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這個油與電共存的時代,汽車對許多人而言不只是代步工具,同時是生活方式的一種選擇。此回同場進行試駕的GLB與EQB,正是賓士油電共生時代下的產物,當它們並肩出現在街頭時,象徵著兩種截然不同的節奏,一邊是熟悉的內燃機韻律,另一邊是靜謐的電能脈動。這次同場試駕,主題並非區分出誰更快或誰更省,只是剛好兩款車都推出新年式車型,趁此機會看看當賓士將相同車格,分別賦予汽油與電能兩種靈魂後,在城市生活裡會展現出什麼樣的氣質差異。
紅色GLB 200仍保留傳統燃油車的節奏與線性感,藍色EQB 300則以電動車獨有的安靜與即時輸出,描繪出另一種都會的從容。同一條街道、相同的設計語言,卻有兩種截然不同的駕駛情緒,這或許正是「一體兩面」的迷人之處,讓我們在同一個品牌的框架中,看見不同時代共存的節奏。

先來說說純電車款EQB,於今年六月進行產品更新的EQB,同樣分為前輪驅動的EQB 250+與四輪驅動的EQB 300 4MATIC,也就是單馬達跟雙馬達的差異,不過電池容量與動力輸出亦是有所不同。首先EQB 250+維持222萬元的基本定價不變,電池容量是70.5kWh,新年式將續航里程提升到WLTP 537公里的水準,配備則是新增Burmester環場音響系統這項標配。
此回試駕車型是EQB 300 4MATIC,基本定價一樣維持267萬元起不變,但電池容量從66.5kWh升級至70.5kWh,使續航里程提升到WLTP 468公里,同時新增Energizing智慧空氣淨化系統成為標配項目。動力方面倒是差異不大,最大馬力分別是190hp與228hp,最大扭力都在39~40kgm之間,因此官方公布的0~100km/h加速數據也不過是8.9秒與8.0秒的微小差距。理性來說,如果不是非四驅不可,倒是可以選擇續航里程更多的EQB 250+,然後把價差拿來選配自己更想要的一些配備。

GLB車系是在今年九月發佈新年式更新,不僅加碼配備升級,連同基本定價一起下修,讓最入門的GLB 180摘星版僅需201萬元即可入手。至於在新年式車型的配備調整部份,台灣賓士將AMG Line跑車化套件及夜色運動套件列為入門款GLB 180摘星版的標準配備,提供19吋AMG輪圈、Artico/Microcut雙材質混搭座椅、類碳纖維飾板等配備內容。
GLB 200摘星版除上述配備及動力強化以外,再升級全景式電動玻璃天窗與Burmester環景音場系統,售價同樣降價10萬至228萬元!GLB 180/200摘星版兩種車型看來C/P值都不錯,預算足夠是肯定推薦直上GLB 200,一方面是動力輸出更充裕,另外Dolby Atmos杜比全景聲Burmester音響升級也是很有感。若是熱血份子,自然是得挑選屬於AMG性能家族的GLB 35進化版,價格與過往同樣是308萬元,但能免費加選AMG夜色運動套件,並新增選配價格3.8萬元的MANUFAKTUR特殊漆「層峰灰」。
全車系搭載MBUX 2.0多媒體作業系統的GLB,具備雙10.25吋數位儀錶與64色車室氣氛燈,MBUX 2.0並提供OTA線上更新功能、導航內的Google POI興趣點資訊及MBUX擴增實境導航功能,會在欲轉彎路口以魚骨箭頭顯示,辨識效果明顯比傳統路線指引更清楚。


