素間移動下達點擊雙擊拖移命令 手指做不到
手指可以長距離軌跡控制 與直覺眼到手到點選 滑鼠做不到

當電腦螢幕主流的22"到27"以及非主流的更大螢幕 或電視螢幕50"
滑鼠依舊是則是照像素多少在移動 一次移動500像素 在22"到50"都是移動500像素
就算是4K螢幕像素變多移動距離減半
還是可以靠軟體功能 滑鼠移動加速從移動500像素增加為移動1000像素去完成一樣的距離
觸控則要隨著螢幕變大 一樣移動到500像素位置 就要增加移動距離

--------------------------

不要因為磚牆對你的特殊需求剛好適用 就護航w8都好用
那個磚牆功能對win使用者而言只是個麻煩想擺脫的功能
難怪微軟更新一直在朝向桌面系統的使用者靠攏 直接進入桌面系統 加入開始選單

類似情形就像XP強制加入IE 微軟被告壟斷敗訴 卻因為是必須軟體 依舊打敗網景
但是這次加入磚牆卻不是win使用者所想要的功能

大概會跳針說 有鍵盤滑鼠觸控螢幕 就不會遇到不適用情況 忽略一般使用者沒有觸控螢幕
                              彈幕濃!
skiiks wrote:
在桌面系統使用 螢幕鍵盤 手寫 這些平板上很簡易的功能 用滑鼠操作看看
反之 選擇多個檔案 點選多個列表檔案 點選下拉式命令列 用手指操作看看(恕刪)


你怎麼不說win7遇到觸控根本悲劇?
作業系統只是端出一桌菜讓使用者自己選擇最順手的,
它沒辦法預測使用者喜歡滑鼠還是觸控,
作業系統目前也許不夠聰明,
但使用者不能跟著一起轉不過來吧...

該用滑鼠不用滑鼠、該用觸控不用觸控,
然後再來抱怨東西難用,
這我也幫不了你。

不想看到那個磚牆,
微軟也讓你直接開機進桌面了,
傳統桌面就全部都是適合滑鼠操作的東西,
明明就跟win7一樣,又沒有人強迫你用觸控!?

而磚牆畫面是對觸控優化沒錯,
螢幕變大、如你所說,滑鼠解析度也要對應增加,要點擊同樣是動一下手腕而已,
圖示更大更好辨識,也比開始功能表要一層層翻下去要容易找到目標。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ddcatt wrote:
你怎麼不說win7遇到觸控根本悲劇?
w7觸控本來就是悲劇 不過是W7有磚牆讓人撞嗎?

ddcatt wrote:
作業系統只是端出一桌菜讓使用者自己選擇最順手的,
它沒辦法預測使用者喜歡滑鼠還是觸控,
作業系統目前也許不夠聰明,
但使用者不能跟著一起轉不過來吧...

該用滑鼠不用滑鼠、該用觸控不用觸控,
然後再來抱怨東西難用,

這我也幫不了你。
又跳針
桌面系統傳統使用就是先從鍵盤滑鼠這習慣開始 想進階使用就是要建立學習模式
循序漸進 讓使用者體驗與學習
不是用當年網景那套 逼人撞牆 撞到不爽不用了 才趕快在8.1全面強化桌面模式

紅字處 是最跳針的部份
Surface Pro是普及多少了? 當大家都有觸控螢幕嗎?

ddcatt wrote:
不想看到那個磚牆,
微軟也讓你直接開機進桌面了,
傳統桌面就全部都是適合滑鼠操作的東西,
明明就跟win7一樣,又沒有人強迫你用觸控!?
這是被w8奇慘的銷售數字嚇到才在8.1強化桌面 改由桌面先進入
w8推出的初衷一樣是強迫使用者用磚牆 即便使用者沒有觸控螢幕
而且不要講的好像8.1就不用撞牆了 還是免不了要先撞牆
從w8最初撞牆開始→系統更新完→重開機→撞牆→設定桌面優先

微軟沒強迫使用者去觸控
他只強迫使用者以觸控的使用方式去操作滑鼠而已 然後去撞牆
換來的就是極差的使用評價與8.1改版內容

ddcatt wrote:
而磚牆畫面是對觸控優化沒錯,
螢幕變大、如你所說,滑鼠解析度也要對應增加,要點擊同樣是動一下手腕而已,
圖示更大更好辨識,也比開始功能表要一層層翻下去要容易找到目標。
螢幕變大又沒用都是1920x1080
64x64的圖示在20"跟在50"螢幕都一樣是64x64
想要更大的磚或是更大的檔案夾或列表 像是調整為128x128 只會讓顯示項目變少 翻頁變多

