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anks for A&F,Armani Exchange,Hollister,American Eagle......

自從去年聖誕節幫朋友寄了幾件休閒服(A&F,Armani Exchange...)回台灣後,
才知道這些牌子的衣服在台灣年輕人中很熱門.
(以前都以為大家都在瘋東區或是西門町潮T,潮衣之類的...)
之後朋友的朋友,朋友的同事,朋友的同學,朋友同學的朋友,朋友的女朋友,朋友女朋友的朋友.....
都會請我幫忙買幾件寄回去.
為了累積銀行的信用積分,
這兩個月來光是進A&F店裡的次數比一年進麥當勞+subway+KFC+starbucks加起來還多了吧!
生活都快被A&F,Armani Exchange,American Eagle,Hollister......淹沒囉!
這段時間還因為異常消費,被銀行鎖卡兩次.

終於...

收到銀行通知能換正式的銀行卡囉!
(一堆朋友在美國工作了一兩年都還沒通過審核喔!)
~~~
最近的消費記錄...驚人吧!還不包含網路下單的呢!
Thanks for A&F,Armani Exchange,Hollister,American Eagle......
Thanks for A&F,Armani Exchange,Hollister,American Eagle......
Thanks for A&F,Armani Exchange,Hollister,American Eagle......

上週的店內消費記錄,
2/11:usd 427.05
2/12:usd 216.3
2/15:usd 384.35
2/17:usd 308.47
Thanks for A&F,Armani Exchange,Hollister,American Eagle......

網站消費記錄,
usd 456.48
Thanks for A&F,Armani Exchange,Hollister,American Eagle......
usd 565.14
Thanks for A&F,Armani Exchange,Hollister,American Eagle......
usd 271.72
Thanks for A&F,Armani Exchange,Hollister,American Eagle......
usd 207.44
Thanks for A&F,Armani Exchange,Hollister,American Eagle......'

誇張吧!

P.S
幾次採購下來的心得發現,
這兩年開始,可能是生產工廠的不同(像A&F越來越多衣服生產地在大陸了).
同牌子不同類型的衣服(外套,襯衫,T-shirt)間的尺碼差異性蠻大的.
就算同樣是polo衫或是T-shirt,不同款式的尺碼差異性也很大.
像是今年新款的classic shirt,a款的XL比b款的L還小外,
搭配的外套卻只能選M(L或是XL會大到像在玩甩袖).
網站上的size chart真的僅供參考.
如果有這方面的疑問或許我能提供些尺碼上選擇的建議.
同場加映上週的hollister



最近的網站清倉都沒皮衣

話說去年七八月Hollister清倉時買的皮衣 便宜有又質感 可惜納之後就一直沒有皮衣的清倉價了

一直到幾天前都還有喔!
因為我2/21剛幫朋友下單了件皮衣.
chance8588 wrote:
最近的網站清倉都沒皮...(恕刪)

nudiesel wrote:
樓主乾脆轉行做代購好...(恕刪)

之前一週要拿著清單跑四五次shopping mall時,有想過其實可以利用閒暇時作代購.
再利用價格優勢(查詢過網路上的代購,利潤空間不小,所以如果賣便宜些,就會有人買)
來累積銀行卡的信用.
但後來仔細一查(y拍,露拍...)都有一堆假貨當真貨賣的情形.
甚至連背標都出現特殊的彩色版,還謊稱是加拿大限定版...
或是類似以賣兩件真貨掩護三件假貨的情形混著出貨.
