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hcc wrote:
7月份豪華進口房車銷...(恕刪)


那還真不能買了...
馬路停下來可能就可以辦場車聚了...
庸人自擾就是這樣

螢幕升降又不影響安全
連這都怕,那天窗故障更是不能不小心了
高級車電子化程度本就高,擔心電子系統不可預期的故障,那就該開平價一點的車就好

買C就不如就買E...
那一定沒聽過買Benz就要買S

沾不沾光每個人評斷的觀點未必相同
沒能力硬要買高檔貨才叫沾光

我的需求是小型車,但要好一點的小型車,那怎麼辨?
你教我怎麼買才不會被叫做是為了沾品牌光環?

mark11eq wrote:
小弟實在想不透你說的為了通過測試的結果....是什麼意思
所以AUDI應該有過人的技術,造出來的螢幕都可以比BENZ的框還要窄?
還有小弟不才想請教,為什麼放車內要防水測試??
其實邊框這種東西要縮小實在太簡單了,只是要不要做,要不要花成本的問題而已
個人覺得BMW的內檻式設計的最好,螢幕大又清楚,也沒什麼邊不邊框的
AUDI可以伸縮也是不錯很科技感
BENZ的相比之下是真的突兀了一點


車室內的電子零件,人摸的到的,都過最基本的滴水測試(以前我們交車廠的零件都有這樣的設計要求)

會碰到水的,有不同的 IP 要求(基本上丟到水裏拿起來都不會壞)

框的大小,最基本的打靜電,冬天手摸上去就有可能打壞。

商用和車規的打的靜電差很大。

基本上大車廠的研發、資源差不大,基本要求也都在水平之上,但是還是有高低

例如打2kv ,2.5kv ,打一次、打10次,打一個點,打10個點 都會影響設計。

振動1000 hr ,2000hr ,3000hr,振到壞 ,對機構的設計就會有影響。

100usd , 150usd ,300usd,設定的成本也會影響設計。

※你現在如果看到一個新的設計、零件,這個元件,在兩~三年前就已經在開發

rd 設計大概半年,之後要花2~3倍的時間測試(包含修改後重新測試)

所以你可能會看到3c類的,現在覺得落伍,但是在三年前,這可是最頂級的。

※車廠導入新零件,時間約為兩年。(開發期非常長、品質要求非常高)

導入後基本上不會更換供應商(一樣品質要求、新工廠/供應商重新稽核要花上很多年時間)

Eigen wrote:
車室內的電子零件,人...(恕刪)

好專業,敬禮!
樓主說的沒錯,小弟跟我太太兩個人也沒小孩,還是不考慮C,直接買E了....當然在預算不是太緊的前提之下....原因是....C太小了...如果放了我的高爾夫球具、網球拍、羽毛球拍、保齡球具之後,假日去好事多就沒多的空間了載東西了.....
這個樓又夠奇怪,各有各的需求,如果家庭只有
一部車,自然買E合適,像我已經有A8L,還有台
911,老婆買菜載小朋友補習,輕巧方便就好,買個
E那麼大一台勞什子做啥?針對個人需求買就對了,討論
得有些莫名其妙
int x, C , E , S
C=180 E=250 S=450

if x<180
echo output="別來亂"
else
echo output="歡迎光臨"

大概就是這樣吧~

其實我覺得C也很好看呀~ 車子 也不會說太小~(那法拉利 蠻牛 不就更沒空間?)
我覺得C恰到好處
放棄
中間螢幕破壞美觀
已經沒有吸引力
真可惜
新C實車很讚阿~ 發表會看到就電到了

對於這塊螢幕倒是覺得可以接受

往好處想 拆修升級較為方便




會打退堂鼓的應該對於這台車本來就沒有非常喜愛吧!

螢幕如果真的佔了很大的%數 那建議考慮Audi & BMW

屆時的銷售數字還是會說話的~



小弟家中最近剛好牽了E400




就駕駛艙的感覺

個人感覺W205質感一點也不輸車格高上一級的小改E

空間上的差距也縮小了


關於吉他腳 https://www.facebook.com/GuitarFeet
今天特別跑去看了新C...東摸摸西摸摸,感覺中控台塑膠感好重阿!還是是我的錯覺呢?出風口也是一樣感覺!!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