---------------------

觸控有觸控的優勢 鍵盤滑鼠有鍵盤滑鼠的優勢
就只有微軟這種公司 挾著市佔優勢為了搶平板的未來 把平板功能強加入桌面系統
讓磚牆喧賓奪主的搶在桌面系統之前
結果在多數使用者並沒有觸控功能的硬體下變成四不像系統 才需要在8.1迎合多數使用者強化桌面功能
                              彈幕濃!
skiiks wrote:
紅字處 是最跳針的部份
Surface Pro是普及多少了? 當大家都有觸控螢幕嗎?...(恕刪)


新硬體的確是越來越多觸控螢幕了啊,
所以新硬體搭售win8不是非常正常的事嗎?

舊硬體儘管是滑鼠鍵盤,
但是那個磚到底對滑鼠鍵盤有多麼不友善,
到現在還是各說各話。

使用者感到陌生的是UI的更動,
所以一些功能找不到,
這個當然需要時間適應,不否認這些,
但是動態磚本身,
又不是換了磚就讓滑鼠無法操作。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ddcatt wrote:
新硬體的確是越來越多觸控螢幕了啊,
所以新硬體搭售win8不是非常正常的事嗎?

舊硬體儘管是滑鼠鍵盤,
但是那個磚到底對滑鼠鍵盤有多麼不友善,
到現在還是各說各話。

使用者感到陌生的是UI的更動,
所以一些功能找不到,
這個當然需要時間適應,不否認這些,
但是動態磚本身,
又不是換了磚就讓滑鼠無法操作。
你覺得磚牆好用 不等於 大家都認為W8好用
所以很多人看清微軟的意圖 拒用w8

微軟的做法應該是 W8內建磚牆 先進入桌面系統 磚牆當作資訊通知 屬於喚出的服務
讓使用者覺得磚牆這喚出的服務好用 覺得磚牆使用觸控會更好用去添購觸控螢幕

但是微軟很清楚 添購觸控螢幕對消費者是很大的支出
用市佔優勢 強迫使用者拿滑鼠使用模式硬是去操作用觸控適用的磚牆+撞牆摸索回桌面系統
使得廣大使用者的撞牆體驗劣評如潮 導致現今狀況

--------------

看看這文章中 僅有非常少數會去說到為了磚牆
其他的幾乎全在討論怎樣讓W8恢復桌面系統 模擬W7化
說開機快這優點的使用者 多數也是開機快速進入桌面系統作業 不是磚牆

磚牆幾乎是被不屑一顧的功能 沒有因為磚牆好而認為需要添購觸控螢幕
就算使用者買Surface Pro也不是因為磚牆好用 多半是與Waom Cintiq產品作為比較 而不是為了磚牆好用
微軟推出8.1強化桌面系統的同時 就宣告用磚牆搶平板大夢破滅(沒人會為了這個磚牆去添購觸控螢幕)

--------------

至於磚牆界面 OSX或iOS應該會致敬這種集個人的資訊通知於一頁功能(很多瀏覽器早就能做到)
到時候再來看致敬的程度怎樣 不過多半會比微軟那種像磚塊的色彩強暴要好得多

舉個例子
如win的工具列 蘋果也在10.2還10.3版致敬了 叫做DOCK
不僅透明化 還有波浪舞效果 鼠標所到軟體還會放大圖示 檔案夾與內容還會摺疊顯示
一樣是開啓視窗開啓軟體的狀態列 就是可以不一樣 改良的比致敬對象好
結果是微軟也在後來的W7致敬OSX的透明效果與工作列檔案堆疊 但功能卻是微軟那套很難用的工程師哲學

這個功能會如此漂亮 建立在蘋果從以前就很注重圖示的美觀
從最初八位元 32x32到現在已經可以1024x1024全彩的PNG圖示 才有辦法波浪舞之外 還能放大圖示顯示
微軟還在64x64 8bit彩色圖示 且難以更換圖示


以下10.7的DOCK 已經演進很多版了


                              彈幕濃!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