想到如果為了代購個幾十元或百來元的衣服,
除了跑mall,跑郵局外還要把自己淌在這亂像中去做代購.
好像會有點吃力不討好.就打消念頭囉!
dial wrote:
之前一週要拿著清單跑...(恕刪)


nudiesel wrote:
在01大多是做口碑的...(恕刪)


先說個人經驗所得的結論
"絕對不要選服裝類"
人在美國,代購電子產品保養品甚至維他命都比衣服好賺太多

就算要選服裝類也別選AF集團的,購買限制多價錢調整又快
目前樓主是幫朋友代購,遇到售價或匯率調整朋友可能摸摸鼻子
但是買家就不會這麼好打發啦
沒有幫他買在低點而被抱怨盧小是常見的事

一般AF代購基本上賺5~10%
(樓主說利潤空間很大...可能是看到Y拍的店家代購,PTT上的比較像您這種跑單幫)
問題是一件AF特價短T可能才10美金,連帽外套2~30美金
整筆代購下來花時間e-mail聯絡又花時間跑mall
最後平均一筆賺個兩三百"台幣"
至於您預先購買起來的
依我的經驗,賣出的比例不到三成
效率比接單差太多
且過沒多久AF將同樣商品打更多折出售的情況更是多到想哭

最後是代購的競爭力
一點是美國各地稅率不一(這點樓主所在地稅率算是偏高的喔)
另一點是國際運費與被抽關稅的機率(以前有問到四折的Fedex,不過被抽關稅機率高所以沒用)
這些都會影響購買者的意願囉

PS: 一開始的確從做口碑開始,但是等生意好了想漲價,鐵定會有別的代購願意"做口碑"來競爭的

5D II, 24-70L+135L, Brompton M6L Raw Lacquer

macadam wrote:
先說個人經驗所得的結...(恕刪)


非常認同

都講到重點了


現在小弟出國除非是很好的朋友才會幫忙

其餘一定婉拒再婉拒
macadam wrote:
先說個人經驗所得的結...(恕刪)


說的實在太正確了,小弟之前也在美國待過一陣子,當時最怕的就是誰誰誰又要請我代購。
而且因為是透過朋友來跟我說,做完全沒人情的,那也就算了,沒賺半毛錢。他們只看售價
但是不看州稅跟運費,頂多運費OK他願意出,但是州稅一說出去,馬上就會說哪州不是免稅嗎
或是你們州比較貴耶!我看別州稅都沒那麼高。....媽的,明明我那一州的稅就已經算全美
數一數二的低了還嫌。唸著唸的下次又請我朋友叫我幫他買東西。搞的後來我跟朋友都快斷絕聯絡。

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呵呵!

macadam wrote:
先說個人經驗所得的結論
"絕對不要選服裝類"
人在美國,代購電子產品保養品甚至維他命都比衣服好賺太多

我曾幫朋友寄了好幾台相機回去,最大的那一箱裡面就有六台.
不過都沒被課稅.
那時候ipad2剛上市沒多久,一共幫忙寄了20多台回去.
還每三台裝一箱的方式寄回去.
至於保養品維他命這類產品現在的限制越來越多了.
法規要注意的事情也很鎖碎.

macadam wrote:
就算要選服裝類也別選AF集團的,購買限制多價錢調整又快
目前樓主是幫朋友代購,遇到售價或匯率調整朋友可能摸摸鼻子
但是買家就不會這麼好打發啦
沒有幫他買在低點而被抱怨盧小是常見的事

買衣服好像都會這樣.但等到價格調整時,卻又常常找不到自己的尺碼了.
像我年初去歐洲,就買了些約原價兩折的zara還有prada.

macadam wrote:
最後是代購的競爭力
一點是美國各地稅率不一(這點樓主所在地稅率算是偏高的喔)
另一點是國際運費與被抽關稅的機率(以前有問到四折的Fedex,不過被抽關稅機率高所以沒用)
這些都會影響購買者的意願囉

我這邊的稅的確是很高,但相對的商品也很齊全.
甚至連原本只在紐約第五大道那販賣的旗艦店商品也能買到.

chance8588 wrote:
最近的網站清倉都沒皮衣

話說去年七八月Hollister清倉時買的皮衣 便宜有又質感 可惜納之後就一直沒有皮衣的清倉價了



剛看到的.

<圖片來自A&F網站,版權屬A&F.>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