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主力放在推廣素食 :D
FreeBSD雖然有裝,不過最近大多數時間都在玩蘋果(很像FreeBSD的Mac OS X)。
Regards,
chw
更改一下那個檔案指標,然後就可以燒錄成一張可以開機的 dvd 光碟了.
google 一下,有很多教學文的.

===
pcbsd 是基於 freebsd 去整理的,pcbsd 把 xorg 跟 kde 視窗桌面整合好了,可以直接開機跑到 kde 桌面.
freebsd 要跑 kde 桌面也可以,只是 xorg 你要自己去設定一下, kde 桌面也要自己去設定一下才能用中文環境.
我自己是 freebsd 7 + gnome 桌面這樣,設定成中文環境很簡單,就編輯一個設定檔案就可以了.
http://www.gen6991.idv.tw/?webof=box&tof=box
原本是在試著要用linux,也摸過mandrake(現在的mandriva), slackware, redhat, debian,
會開始用起FreeBSD是因為當時電腦的網路dfe 530 tx 在debian的driver沒有很穩定,正好看到FreeBSD,就試試看,這一試就到現在了~ :P
來野人獻曝一下...
FreeBSD從6之後已經內建了csup來取代原本要從ports安裝的cvsup,速度更快,在portupgrade的部份則是可以改用portmaster
一樣也是速度更快的solution
---
目前個人的機器上面還是在跑maple-itoc / apache2.0 / mysql / proftpd / postfix
這兩天因為想試用看看聽說效能還不是很好的zfs而把機器從6.3升級到7.0,剛剛才把ports重新裝好,
晚一點再繼續來玩zfs
有時client端使用各種強力的續傳軟體,同時間開很多個(http)連線取檔,不曉得 ipfw 是否能對
這種狀況作管制。
假設每個client都開100個連線,這樣的client如果有5個,就會叫起 500 隻 apache,系統很快就
吃不消了。
請問大家使用什麼方法來有效配置server resource(以更「公平」的提供服務給更多的clients)?
Regards,
chw
pass in quick on $ext_if proto tcp from any to ($ext_if) port { smtp } flags S/S
A keep state (max-src-conn-rate 40/3600, overload <smtp-bruteforce> flush global)
用來對付廣告商的大量連線超好用.
對不起, 要修正如下:
/etc/pf.conf 需再加入
block drop in quick on $ext_if from <smtp-bruteforce>
再利用 cron 定期執行 /usr/local/sbin/expiretable -t 300 smtp-bruteforce
expiretable 在 ports 裡有, 直接安裝即可.
整個作法是超過單位時間連線數後即 block 掉, 過一段時間再開放, 小弟的設定是 300 sec.
或是利用 altq 來限制流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