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onepoor wrote:
也因此RMS才會堅持Linux要叫GNU/Linux...
..(恕刪)
關於RMS堅持Linux要堅持要叫GNU/Linux的原因我補充一下
原本RMS想要開發一套自己的作業系統,一套仿商業Unix,但是卻又非商業Unix的作業系統
所以用遞迴的方式命了這個名字Gnu's Not Unix(GNU)
而這個計畫剛開始從emacs開始,因此有自己的文書處理環境,有好用的編輯環境來寫程式
除此之外,他跟Linus不一樣,他沒有從作業系統最重要的核心kernel開始做起
他則從編譯器開始做起,因為必須透過編譯器將程式碼轉換為二進位碼
而gcc便成為GNU計畫內最重要的一個程式
其後GNU還不斷仿照Unix的架構
將Unix內所有的小而強大的程式重寫
其中包含:shell(bash), library(glibc)等等
完成了Unix系統必備的,除了kernel外的所有程式
而最後當RMS要來發展他自己的核心Hurd時
他面臨了幾個問題
1. Hurd採微核心的架構,但是這個微核心的架構遠比他想像中的難以debug,最後一直只有完成一個半成品
2. Linus也已經完成了Linux這個kernel,他的完成度比Hurd高,且他已經吸引了「x86版本Unix需求」的使用者
所以他放棄繼續開發Hurd
目前的Linux distributiont除了kernel(linux)外,
多半都會附上其餘環境(因為只有個核心沒辦法做事),
這些環境往往都是GNU計畫所提供,
另外還會有其他第三方的貢獻,
因此RMS才會堅持要叫做GNU/Linux
nekocat8888 wrote:
gcc推動linux成功的最強的引擎(恕刪)
我想我只能針對字句一字一句來探討,
如果改成「gcc推動linux成功的最強的工具」
我想沒有人會反對
只是因為你用了引擎這個字眼
而其他人質疑為何你會把DirectX跟gcc拿來相提並論也多半是你用了這個字眼(你至少用了三四次,在不同篇裡面)
nekocat8888 wrote:
不管如何,由於gcc有超多種平台,以及編譯效能好的特性(恕刪)
關於gcc有超多種平台這句話
指的是gcc提供不同CPU平台的版本
除了PC最常見的x86, x86_64外
還有支援各式各樣的CPU
例如:alpha, ppc等等,甚至很多embedded system的CPU (詳見這邊)
至於編譯效能好這一點
早期好像在gcc 2,x時因為強調跨平台
所以其實效能並不比其他商業編譯器來得好
記得好像3還是4的時候有大幅改善效能
但是在Intel的x86平台上還是以Intel自家的編譯器比較好
nekocat8888 wrote:
所以這是也自然會形成Linux使用上的困難..
也變成這東西註是工程師才能玩的作業系統(恕刪)
這句話是怎麼來的,為何gcc強大就會造成只有工程師才能玩的東西
A:某平台或某作業系統的編譯器強大
B:這個作業系統在使用上困難
if (A is true) then (B is true)??
那其實你要講的是:MS Visual C++也蠻強大的,雖然沒有跨平台,但是還是很強,所以造就了Windows 的使用上困難
還是你要講的是:Windows使用上不困難的原因是,MS Visual C++蠻鳥的

web seervice use list
twitter, HEMIDEMI, blogger, picasa, google, google ma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