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在三年前,一次到歐洲的出差.竟然在房間裡放了一台這樣的咖啡機,隨時擺了六顆的膠囊任君品嘗.直到這次的經驗才實際接觸到了這套咖啡系統.實際操作試喝過的感覺: 嗯,很方便,Espresso不會苦,還會回甘,不錯不錯. 待在飯店的一星期每天總會喝上個三四杯. 然後回到台灣又把他忘了.
結了婚,小孩也陸續的出生,我對咖啡的熱情也越來越低,幾乎已經沒甚麼要求,只要美式咖啡機一按嘩啦啦的有咖啡喝就好了,對口味的堅持早丟到一邊. 每天事情一大堆都忙不完了,一想到弄個咖啡還要洗一大堆器具人就懶了.
直到有一天,在常去的牛肉麵店看到老擺在架子上擺了一台NESPRESSO的機器.
(台與)“頭家,你那仔樣喝季寬嘎逼?” .”阿就一個笑年仔吃了牛肉麵嘎我介紹,我的買呀,個金方便,袂歹飲歐!”(台語)
後來查了一下資料,到代理商網站留言,很快業務就和我連絡了. 約定好某一天晚上,業務把機器搬到家裡DEMO實際試喝評估後當場選了C290加一台奶泡機及25條膠囊.原想可能過一陣子機器才會到.再填完信用卡授權書後,業務馬上到車上把全新的機器及膠囊搬進家裡. 這……難道一切都是陽謀,怎麼確定我一定滿意?還把機器傳便便………………當晚老婆和我就重新開始重溫美味咖啡的滋味了.
廢話不多說,看圖去了
選購的機器是C290,後方是儲水槽.上方像異形的頭是吃膠囊的地方

這個方向可以看到奶泡管

左側面照

右側面照

正面照

正面照加奶泡壺

按電源開關開始愈熱,約50秒預熱完成, 另一個按鈕是和蒸氣加熱及降溫開關

打開異型的頭

放上膠囊後關起來就可以開始萃取咖啡了,當下次再打開蓋子時用過的膠囊會自動退到後方的集中槽

蓋上上蓋後按鈕選擇萃取量,大杯或小杯.大杯預設值為110 ml,小杯40 ml.常按按鈕可自行設定萃取量.每種不同的膠囊有其建議的淬取量,建議的淬取量可參考咖啡膠囊的說明書.

按下按鈕後嘩啦啦了咖啡開始萃取了.可以看到濃濃的Crema隨咖啡流出

30秒後萃取完畢,上方漂浮著一層金黃色的Crema.

接下來打奶泡. C290附上兩種不同的打泡方式.傳統的蒸氣管和液體直接打泡管(不知道如何形容?). 傳統的蒸氣管就把它忘了吧.直接打泡是比較方便的方式.把透明管放到冰牛奶裏,出口放空杯承接奶泡

按下蒸氣加熱鍵,開始加熱.加熱時間約30~50秒

選擇操作的選項.轉到左邊是做卡布奇諾(打奶泡),中間是出蒸氣,右邊是做拿鐵(加熱牛奶)

然後把蒸氣按鈕往前推

開始做奶泡了. 吸管把冰牛奶吸進奶泡管,出來就是奶泡了.方便又快速.很多專業咖啡店的奶泡就是這樣做的.

綿綿的奶泡完成了.

把剛剛萃取的咖啡加入奶泡,香濃的卡布奇諾完成!

隨機器附贈的16種口味試喝膠囊.每種口味一顆,繽紛的顏色

還有一個很有質感,漂亮的黑色木盒,上面印著NESPRESSO的LOSO,猜猜看這是甚麼?

猜對了嗎?是另一個咖啡膠囊展示盒,可放36顆膠囊. 這是單獨販售的配件,現在促銷,購買25條膠囊可獲贈此展示盒.

盒蓋上方有印有各種膠囊的特性簡介,可供選用膠囊時參考

漂亮的膠囊顏色,真壯觀

像是彩色的棋子

另外一種業務送的膠囊介紹轉盤,方便選擇咖啡膠囊時使用.

咖啡膠囊,每條內含10顆膠囊

膠囊的形狀

使用心得
1.當初從C100和C290之間抉擇很久.後來選定C290是因為C290膠囊是平放式,水從上方加壓而下壓力比較平均.C100膠囊是垂直站立式,加壓的平均度可能沒有平放是平均.
2.C290直接打奶泡的系統是和大量製作.朋友多時可連續打奶泡,一次製作多杯.方便快速.但是奶泡的綿密度是以奶泡壺打出來的奶泡為優.
3.後來連奶泡壺也一起選購是因為….奶泡壺可以打冰奶泡.但是奶泡壺一次只能打一杯的量.人多時比較麻煩.
4. 奶泡管清洗很方便.只要放一杯清水,打開奶泡開關,把清水打完就清洗完成了.
好用好喝好玩的懶人咖啡系統,分享給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