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從加入車友的LINE群組後~ 沒有秤秤自己幾兩重...
加上克制力不好~ 很容易常常不經意的打上 +1 這個符號跟數字....
至於這玩意到底有什麼功能~ 日本官方有做一個影片 (可直接跳轉3:30)
其實我原本半信半疑~ 不過有第一批車友安裝完抱持正面評價!
因此第二波我們也跟上了XD 簡單跟大家分享這玩意用在V的感受!
這東西主要功能就是修正汽車副車架與底盤連結的螺絲定位還有間隙的填補!
不過做了這些修正之後~ 為什麼影響行車路感還有減緩車輛振福我也解釋不來...
我只能分享施工過程跟感受分享!



此次的主角就是這一盒~ 裏頭除了襯套之外~
還包括一條異音消除劑 (應該雷同 銅800)
還附一包貼紙~



總共分四種款式~ 包括用於 副車架-底盤孔 還有 副車架的螺絲-螺絲孔 這兩個部位!



盒內說明書其實相當清楚~ 很容易明白! 尤其是他圖解的部分!
對照看就更明白他襯套之所以分不同位置與款式的用意!



看圖感覺難度是不高~ 但是就是要有設備!
頂不起來是沒辦法施工的Orz
另外V車款要留意頂的位置~ 很多店家的頂車機不夠長~ 硬頂容易損傷車底!


首要就是先拆除下護板~


由於沒有查到V車款螺絲鎖緊的磅數資訊~ 因此趁著還沒拆開前!
逆向工程來推敲一番! 推敲數值大概為 140 N-M ! 這參數做為後續鎖緊後的參考值!

雖然部會將全部螺絲退開~ 因此是不擔心整個副車架掉落的問題!
不過基於安全~ 還是會上支撐! 對於後續上襯套也有便利高低微調的輔助!

開始退開螺絲~ 根據位置就可以看出原車確實不會置中~ 完全偏向單邊!
置於是一開始組裝就篇單邊~ 還是隨著車輛行駛過程扭曲的應力造成位移就不得而知了!


上襯套安裝前一樣要塗抹附贈的滅音膠!
而上襯套放置位置就是副車架跟底盤腳座的地方!

原車的設計其實就有設計帽凸形狀~ 只是為了考量量產的組裝!
因此公差容許度很大....

而上襯套的功能就是填補這個公差~



下襯套的部分造型澤不同~ 是套入螺絲底部! 填補副車架的孔洞間隙!

對照沒有套襯前的間隙~ 可以看出容許值真的很大!



隨著上下襯套的配合~ 可以確保每根螺絲都能準確而且穩固的置中~
這就是這產品的設計用意.... 以邏輯來說! 這樣的結構設計是正確的沒錯!

每根螺絲都固定好之後~ 最後一樣上扭力板手! 鎖緊即可~
基本上位置有所變更! 最好是在做一次定位! 不過我當天時間考量沒做!
考慮等到下次變更其他東西的時候在一起弄~
而整個裝完之後~ 假設不是心理因素! 確實開上路就感覺到有所差異!
白話一點的形容.... 一般路面多少有些微小的起伏~
之前開這類路段會感覺到車身也會跟著起伏!
不過安裝後對於這類微小的路面起伏似乎消除掉了~
當然~ 我還是不能理解這東西改善了之後~ 為什麼對於車輛上下振福會有同步改善的理由!
基本上就跟官方介紹的測試影片一樣~ 自己跟車友實測的感受確實如同官方演示影片雷同!
原先以為歐系車裝這類產品效果可能不明顯~ 沒想到還是有感!
不過以這個品牌來說價位上還是有點高就是 ~ 但是裝完還是覺得值得!
期待車友能分享解說為什麼能改善振福的知識


官方的解說我也是有看沒有懂阿 XD 簡單分享給車友參考!