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應驗 天下合久必分 分久必合 道理 邏輯上不過回到以前 主機-終端機概念)
真執行起來 不過是廠商作生意的手法
COST DOWN ???
如果真能 COST DOWN (真正的 Total COST 不是 Paper TCO:那是做生意用的)
世界幾大 IT 公司 的 SALES 不就要喝西北風去 ..
Paper COST Down 很抱歉其他地方還是得吐出來
真正的好東西 如果有價值潛力 早早被 大 IT 公司納入私囊用在高價值系統
流出來便宜的東西 總是有點重大弱點無法克服
不見得所有系統都會遇到 但是遇到都很大條
而且後勤支援力擺明不足
很簡單的定律 : 東西便宜 付出成本低 廠商收入減少 優秀人才待遇不好 跳槽好薪水處..
=======================================================
目前 小弟最認同的 雲端/vm 用途是
很多大型公司的系統/db 在一定 os/db version 平台運作 而且更新不易也花大錢
但是 HW 總是要壞的 久了比後連 零件都沒有
新的 HW 又不支援舊的 OS
這個時後就派上用場 用新的 HW 取代舊 HW OS 照舊
不過還是有些 小眉角要注意 不要做到一半才發現 $$ 少算 東西少買
minimix wrote:所以, 前面貼出來的財務分析報表, 不是用 TCO 來算, 人家是用財務觀點的 ROI 和 IRR 來算的.....
如果真能 COST DOWN (真正的 Total COST 不是 Paper TCO:那是做生意用的)
世界幾大 IT 公司 的 SALES 不就要喝西北風去 ..
Paper COST Down 很抱歉其他地方還是得吐出來...(恕刪)
ROI 和 IRR 是經常被股市分析師用來評估公司績效的指標之一
能否告訴大家, ROI 和 IRR 的報酬, 還可以從甚麼「其他地方」吐出來?....是從「其他公司的口袋裡」嗎?....
Paper Cost down 不等於 cost down? 那公司提供財報要幹嘛? 難道實際的現金流量, 不等於現金流量報表嗎?
「紙上不等於實際」這樣的財報, 會計師敢簽證嗎?
還是另有見解? 歡迎提出實際計算的結果來看看, 有甚麼狀況會是「紙上不等於實際」?
我先簡單算一下吧:
這裡沒有甚麼複雜的 TCO, ROI, IRR, 就只是很簡單的:
第一年花 140 萬建置虛擬化, 然後每年省下 70 萬的冷氣和電力等維護費, 五年之後總共省下 210 萬....
五年省了 210 萬, 這樣還不算 Cost down 嗎?.....那該叫甚麼呢?
你如果是老闆, 雖然第一年要先付出 140 萬, 但後面五年可以省下 210 萬, 你要不要做呢?

~~ 新願資本-臺醫壹號創投基金-普通合夥人 ~~
公開公司的財報僅供投資時的參考
財報數字難看 實際數字更難看 因為糟到連數字都做不出來
====================================
個人從不否認 集中化 / 虛擬化的價值
如果只是 百來萬 的 IT business
在小弟的領域 是不需要 TCO /ROI 分析的
國際級 IT 公司做生意的方法 是不簡單的
安排公司大老闆參加國際級會議 跟不同產業的大老闆認識
跟 世界強國卸任元首 合影
這些 $$ 都會由平常的 IT 支出 "生"出來
====================================
IT 集中化顧問案 您認為值多少 $$
(還不到 雲端 或 虛擬化 跟 任何的實作歐)
raytracy wrote:
這裡沒有甚麼複雜的 TCO, ROI, IRR, 就只是很簡單的:
第一年花 140 萬建置虛擬化, 然後每年省下 70 萬的冷氣和電力等維護費, 五年之後總共省下 210 萬....
五年省了 210 萬, 這樣還不算 Cost down 嗎?.....那該叫甚麼呢?
你如果是老闆, 雖然第一年要先付出 140 萬, 但後面五年可以省下 210 萬, 你要不要做呢?(恕刪)
1. 初期投資成本只需要140萬? 我很好奇您 BOM 表的內容為何? VM 產品授權要多少? 顧問服務要多少? 新建置伺服器要多少? 新建置儲存設備要多少? 真的只要140萬?
2. 現在企業導入虛擬化的一大障礙就是軟體原廠的支援! Oracle 與 SQL Server 資料庫跑在 VM 上原廠的支援度如何? Oracle RAC 原廠支援虛擬化嗎? 更不用說其他大型應用軟體,這個問題吵了一年多到現在還是各說各話,至少在原廠的官方文件都明確說明不支援,如果企業導入虛擬化後應用軟體或資料庫運作發生問題,加上原廠支援問題導致停機過久,因而產生的風險與損失是不是也應該納入您的 ROI 中?
3. 要計算導入虛擬化的 ROI 絕對不是三言兩語就可以帶過,也不是把產品行銷用的奇怪數據拿出來就可以忽巄過去。建議您除了拼命宣傳 VM 的好處外,也能說說它可能帶來的壞處!
再把VM跟這些全部扯在一起
到最後就變成口水戰了
所謂的雲端運算,就是基本上Service provider自己有所謂的Server Farm
然後當客戶需要額外的計算資源,就可以用共通的介面來享有這些資源
用簡單的話來說,平常你上網只需要用到Atom
等到你要轉檔的時候就可以利用這些服務商的i7
這樣平常只需要買很便宜的Atom,等到有特別需要在找供應商
虛擬化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是因為大部分的伺服器用到CPU/HD效能的10%
利用VM把十台不常用的伺服器變成一台
省電省錢又容易管理
比如說Citrix, FTP, Web這種不需要大量CPU/IO的伺服器
Exchange/Oracle這種資料庫的東西是不需要虛擬化或是雲端運算的
因為他們是對磁碟寫入依賴非常大,基本上都是幾台伺服器街上幾台SAN,很少虛擬化的
除非是Front-end web server可以用虛擬化省點預算之外
基本上Oracle/Exchange/DB2很少有人無聊到去虛擬化
目前也不會有甚麼雲端運算的使用空間
省錢現在主要是靠虛擬化
因為淘汰十台Server換一台Server
光是機房錢就省下很多,還有很多這些舊機器維修的錢
雲端運算的未來不是很明朗
至少只有軟體商講得很爽【MS Google】
我知道IBM/hp/dell不是很喜歡這種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