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kikanno wrote:方便貼個一兩張照片參...(恕刪) 貼幾個目前在手邊的顏值完爆性能滿分手感非常優秀懂得來回起泡這隻非常好用覺得神似Captain's choice 就買了起泡性能不相上下100塊不到日式研磨碗也是有的怕摔破可以選美耐皿不過用不壞也很無趣這個我很常用大小適中底部有點狀釉料長得不怎麼樣 但是意外非常好用買了一個 隔天去店裡把其他的都掃光盤的優點在於刷毛內空氣量的控制可以透過運動方向 擠壓 等手勢來控制泡沫打出泡沫的時間 只有碗的一半泡沫超級綿密, 可以放硬幣在上面盤的大小形狀機能比碗高上許多天馬行空的的創造性沒有極限新手入門 就拿廚房的來試試看吧
kyotousa wrote:哪裡省錢?Costco 買 Gillette 5 刀片, 一個 $65. 一年4個, 很貴嗎? 65x4=260我現在用的gillette super thin,一盒6片/40元,每片6.6元(只要65的十分之一);我懶得換時,通常一片會用一到兩個月,算起來整年只要約80元,您一年的錢夠我刮三年了。重點是因為他夠便宜,所以其實可以隨時想換就換也不心疼,想每個禮拜用新刀片都行;再也不必逼自己一個刀頭用三個月、半年、一年。真正實現了替換式設計當初的「衛生考量」,而且拋棄的只有金屬片,比難以拆解的「塑膠+金屬」對環境的負擔小。
風刀劍無名 wrote:請問一下刀片哪買的.......正好刀片快用完了(derby.astra)想試用其他品牌刀片看看 小弟主力用的刀片都是住家附近買的諸如勝利生活百貨、勝佳生活百貨、大群五金百貨、小北百貨、明仁五金行......等五金店/生活廣場;有些店不一定會擺在刮鬍刀區,而是放在五金工具那邊,因為做法國麵包等糕點也會用到DE刀片,問老闆最快。以上地點通常是吉列Super Blue(藍吉列)最多,最近也有些會放吉列Super Thin(紅吉列),還有人買到過personna;大陸的飛鷹也常見(就是被吉列併吞的上海刀廠,跟藍吉列廠製造),另外有飛魚牌(圖案是條旗魚)我看一看又掛回去了。寶雅還有韓國的DORCO,一樣不在刮鬍刀區,而是通常會在女生修眉刀區的下方,但那個刀片連不太挑剔的我都真心覺得不好用。如果你住家附近有美容美髮材料行(我這邊也有兩三家),則應該都可以找到FEATHER黑白包裝,老闆娘通常會收在櫃檯裡面,要用問的。
Black Hammer wrote:小弟剛踏入這個產品,看youtube用什麼我就買什麼,小弟購入的是刮痕膏牙膏形狀的。但是購物程式也有看到刮鬍皂。那麼膏跟皂都是一樣東西要打出泡的嗎?疑問的是皂不是鬍前軟化的是嗎? 根據吉列研究室的試驗── 一般的「水」就能很有效軟化鬍鬚,只是因為面部與鬍鬚上有油脂會阻擋水分進入,所以必須分解油脂+保持水分在臉上,才足以充分軟化。而刮鬍膏、刮鬍皂......都是一樣的道理,其主要功效在:1.親油+親脂:使水分容易穿透油脂而浸泡到鬍鬚。2.保持水分在臉上:透過起泡狀態可以充分攪拌皂與水並減少流動,讓水停留在臉上的時間更久。3.潤滑:水與皂體本身皆有潤滑性,增進剃鬚過程的滑動順暢。4.緩衝:綿密的氣泡也形成緩衝層,減少刺激感。5.標示刮剃區:剃過的地方就會剷掉泡泡,也避免反覆刺激。刮鬍膏與刮鬍皂、刮鬍條......等產品都需要透過起泡來達成以上效果,只是流動度愈高的產品多半添加了些其他成分,以加速刮鬍刷取皂時間或使用的方便性,可以理解成「咖哩醬/咖哩塊」或「洗衣精/水晶皂」的相對存在;至於喜歡哪種則看個人,我是比較偏好塊狀皂類,成分較少且同樣體積能使用得久些。另市面還有一些其他質地的產品── 如刮鬍凝露/凝膠就不需要起泡,但也是些增稠保水原理的主成分(例如卡波姆膠)+消毒抗菌+抗炎,至於蘆薈等宣傳成分的其實通常都只比例的一點點點;最大的特性是因為輕薄透明度高,所以適合理髮店使用直剃刀修汗毛時可以直接看到皮膚、避免下刀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