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來我覺得設計師除了要具有能夠判斷該位客人合適的造型之外,也應該去花些時間跟客人在開始設計髮型之前有個短短的talk(差不多15分鐘),了解該位客人的職業屬性,他的髮質屬性(例如髮量多寡,額頭高低,髮漩髮流,髮質粗細),他平常都是怎樣整理頭髮,他覺得想改變的look大致是什麼,他能不能夠接受比較新穎的髮型,綜合這以上的資訊後,設計師再來設計合適客人的髮型(當然決定後再跟客人溝通一下想要幫客人設計的髮型走向是如何,再次確定客人是不是可以接受)。
再跟客人溝通期間,設計師了解客人的需求後,再加以判斷並給予建議(例如客人是不是合適他自己所指定的髮型),畢竟不是人人說我要剪跟哪位明星一樣的髮型就可以完全的COPY。
因為現在髮型設計shop真的很多,我自己也常去髮型設計shop跟設計師討論合適自己的髮型(也有陪同同學朋友去設計髮型),其中不往聽到最多的就是設計師說:『放心,我會設計合適你的髮型』,但事後往往不是適合客人的髮型(比較不好意思的是,蠻多設計師比較持有自己的主見,卻忽略了客人自己本身的各種狀況,如上頭所列的),例如前一年蠻多高中女生去把頭髮燙的跟水母頭一樣,兩側頭髮變得超厚超毛(講真的,看起來髮質真的很糟糕,那種就是自認為的流行),這種狀況設計師就應該去讓客人能夠有合適跟合宜的髮型。
當一個女生愛上3C產品時,會產生甚麼不同的化學變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