這也是我第一次見到GLB/EQB同場拍攝,兩者雖是油電共生平台,但這具底盤平台開發之初仍是以內燃機為主,後來才加入電動車款,與純電平台還是存在部份細節上的差別,會反應在空間設計以及操駕感受等回饋。
外觀方面,其實車頭差別最大,GLB就是習以為常的方正造型,然後現在全車系都標配AMG Line外觀套件及夜色套件,視覺上自然是顯得十分霸氣!EQB的車頭直接變為EQ家族風格,以三角頭燈融入整塊三角面板當中,變得比較斯文的感覺,EQB 250+外觀會是Progressive套件,EQB 300則是照片中的AMG Line外觀套件。
車尾差異就沒那麼明顯,EQB的特色是換上EQ系列常見的貫穿式燈條,包括頭燈組也是,夜晚都會有一條橫向LED燈條亮起。再來就是保桿造型不同,畢竟一個擁有實際雙邊單出尾管,另一個只能以鍍鉻飾條來施以造型變化,然後兩者廠徽及牌照位置也不同,因此EQB開啟尾門是直接按壓廠徽,GLB則在廠徽下方有個實體按鍵操作。

內裝方面,基本上兩者設計架構是完全相同,因此我就以單一車款的內裝來做介紹,拍攝車款是選用紅色縫線的EQB 300,但不論EQB 300還是GLB 200,同樣都標配AMG Line內裝套件。GLB/EQB的內裝設計一項比其它家族小車系列多點特色,這點會體現在副駕駛座儀錶台粗壯的銀色飾板、中央鞍座及車門飾板造型,給人一種更具力量的立體感。兩者亦都擁有Nappa真皮包覆的平底方向盤,以及Artico/Microcut雙材質混搭跑車型座椅。

如今無線Android Auto的Google Maps導航指引資訊,已可同步顯示到數位儀錶當中,對於駕駛者而已自然是更加友善的功能。

依然是最喜歡這個世代儀錶的簡潔模式,不僅可以切換自己喜歡的主題色調,整體風格也會銜接到中央多媒體螢幕。

熟悉的AMG式樣方向盤,也就是俗稱的蜻蜓式造型,附有Nappa真皮包覆與紅色縫線點綴,握感與造型俱佳。


中央鞍座及中央扶手位置,整合手機無線充電板、駕駛模式切換按鍵、實體音量調整旋鈕、360度環景影像輔助及USB-C充電孔等各種設施。

以家庭用車為首要考量的GLB/EQB車系,不只是提供七人座位配置,在座椅也給予豐富機能變化,包括後座椅前後滑移、椅背斜度調整等等,安裝汽座也很方便,因為ISOFIX採外露式設計,使安裝過程便利許多。

第二排也有兩個USB-C充電孔,基本上現在新車都是Type-C規格了。


兩者的乘坐空間自然是大同小異,同的部份是縱向及橫向空間,異的部份就是來自於底板高度差異。由於EQB的電動車身份,電池是放在底盤位置,因此腳踩的底板高度會被墊高一點,各位可以從兩張照片的腿部彎曲角度不同來辨別。至於要乘坐多長時間才會有舒適性上的差異,這點我也無法確認,只能看有沒有車主來實際說明了。

乘坐空間方面,一樣是請身高177公分的有為來進行示範,其實以五座設定來看的話,GLB/EQB都具備非常稱職且優異的乘坐空間表現,當然方正外型的窗戶視野與全景天窗採光,都會是乘坐舒適性的加分項目之一。

即使將第二排座位移至最前方,依然保有兩到三指左右的膝部距離,目的是可以跟第三排乘客協調空間或是騰出更多了行李廂空間使用。


再來是椅背斜度調整的變化差異,可以讓第二排乘客睡得更舒服。

凡是七座SUV都會遇到的問題,就是第三排出入空間通常不會太大,身形本來就不大的GLB/EQB當然也是。

試駕當天因為沒有身形比較嬌小的女性乘客在場,只能請177公分的有為繼續示範啦,不過此時第二排是在最後方位置,因此有為膝蓋差不多是直接抵在前方椅背上。縱向空間還可以跟前方乘客彼此協調,但中小型七座SUV的第三排一樣會有個老問題,就是坐姿很低,使得腿部彎曲姿勢較大而不利於長途乘坐。



