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證] 台灣無印良品日幣當台幣賣?

dove兄,你這樣比就不厚道了!
這件外套日幣原訂價是8400,
而你PO的是網站上的零碼出清價,
統一的訂價是賺很大,但它並沒有日幣當台幣賣。
買東西要看「價值」,不是「價格」。
無印賣的本來就貴,外套大衣一件四千多,去搶比較快........
KMSW wrote:
dove兄,你這樣比就不厚道了!
這件外套日幣原訂價是8400,
而你PO的是網站上的零碼出清價,
統一的訂價是賺很大,但它並沒有日幣當台幣賣。

或許這是特價的商品,至於是不是零碼,我就不曉得了.因為M 跟L 都有10件以上可以下單
日本的外套我記得很少做 XL ...

去過日本逛過無印良品數次,有次我太太的一件外套換算回台幣不到2000
有次在台灣門市有看到一模一樣的,幾乎都可以在日本當地買兩件了

有時日本門市的價格會比網站上的還便宜一些些都有可能
樓主一定是不太常從國外買東西回台灣,光運費跟跟商品稅就占了很大一宗的小朋友了,台灣MUJI的價格只能說是中間價位偏貴,只是日本很常在特價,台灣都沒有而已,畢竟台灣的市場真的很小啊
mikepanhu wrote:
校園幾乎人手多支

你確定? 是台灣國民人手多支還是台北國民人手多支
iveet wrote:
樓主一定是不太常從國...(恕刪)


一點都不認為稅、跟運費是主要的成本來源
如果你有看過國稅局的規定,稅是從5%~ 12.5%
再加上代理的原因,所以報的FOB價格一定是遠低於市場價值

更不用提運費了。
衣服是不可能走空運的,如果你去查一下海運櫃的走法,你會發現每件衣服所分擔的成本低到快要可以乎略

很理論的拿一件8000日元的衣服來做比喻
依照很正常的333法則
30%的終端利潤,直接減去,我們就當成統一進口的FOB的價格是: 8000X 70%= 5600日元
(事實是更低,因為衣物成本不是日本出口,現在多半是大陸出口,價格可能只有30%不到)
5600 x 112.5%= 6300
再加上日元200元的運送成本= 6500日元

換算成台幣= 約2150元


台灣的訂價呢??

我只能說那是盤子價。

(我必需承認我是uni-qlo派的,至少用料好一點,但是台灣的uni-qlo也是盤子價,連在大陸買都比台灣合算)
a5968b wrote:
其實我也覺得賣貴了日...(恕刪)


一般應該落在65000-90000中間。

90000算不錯了。

日本主要是住很貴,而且是在大都市。

吃、用的話,以日本的薪資水準其實是還好。

melbournebest wrote:
現在有39元的店.....(恕刪)


題外話! 39元店 一開始是賣 50元~ 後來被一堆人狂泡了一陣子之後!

才降成 39 元的! 所以有些店擺明要把台灣人當盤子的! 就算品質好我也不去消費!

寧可去支持一些台灣製的產品!
呵呵~
只能說各取所需啦~
如果覺得貴,那就不要買....
如果覺得需要,但又覺得貴,那就去找別的替代品....
或許台灣的品牌太少了,若是多點選擇,我想價格應該就會降下來~
無印的東西質感都不錯,日本的商品淘汰率又快,所以一陣子就會有出清價
只是我覺得若是差個200~300元,該賺的還是要給人家賺
若是你覺得不想給人家賺,那就都不要買....
連去日本也都不要買,因為日本買的話雖然便宜,但他們也會賺你的錢,因為一件衣服真的成本很低~
redwarf wrote:
一點都不認為稅、跟運...(恕刪)


依經濟學理論,最終決定定價的是『供給』和『需求』,根本不是成本啊。長期而言如果不合成本,根本不會有這項商品,合乎成本後的定價則受『供給』和『需求』而定。

redwarf wrote:
我必需承認我是uni-qlo派的,至少用料好一點,但是台灣的uni-qlo也是盤子價,連在大陸買都比台灣合算


我也愛用UNIQLO,但是UNIQLO的用料不見得比MUJI好。去年很熱門的女性有杯T恤,這幾乎都是基本款,所以很容易比較。如果你在日本比過MUJI和UNIQLO的,你就會知道MUJI比較好。

小惡魔市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