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er5335 wrote:
建議現金存款至少要有車價的10倍水準以上再考慮...(恕刪)
個人認為...n=(存款/車價)...n值取決於當事人的年紀
也就是說....倍數n=f(年紀,狂熱度....)....
如購車年紀<30.... n=0.5~3 高興就好 ,因為前途不可限量
如購車年紀31~39.... n=3~6 因為對未來的信心仍強
如購車年紀40~50.... n=6~10 (收入差距漸大)人生的顛峰期,這一段期間收入無法大增,那未來更不可能了
如購車年紀51~60.... n=10 以上(收入差距大),危機感加重,對車可能興頭已過
如購車年紀>60 .... n=?...高興就好,因為能安穩開車的日子不多了..(扣除必須的花費後,n值可能會很低)
以上是個人淺見....
如可以保持收入持續不衰,則n值與"對車的需要" 相依性會比較高。
問題出在造車工藝 觀念與法規.
在以往成本控制不這麼嚴格的時候 RD受限不多 設計的餘裕較大 問題自然有減少.
我拿一個最簡單的例子說明,
MB捨直6換V6的原因在哪?就是成本.
這兩種引擎需要的製造工藝不一樣 直6難做多了 但V6則是很簡單的技術.
有坐過車齡20年或更久的MB老直6嗎?我敢說車況好的怠速震動小到很難感覺出來.
還有一個問題是環保法規.
對於內裝 耗材 甚至是基礎設計上 後期的車款需要考慮環保意識便於回收利用.
再生材質的性能其實遠不如原材料 這也間接使得耐用度下降.
再者是觀念.
以往車子雖然也是消耗品 但普及率不如今日高 更遑論是高級車.
這使的在設計之初 高級車就不是那種幾年就要壞掉換新車的設計出發點.
因此其可靠度反而比現今車款高.
如果拿新車跟這種車齡的車比 你會覺得它問題比較多 但是過10幾20年後 現在的車9成以上都會不能動.
我覺得以前的車 特別是雙B有個特色令我很懷念,
就是它們即便照料良好 還是會因為年事已高有些小問題 但通常不會讓你不能開 也不會非要你叫原廠來接不可.
有次我在高速公路遇到一台拋錨的W211 看起來沒有意外撞擊或重大故障 但是電子系統出問題變速箱鎖定.
相比於我快17年車 這件事情給我的感觸還蠻深的.
所以現在要買雙B...口袋要深 掏完還要能很快又有再買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