分別來看看GLB/EQB在七座、五座、雙座等三種狀態的行李廂空間差異,七座全開就只能放些隨身物品,五座狀態才會是最合適的行李廂容量使用,放進汽座是輕輕鬆鬆、游刃有餘。兩座狀態的底板配置也非常平整,載物或露營車宿都很可以。




兩者在行李廂末端位置還存在一項差異,藍色EQB在底板下方就是小小的置物空間,但紅色GLB可以在這裡規劃一處隔板的放置空間,隔板下方才是補胎劑、打氣機等相關車用工具,EQB的行李廂隔板就只能放在隔板上方了。

EQB採用CCS1規格充電介面,充電孔整合於車尾右側,支援AC交流與DC直流兩種充電方式。透過家用或公共AC充電樁,以車上搭載的11kW車載充電器來算,從10%充至100%約需6~7小時;在DC快充環境下(最高支援100kW功率),官方數據顯示約32分鐘內可將電量從10%補充至80%。此外,充電孔蓋具備防水防塵設計,充電口上方設有指示燈,可即時顯示連線與充電狀態。

由於是油轉電的架構,EQB前方傳統引擎位置是用來擺放電機設施,並無置物空間規劃,從GLC Electric新世代電動車開始才有。


GLB 200裝載代號M282的1.3升直列四缸渦輪增壓引擎,搭配7速雙離合自手排變速箱,提供 163匹最大馬力與25.5kgm峰值扭力。雖然帳面數據並不特別突出,實際上這具引擎在中低速域表現相當輕快,渦輪啟動時幾乎沒有遲滯,配合雙離合變速箱乾脆俐落的換檔邏輯,在都會穿梭或中、高速超車時都能給人充足的信心。底盤設定則延續GLB一貫的均衡取向,懸吊偏向舒適但仍保有一定支撐性,即使是七人座版本,車身動態依舊相當穩定。方向盤回饋輕盈、轉向手感準確,讓這台車在市區中顯得比想像中靈活許多。整體駕馭感受偏向從容與細膩,不追求熱血感,而是以優雅的動力輸出與細緻的車艙隔音,營造出符合GLB 200調性的輕奢都會節奏。


相較之下,採用雙馬達與四輪驅動配置的EQB 300 4MATIC,以電動車特有的即時扭力輸出,給予截然不同的加速體驗。馬達最大輸出數據為228匹馬力與39.3kgm扭力,從起步就能感受到明顯的輕快推力,特別是在市區走走停停的節奏中,毫無遲滯的動力反應會使駕駛節奏更為流暢。EQB 300雖然車重比GLB 200多出三百多公斤,但低重心與線性加速特性讓整體行路質感更沉穩。
EQB的煞車與動能回收邏輯調校得亦是相當自然,駕駛者毋需特別適應就能流暢銜接減速與再加速過程。不過今天若是身為滿腔熱血的駕駛者,我會比較喜歡GLB呈現的車身動態,整體來說更為輕盈,過彎俐落感與協調性都優於EQB一些,畢竟底盤的電池重量就擺在那,確實會影響到較為激烈的操駕狀態,但日常行駛都順順開就無妨。


GLB與EQB兩者雖屬同一車系,除外觀差異較大以外,內裝設計、空間格局及機能性都幾乎相同,但在駕馭氛圍則呈現出「一體兩面」的對比詮釋,一邊是傳統引擎的韻律感,另一邊則是純電行進的靜謐與流暢。對我來說,一時之間還不太好選,但是對於駕馭感受更注重一點的話,我會投給GLB一票;如果只是想舒服的代步行駛,那麼整體駕馭過程更安靜、動力輸出更順暢的EQB會更加合適。總之,對這兩部車都有興趣的網友,在試駕過後並審視自己的用車環境條件,我想就會有清楚解答。
感謝分享&介紹,EQB 300 我投一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